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孩子五六歲了,還賴在媽媽的床上不肯獨睡;孩子都上學前班了,穿衣洗臉還用大人幫忙……相信很多年輕的家長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會遇到諸如此類的難題。我的做法是:狠下心來,早點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使之早日進入角色,學會自強自立。
“生活分離”要早
兒子壯壯今年6歲。由于孩子出生時是難產(chǎn),所以,家里人對壯壯非常看重,爺爺奶奶更是疼愛有加,真是要星星不敢給月亮。孩子在家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孩子豈不成了溫室里的花朵,一場“霜降”豈不就枯萎了?
思來想去,我決定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讓他早點離開“母體”,學會獨立“生長”。在生活方面,我和妻子達成了一致,讓孩子分床睡。去年以前,由于我家房間少,孩子沒法和大人分床,現(xiàn)在住新樓了,房間多了,孩子就可以單獨在自己的房間里睡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分床那幾宿,壯壯天天半夜抱著枕頭來找媽媽——不是做夢了嚇醒了,就是翻身滾到床下了。不管孩子怎樣賴皮,我和妻子還是狠下心來,把孩子抱去他的房間,陪他睡著再走。一周后,壯壯再也不“半夜雞叫”了,睡覺也踏踏實實的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間,那么他就負起整理自己房間的部分責任。在我和妻子的指導下,壯壯學會了自己穿衣服、疊被子、鋪褥子、收拾寫字臺、擦地,也學會了自己整理書包、掛衣服。
可以說,自從實行“分離教育”后,他的房間我們就很少去操心了。別說,有了自己的“承包地”,孩子就上了心,房間里收拾得總是干干凈凈、規(guī)規(guī)整整的。壯壯所上的幼兒園離我家不遠,站在樓上的陽臺里,甚至可以看到幼兒園里的操場。盡管幼兒園離家較近,可每天送孩子去幼兒園,壯壯還是牽著大人的手,讓我和妻子送。如果不送,他就不去;而且入園后,大人還得把他送到班級門口,才算完成任務。下午,我和妻子還得請假去接他,晚接五分鐘他就會哭個不停。弄得我和妻子筋疲力盡,身心疲勞。后來,我決定給壯壯“斷奶”,讓他自己獨立去幼兒園上學。我和妻子有意識地鍛煉孩子自己去了兩天幼兒園,雖然壯壯哭個不停,但最終還是自己磨磨蹭蹭地去了。一周后,不用大人跟著,兒子自己就溜溜達達地去幼兒園了。
“思想分離”要狠
在生活上對孩子實行“分離教育”還不夠,還要在思想上盡早與孩子“分離”。比如在幼兒園,壯壯摔倒了,他要自己爬起來,我們早就叮囑老師不要幫忙;孩子弄臟了手,他要自己去洗手間里洗;跟小朋友們鬧矛盾了,要自己去和解,而不是找老師求助。
壯壯在給金魚換水時,不小心把魚缸打碎了,孩子看著我,不知所措。我問壯壯:“魚缸打碎了,你現(xiàn)在想怎么辦?”孩子想了想說:“我先把金魚放進盆里,然后倒上水,別渴死它們,明天再買個新魚缸吧!”——看,讓孩子自己拿主意,讓他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處理問題,在思想上完全脫離大人,不再依賴他人。小區(qū)內(nèi)曾經(jīng)來過一老一少兩個乞丐。我和孩子都想給他們一點東西??墒牵诮o東西時,壯壯只給了那個小孩幾個饅頭和一盒巧克力,沒給那位老者一點東西。我很是不解,問他為什么。壯壯說:小哥哥年齡還小,干活沒力氣,掙不到錢,所以給他吃的;老爺爺體格那么好,還是大人了,他憑什么不干活掙錢?——“分離”后的孩子竟然學會了思考!有了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且不說他的這番論斷是否準確,單單是獨立的分析就足可讓大人欣慰的了。
看過電影《狐貍的故事》的父母們,都為片中狠心的老狐貍攆小狐貍離家闖天下的情節(jié)所震撼。是的,老狐貍攆小狐貍離家的做法看似殘忍,實則是愛,正是這種殘忍,才使得小狐貍學會了獨立應付一切艱險而最終長成了大狐貍,使狐貍家族得以存續(xù)下去。跟老狐貍相比,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了,時時處處“罩”著他們,為他們遮風擋雨。這種表面的愛,實則是在耽誤孩子的成長,是一種“假愛”,嚴重點說,是一種“害”!
有首歌唱道:“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孩子不盡早地與父母“分離”,如何能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長?一位教育學家說:沒有分離,孩子就不能成人;拒絕分離,就等于拒絕成長。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狠下心來,多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使他們早日脫離“母體”,在獨立的天空下,經(jīng)風歷雨,自由翱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