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閃
教育部文件指出,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在于課程改革。中職學校課程改革要按照崗位能力要求和行業(yè)規(guī)范設置教學內容,要貼近實際工作過程,探索以工作分析為依據,以項目、任務、活動、案例等為載體的課程模式。對企業(yè)和中職學校的大量調查表明:以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模式比較適應中職學校的學習特點。
一、項目教學模式的概念界定
“項目教學模式”是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來組織課程內容,通過完成項目實現教學目標。項目課程建立在具體的工作體系上,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巧妙地結合起來。理論知識是以工作項目的需要進行選擇的,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將知識與技能很好地融為一體。
實施項目教學的關鍵是合理設計項目課程。課程中的“項目”應當是根據項目教學內容而制定的任務模塊,是客觀存在的,又是相對獨立的,從而制作出符合標準的產品。所說的標準并不是真實的國家標準,而是根據國家標準和教學要求設計出的教學標準?;谝陨戏治?,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的定義為:以工作(項目)任務為中心,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選擇、重新組織,進而完成工作(項目)任務的一種課程模式。
二、項目教學模式的特點
1.實施項目教學符合能力培養(yǎng)的認知規(guī)律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辯證唯物論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每一循環(huán)都有一個新的飛躍。一項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過程。對于一位中職學生,畢業(yè)時要通過中級工考試,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練習,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較大提高。
2.符合理論與實踐的依存關系
項目教學模式中項目的設計,充分考慮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既安排了基本原理的講解,又有實際操作的訓練過程,使學生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動手操作,做到手動心明,事半功倍。
3.項目教學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工作項目的選擇不能只停留在能形成產品的基礎上。產品的選擇要新穎、實用、又貼近于生活。學生接觸任務時就被產品功能所吸引,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知識、動手操作,完成任務后有了自己的產品,除自己用外,還可以送給親戚朋友。學生有了成就感,找回了自信心,從學科教育的失敗者變成了職業(yè)教育的成功者。
4.項目教學模式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多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
對于教師而言,項目教學法是一套新的教學模式,運用比較靈活,但很難掌握分寸。對于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讓他們都能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實踐中,對老師也是一種考驗,要求其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老師布置的工作任務都有一定難度。他們要獨立地、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任務,不但需要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他們用頭腦分析、判斷。這樣就會逐漸增強他們的分析、創(chuàng)造能力。
三、項目教學模式的適應范圍
項目教學法不管是始于普通教育還是職業(yè)教育,其最顯著的特點還是由克伯屈引申的“項目課程的重要特征是用有目的的行動取代建造活動”。通過克伯屈改造,項目課程就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含義。按照上面對項目課程的概括,凡是工作崗位明確的專業(yè)所開設的專業(yè)課都可以理解為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就可以按照項目課程設計。
以“任務引領”的方式來講授課程,實質上就是通過“情境”實施教學。目前中職學校的教學情境比較刻板、相對單調,不能突出職業(yè)特色,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很難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通過“任務”展開教學, 奧蘇貝爾曾提出:當認知內驅力無法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時,“自我提高內驅力”就會發(fā)揮作用?!叭蝿找I”恰恰強調的是,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yè)知識,通過 “接受”教師制定的“工作任務”,親自“體驗”如何去完成這項“任務”,并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在互助、合作、競爭中來完成任務。這里,教師起到了布置、鼓勵、引導的作用,學生要做的是分析、行動、再思考、行動,最終實現知識的內化。
參考文獻:
[1]張秀國.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2]郭巖.以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法探析[J].西北職教, 2007(10).
(作者單位:衡水科技工程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