□潘 鶴 沈陽音樂學院
對于小孩來說,學習鋼琴能夠使其在接觸藝術門類課程的同時,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藝術熏陶,增強對藝術文化的感受。鋼琴教學在我國持續(xù)的時間較長,但是長期以來缺乏專業(yè)的課程教學,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難以得到較好的開發(fā),甚至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改善,使得鋼琴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識譜是鋼琴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實際開展識譜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教師對識譜教學不充分的問題,導致鋼琴教學缺乏基礎。在鋼琴教學中依據音樂符號及標志讓學生對其進行理解,一旦識譜教學不到位,學生就無法理解樂譜中所表達的意思,難以開展自我學習。雖然鋼琴技巧教學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但是一旦缺乏識譜教學,學生就沒有較好的鋼琴學習基礎,導致鋼琴教學難以發(fā)揮價值[1]。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鋼琴教師還是需要按照教學要求對其進行完善。當前的鋼琴教學存在的很大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生難以完成針對性的學習任務。教師沒有掌握學生的基礎能力,對其學習特點不明確,在學習鋼琴曲目的過程中,其彈奏能力達不到教學要求。教師沒有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對其制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方案,導致教學效果難以提升。
教學方式的完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于強化鋼琴教學效用有較大的作用。目前,我國部分鋼琴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教師經常對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在傳授技巧的過程中,也缺乏多樣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學到精髓。教師無法明確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不夠,影響鋼琴教學質量[2]。
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主要由于學生不了解鋼琴學科,專業(yè)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其引導不夠,導致學生在上臺表演時,出現(xiàn)緊張、焦慮的情緒。鋼琴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要求學生在完成技巧學習之后上臺表演,但是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強,在表演過程中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的技巧培養(yǎng),忽視了其心理素質培養(yǎng),導致鋼琴教學價值難以提升。
鋼琴教學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訓練,使其能夠識別鋼琴曲譜,這就要求教師對其進行識譜訓練。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曲譜中的符號及標志的含義,使其能夠熟練掌握音符和音區(qū)以及演奏方式和情感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譜習慣,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點。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識譜的重要性,使其能夠根據琴譜想象鋼琴鍵的位置。這種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順利,以穩(wěn)定的心態(tài)開展演奏等。識譜訓練能夠使得學生具備扎實的鋼琴學習基礎,對于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能力有較大的效用。
教學體系的完善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協(xié)作,使得鋼琴教學發(fā)揮價值,提升學生的鋼琴學習能力。在實際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鋼琴教學課程,制定學生的學習規(guī)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使得鋼琴教學體系得以完善。教師需要明確鋼琴教學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基礎性教學,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基本功。教師不能由于技巧性教學而導致學生的基礎較弱,而是需要加強學生的基礎訓練,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主動性。
對于鋼琴教學來說,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學習好專業(yè)內容,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能夠上臺表演。在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其肯定自己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主動演奏,在增強學生專業(yè)能力的過程中,使其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這種方式能夠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學科中,對于強化鋼琴教學及提升學生個人能力有較大的作用。
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識譜教學,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鋼琴學習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完善教學體系,增強教學針對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學習特點及優(yōu)勢。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信心,對于強化鋼琴教學質量有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