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yè)大學幼兒園 戴翠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是有效推進學前教育科學化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我園首先采取多種方式幫助教師深入學習領會和理解《指南》,在教育實踐中貫徹《指南》精神,在此基礎上,結合陜西省“家園用《指南》攜手樂童年”工作的開展,多途徑、多方式地積極引導和幫助家長學《指南》、用《指南》,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更好的實現(xiàn)家園共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我們首先讓更多的家長了解《指南》,認識《指南》,調(diào)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群策群力推進《指南》的落實。
幼兒園列專項經(jīng)費印制并向全園家長發(fā)放了《指南》讀本,并以班級為單位大力宣傳,鼓勵家長們認真研讀《指南》的內(nèi)容,并通過教師的引領指導,寫下《指南》學習的心得和案例分享。通過對《指南》讀本的研讀,家長逐漸對3~6歲兒童不同年齡段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發(fā)展的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建立了科學、直觀的參照體系。
對全園各班級的家長委員會進行培訓,向他們宣傳《指南》頒布的意義與價值,詳細講解我園《指南》推進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耐心、細致地聽取家長的反饋和建議;通過家長委員會代表向其他家長宣傳《指南》推進的信息以及做法,爭取更多家長的認同和支持;組織召開各年齡段家長會,介紹我園不同年齡段推進《指南》的實施重點。
為了結合不同年級和班級的實際,更有針對性地推進宣傳工作,我們分年級組進行討論,制定不同年級的推進方案和活動。激發(fā)班級教師的聰明才智,結合不同的班情,如家長組成結構、可以利用資源的優(yōu)勢等制定具體每個班級的推進方案。比如有的班級開展家庭結伴《指南》閱讀和學習,將平時離園后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們家長組織在一起,形成學習小組;有的開展爺爺奶奶沙龍、媽媽沙龍;有的班級通過微信群向家長推送關于《指南》應用的案例和文章,展開討論;有的班級開展家長約談,每兩周約談1~2位家長,針對具體的教育的問題,結合《指南》的精神和內(nèi)容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為了引導和幫助全園家長更深入地理解《指南》精神內(nèi)涵,幫助家長實施科學育兒,有效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我們邀請專家向家長開展講座——有的是從解讀《指南》本身,讓家長梳理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有的則是從專業(yè)角度,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和教育觀。
比如邀請陜西省《指南》實驗工作核心組專家程秀蘭老師結合幼兒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式進行深入剖析,利用身邊生動的案例就家長最關注的教育問題結合《指南》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邀請第四軍醫(yī)大學病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建國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運用醫(yī)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向家長們揭示了兒童早期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建立合理的期望。
此外,我園圍繞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如何運用《指南》,組織了系列的培訓:園長向家長開展了題為“《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課程”“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與發(fā)展”“在運動中成長”“《指南》各領域核心經(jīng)驗解讀”等專題講座,向家長展示了在貫徹《指南》精神過程中我園的課程建設及實施、游戲在幼兒成長的作用、各領域的核心經(jīng)驗實施及誤區(qū)等等,讓家長對《指南》在幼兒園的運用有了更具體的認識,認識到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重要性,以及關注幼兒良好素質(zhì)和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早期閱讀”的培訓讓家長更加明確了早期閱讀以及閱讀習慣培養(yǎng)與幼兒語言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兒童常見流行疾病預防”的知識講座讓家長對幼兒的健康保健以及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深入的認識。
我們向全園家長發(fā)放學習《指南》家長試題,督促家長認真學習指南并檢驗學習效果。為進一步引領家長深入學習和運用《指南》,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科學育兒觀,我園還舉辦了“家園用《指南》?攜手樂童年”專題知識競答活動。比賽以年級組為單位,每組由家長代表組成參賽團隊。知識競答包括必答題、搶答題、冒險題三個環(huán)節(jié),并在其中穿插了與現(xiàn)場觀眾的有獎互動問答。賽題既緊扣《指南》精神內(nèi)涵,體現(xiàn)理論深度和專業(yè)引領,又結合生動鮮活的案例和教育現(xiàn)象,通過故事、漫畫、視頻等形式深入淺出地理解《指南》精髓,引導家長實施科學育兒。整場比賽競爭激烈,各個參賽選手胸有成竹,不僅在必答、搶答環(huán)節(jié)快速、完整、準確地進行作答,也在冒險題中的漫畫、視頻分析環(huán)節(jié)結合《指南》進行了客觀、深入、全面的剖析,展現(xiàn)了令人稱贊的專業(yè)水平和素養(yǎng)!與此同時,來自西安文理學院的李新舟老師和陜西省學前師范學院的范銘老師,作為特邀嘉賓,針對家長們的回答及現(xiàn)場問題進行了精彩的對話和專業(yè)的點評,兩位嘉賓評價道:“知識競答不僅有專業(yè)理論的深度引領,也有結合實踐的生動解讀,策劃別具匠心,內(nèi)涵豐富,氣氛緊張嚴肅不失活潑!”。知識競答活動是我園在廣大家長全面學習《指南》的基礎上進行的推進活動,從學《指南》到用《指南》,全場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對《指南》本身的宣傳,讓家長從觀念上先武裝起來,但要更深入地領會《指南》的精神,明確《指南》如何具體操作和實施,則需要家長通過深入地參與幼兒園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體驗中理解、在感受中領悟。
幼兒園積極開展一系列富有教育意義的大型活動,把正確的保教理念通過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傳播給廣大家長,讓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指南》在教育中的運用,樹立正確兒童觀、教育觀。
比如結合節(jié)日,開展“我給媽媽過節(jié)日”的親子活動、“敬老愛老”的教育實踐活動、“祖國媽媽生日快樂”的主題活動、“迎新年?慶元旦”的聯(lián)歡活動……尤其是“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充滿童趣的系列活動,讓孩子成為節(jié)日的主人,讓游戲回歸童年:小班、小小班的“書中精靈嘉年華”親子活動;中班的職業(yè)體驗親子游園——“歡樂夢想城”;大班“音樂party”。在六一活動中,每一位孩子都是主角,每一個家庭都綻放著快樂的笑容,每一場活動都是一次高質(zhì)量的陪伴,各具特色的活動帶給孩子們不同的體驗,調(diào)動全園了每個家庭積極參與,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中,見證和感受了孩子們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我們組織豐富多彩的踏青活動、戶外研學活動,幼兒背包遠足,在綠樹成蔭的公園里盡情地嬉戲,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到靜謐的教學區(qū),看噴泉、聞花香、吹泡泡、爬假山、找寶藏,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在操場上、田野里追逐奔跑、放飛風箏,享受自然帶來的歡愉;走進大學博物館,欣賞著經(jīng)年積累的豐富寶藏,品味著人類優(yōu)秀精神文化遺產(chǎn)……我們不僅邀請家長志愿者直接參與活動,還請每位家長根據(jù)幼兒的口述記錄幼兒的感受,并分享家長對活動的認識和體會。
結合世界圖書日,舉辦了“圖書淘淘樂”“親子自制小書展”“經(jīng)典誦讀”“故事會”“圖書漂流”等圖書節(jié)系列活動,吸引了全園的家長和小朋友積極參與。通過參與活動,家長們了解到培養(yǎng)閱讀習慣對幼兒成長的促進和幫助;在大班畢業(yè)季,開展了“籃球賽”“參觀小學”“音樂PARTY”“制作畢業(yè)紀念冊”“創(chuàng)意畢業(yè)照”“畢業(yè)典禮”等系列活動,家長的參與讓家長們樹立了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從幼兒的生理和心理、學習習慣和品質(zhì)、入學態(tài)度和觀念等方面做好正確的幼小銜接準備。通過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及幼兒在群體中的發(fā)展水平,深刻領悟《指南》中所強調(diào)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以及怎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等等。
我們轉(zhuǎn)變評價方式,從注重量化到質(zhì)性的評價,從注重評價結果到注重評價過程,從補短到取長再到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的閃光點,讓家長了解我們的評價方式,引導家長和教師一起參與評價,共同完成《幼兒成長檔案》,使家長們在閱讀教師的記錄和自己進行記錄的過程中關注兒童發(fā)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更加深刻地領會和體驗《指南》的精神。
家長的參與不僅僅可以是一種配合,還可以是一種主動展示。我園的傳統(tǒng)活動“家長課堂”就是給有專業(yè)知識的家長們搭建的平臺?!澳Х◣煱职诌M課堂”“探秘恐龍”“基因是爸爸媽媽送給我永久的禮物”“乳牙脫落,恒牙誕生”“系列科學活動”等家長課堂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家長們通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開闊幼兒的眼界、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家長感受給幼兒上課的不同,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教學要求。
為了讓《指南》的推進工作開展得更加深入,我們通過研究引領,在研究中不斷探索和總結,讓推進工作的實效得以顯現(xiàn)和落實。我園申報并立項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幼兒園引領家長學習和運用《指南》的實踐研究”,該課題立足幼兒園的現(xiàn)狀,推進在家庭教育中貫徹實施《指南》指導。通過建立班級家長微信平臺分主題對家長進行專題講座,讓家長學習3~6歲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了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和教育,分享育兒快樂,努力成長為懂孩子、懂教育的家長;通過定期舉行新生家長沙龍,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并由幼兒園主管領導、保健醫(yī)生、答疑嘉賓提供專業(yè)指導和答疑,加深了家長對《指南》的理解,解決家長心中的疑問。課題研究使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深入、系統(tǒng)、有效、便捷地開展,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效果。
通過對《指南》讀本的研讀,很多家長開始對3~6歲兒童不同年齡段應該具備的能力和需要發(fā)展的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對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和敬業(yè)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和理解,讓家長明確了正確的育兒觀。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不少家長寫下了《指南》學習心得和案例分享——有的家長在反饋中提到:剛拿到《指南》時并沒有在意,以為都是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可是在老師的極力推薦下,靜下心來細讀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實操性特別強的書。自己本身很重視早期教育,也經(jīng)常在網(wǎng)絡、書店學習相關內(nèi)容。可是有時候相同的問題卻有不同的解讀,一時之間自己也很困惑。在學習了《指南》后,特別激動能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得到《指南》,《指南》簡直就是家長們的“寶典”;還有的家長在反饋中提到之前困擾他的一個問題是:周圍的朋友都在以孩子會背多少東西、認多少字為榮,他本不認同可也有困惑,在學完《指南》后,他豁然開朗,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南》也讓家長認識到陪伴的重要性——有位爸爸反饋:全家人學習《指南》后才發(fā)現(xiàn),作為家長的他們?yōu)楹⒆幼龅奶偬佟K院⒆拥母黜棸l(fā)展水平也都相對滯后,他們決定彌補之前的缺失,按照《指南》里的教育建議,花時間多多陪伴孩子,配合幼兒園?!@一篇篇洋溢著真情實感的心得反饋體現(xiàn)著家長在學習《指南》過程中的深刻領悟。
作為陜西省《指南》推進工作的實驗園,我們用最大的努力向家長宣傳、介紹《指南》的精神和做法,也讓家長在深入地參與和體驗中感受著《指南》所倡導的幼兒的學習觀以及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更讓家長在交流和反饋中,提升和碰撞著自己對《指南》的理解和領悟。
《指南》的推進,不僅提升了家長的教育觀念,還對我們幼兒園的保教質(zhì)量的提升起到極大促進的作用,《指南》真正成為了兒童發(fā)展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