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榮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今這個時代和社會的需要,課堂教學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直接途徑,本文以《老王》教學為例,談談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發(fā)展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中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科學的闡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p>
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的在于促進一個人全面發(fā)展,發(fā)展關鍵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促進終身學習。語文課程在語文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注重優(yōu)秀文化對學生的熏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提升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這也就是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的基本任務,課堂教學則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直接途徑。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既有閱讀的意義,又有教育的意義,歸根結底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筆者以《老王》教學為例,談談閱讀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學目標是向導
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應在課前認真研究課文,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學會閱讀、積累閱讀,還應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精神的構架。
《老王》這篇文章敘述語言平淡,記敘的事情瑣碎,但老王的苦與善充溢在字里行間,體現了作者對老王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關愛,不失一篇培養(yǎng)學生愛心、善心,同情心的佳作。現今學生生活條件優(yōu)越,多數同學只知道全盤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去感恩“愛”。
因此,筆者將這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以下三點:
1.通過整體感知內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畫老王這個人物形象。
2.通過揣摩重點語句含義,能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的方向才有正確的指引,才能讓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師在課堂開始導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進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生疑激思情境之中。
二.學法指導是途徑
閱讀教學中,閱讀方法的指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研讀水平。學生在掌握了學法后,能獨自去獲取新的知識,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的有效性。
在“圖畫導入,走進老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先觀察課文中老王的插圖,然后說說自己對老王的初步印象。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用“從他的 看,他是一個 人?!钡木涫絹肀磉_。
師:生活中吸引我們的常常是那些散發(fā)光芒的人物,他們的出現往往招來羨慕和贊揚的目光,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還是平凡普通的。請同學們觀察書本73頁插圖,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用“從他的 看,他是一個 人。”的句式來表達。
生1:從他的衣服穿著看,他是一個生活貧窮的人,因為他衣服上有補丁。
生2:我覺得從他的一只眼睛閉著看,他是一個眼睛有問題的人。
生3:從他的臉上的一道道皺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年老的人。
生4:從他佝僂著的背看,他是一個年老多病的人。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的都很仔細,說的也不錯,這幅畫中的人物就是叫做老王,他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公。
在“整體感知,認識老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對老王的初步印象。教師進行學法指導:“自由朗讀課文,用‘他是一個 的人,表現在 。的句式來表達。”
在“合作探究,品味老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說說文中感人的地方。教師進行學法指導:“跳讀課文,在文中圈點勾畫,并做簡要旁批?!?/p>
在“情感體驗,善待老王”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作者對老王的情感,教師進行學法指導:“找出原文中直接表明作者對老王情感的話語,理解句子深刻含義?!?/p>
課堂上,教師把自學要求、自學內容、自學方法巧妙地融入到學法指導中,一方面,通過學法的具體指導,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有章法,學生通過朗讀、跳讀等多種形式與文本進行交流,通過圈點勾畫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通過重點語句賞析探究提升研讀水平。
德國教育學家蒂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才是鮮活的課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技能,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師生評析是感悟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學生在自學感知獲得初步知識后,先在小組內進行發(fā)散性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討論辨析、歸納總結,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內容,不僅知道“是什么”,還知道“為什么”。
師:善良老實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曾經照顧他的楊絳對老王的去世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文中有沒有哪一句話直接表明這種情感態(tài)度?
眾生:最后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師:其中的關鍵詞語是哪一個?
眾生:愧怍。
師:這句話中的“幸運者”和“不幸者”各指誰?
生1:“幸運者”是指作者。
生2:“不幸者”是指老王。
師:作者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是幸運的呢?
生1:不是,她要去干校。
生2:他們家有時候會受別人欺負。
師:那作者為什么要說自己是“幸運者”?如何理解這句話?
生小組討論后回答。endprint
生1:我們組認為,作者有自己的家人,老王沒有親人,相對老王,作者是幸運的人。
生2:作者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師:老王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3:作者認識老王這樣一個善良的人。
師:老王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當他們是好欺負的主顧。那怎么理解作者對老王的愧怍呢?
生1:老王最后來作者家,老王沒請他坐。
生2:作者相對老王,是個幸運的人,身為幸運的人,應該幫助那些幸運的人,作者認為自己幫助不夠,所以愧怍。
師:作者平時對老王幫助了那么多,怎么會幫助不夠?
生2:老王最后給作者香油雞蛋,作者給了他錢,覺得侮辱了他。
師:為什么是侮辱?
生:老王送香油雞蛋不要錢,是為了表示感謝。如果給錢,就像是買賣交易。
師:是啊,作者認為,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叵肫饋?,自己對老王的關愛很不夠,所以才會感到“愧怍”。
閱讀教學中,學生是擁有閱讀主權的人,教師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形成閱讀技能,提高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教師根據學情講共性問題、知識缺陷部分和方法的引導。師生在評析中,共同感悟,悟出知識,悟出規(guī)律,悟出方法。
學習中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能夠解決,學生嘗到成功的快樂,享受到成就感后,學生積極性自然被激發(fā)。教師在評析時對學生的充分肯定和鼓勵,也激發(fā)了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
語文學科的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鼓勵學生們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四.練習檢測是反饋
閱讀教學中,練習檢測題目的設計應注重知識覆蓋面,緊扣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實行坡度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閱讀教學中,
本課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如下:
1.注音解詞:
注音:“傴”“惶”“怍”“骷髏”“滯”;
解釋:“取締”“滯笨”“愧怍”等詞語;
2.句子品析:
(1)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鑲嵌”能否改為“站立”?
(2)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一個“強”字,表達了作者什么心情?
3.內容理解:
談談你對“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的理解。
4.寫作訓練:
根據課文中對老王的人物描寫,選擇其中一種手法來描寫你身邊的某個人,表現出這個人的特點。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練習檢測,讓學生通過題目的訓練,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不但鞏固知識,還反饋當堂教學效果,暴露學生在自學中還存在的問題,同時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達標的程度。語文作業(yè)的有效設計,除了鞏固知識,還能實現技能與素養(yǎng)雙重的培養(yǎng):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維活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立個性,從而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學生在受語文教育,通過對語文課程的學習,初步形成語文學科的素養(yǎng),并有機結合基礎教育課程的共同核心素養(yǎng),逐步形成促進個人終身發(fā)展,能適應未來社會的最基本的知識、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種滲透和化育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長期的積淀過程,但它一定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城市李垱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