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北部灣人家》中出演退休老黨員
作為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力作,《北部灣人家》圍繞廣西北部灣開放開發(fā)的大環(huán)境,講述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變遷,由家庭映照社會,從而展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廣西的發(fā)展變化。該劇由著名導演齊星執(zhí)導,著名編劇劉靜擔綱編劇,李雪健、斕曦等實力派演員共同傾情演繹。李雪健在劇中飾演韋家家主韋大壯,他見證了廣西的滄桑巨變,也為廣西的發(fā)展付出了心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退休后仍然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愛與責任,并將這種品德傳承給了兒女子孫:女兒韋桂蘇作為開發(fā)區(qū)副主任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為推動北部灣的發(fā)展不斷努力,留學歸來的孫子韋懷念也在他的影響下迅速蛻變,成為一名品格優(yōu)良的年輕人。不僅如此,他還召集一批有經(jīng)驗的老干部,解決了開發(fā)區(qū)在建設中面臨的重大問題。他用智慧與魄力牢牢維系住了風波之下的家庭,向觀眾傳遞韋家人不懼風雨、越挫越勇的精神信念。
四十年中李雪健塑造無數(shù)經(jīng)典形象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李雪健演藝生涯的第四十年。除了《北部灣人家》中的韋大壯,李雪健還塑造過焦裕祿、楊善洲、宋江、張作霖等經(jīng)典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北部灣人家》中,韋大壯的妻子患有阿爾茲海默癥,他對妻子不離不棄、相伴包容,二人之間的感情非常動人。其實李雪健在電視劇《嘿,老頭!》中也曾經(jīng)扮演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他飾演的老海員劉二鐵雖然因病失智卻天真爛漫,讓人既愛又恨,與兒子海皮從水火不容到相依相伴的過程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劇中有一段劉二鐵手抖嚴重,卻費盡心機想要喝酒的長鏡頭,李雪健沒有一句臺詞,卻能夠靈活自如地轉換情緒,將喝不到酒的無奈、想盡辦法時的執(zhí)著、喝到酒的心滿意足表現(xiàn)得十分到位,使人感覺既滑稽又心酸。
除了電視劇,李雪健還參演了很多電影。在電影《一九四二》中他飾演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面對受災的河南人,他雖然痛心疾首卻無能為力。李培基為救災去見蔣介石,誠惶誠恐不知如何開口,恰逢秘書向蔣介石匯報工作,欲言又止只能示意秘書先說。聽到秘書說甘地絕食七天后,原本心懷期望的他瞬間明白了蔣介石的意思,眼神由探查轉為失落,嘴唇翕動最終一言未發(fā)。李雪健抓住李培基畏縮與煎熬的矛盾心理,將他身上復雜的人性展現(xiàn)得非常到位。
四十年演藝路,李雪健帶給觀眾太多感動,從話劇到電視劇再到電影,從“及時雨”宋江、茲愛啞父孫力、優(yōu)秀干部楊善洲到軍閥張作霖、上海灘老大馮敬堯等角色,這些反差巨大,性格懸殊的人物都被他詮釋得異常精彩。
再出發(fā)初心不變 李雪健敬業(yè)精神始終如一
雖然李雪健一直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但遺憾的是他的健康狀態(tài)一直欠佳。他在2000年底拍攝電影《牧星人》時被確診患上了鼻咽癌,可他堅持要拍完,于是上午去醫(yī)院,下午去劇組。2002年身體剛灰復就開始接戲,《歷史的天空》就是在這時接拍的,雖然只是臺詞不多的配角,可他仿佛帶了魔力,讓本來不出彩的人物變得豐滿有光彩。
病后的李雪健嗓音變得含混嘶啞,但他堅持用原音拍戲,在《北部灣人家》拍攝時也是如此,因為演技加持反而增添了角色的性格魅力。如今他的聽力也越發(fā)不好,接受采訪時要戴兩副助聽器。因為擔心拍戲時穿幫,李雪健不用助聽器,而是選擇把對方的臺詞背下來,看口型對戲。為了將角色塑造好,他在劇組開機前三個月就已經(jīng)兩次深入廣西體驗生活,花費很長時間去學習唱山歌和銅鼓敲打。開機后他以“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三點原則去塑造韋大壯的人物形象,賦予角色完整的精神思想,所以最終在電視上呈現(xiàn)出的就是韋大壯,而不是李雪健。
《北部灣人家》的其他演員同樣對他敬佩有加,飾演韋大壯女兒的斕曦說,李雪健會和她一起探討臺詞,幫助她消除緊張感,提升演技。飾演他女婿羅文明的房子斌也由衷感嘆:“我認為他是用生命在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