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旅游,若在大街上打聽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在什么地方,未必有人說得清楚,但若問明堂、天堂,立即會有人告訴你,盡管你聽著明堂、天堂有些別扭。地域不同,文化底蘊文化傳承也不一樣。北京人習慣了明清文化,洛陽人卻有著濃濃的隋唐情懷,南北大運河是隋朝開通的,在唐武周時期,這里是武則天的神都,她苦心經營了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她最輝煌的日子,一個中國唯一女帝王的日子,而且國運昌盛,明堂和天堂跟北京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在洛陽,明堂因武則天而風華絕代!它哪是建筑!
有人跟我說你應該去明堂看看,我犯了一下愣,但還是去了。找到它們沒費什么勁。臨近住宿地的幾路公交車沒有一路的站牌上的站名中寫著明堂,但張張嘴,說句北京人問道時常愛說的“勞駕,麻煩跟您打聽一下”,問題就解決了。操河南口音的人都會熱心地告之怎么去明堂、上天堂。
明堂、天堂在洛陽老城區(qū)定鼎路與中州路交叉口。
看到了明堂,我又犯了一下愣:北京的天壇什么時候搬這兒來了?
當然不會是天壇,模樣很像很像而已,像不到雙胞胎那種程度,但足夠刺激出他鄉(xiāng)遇故知那一瞬間的驚詫和感動,如果身為北京人又離開北京的時日太久了的話,說不定還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環(huán)境肯定是差別很大很大的,這兒的“祈年殿”不在又高又厚的嵌著藍灰琉璃瓦頂?shù)膰鷫鸬拇笏姆皆豪?,它下面的巨壇(月臺)雖也像分了三層,但不是圓的,各層之間的比例也與天壇祈谷壇不一樣,且沒有環(huán)護的護欄、望柱和排水嘴,周圍更沒有配殿和長長寬寬的壇道,與它相鄰的建筑只有一座高高的五檐塔,它是裸露的,四周沒有任何護持,直面街道,殿身看上去也只有一層,與北京天壇祈谷壇祈年殿是瞅不冷間的一種酷似,酷似在它的錐形大圓頂。如果只觀賞建筑外形,都不用買門票進去的,圍著轉一圈就可以了。
當然是要進去的,不進去怎知明堂是怎么一回事?
這是座公園,隋唐洛陽城遺址公園,亦稱明堂天堂景區(qū)。
買票,進園,登壇。明堂的恢宏氣勢不亞于天壇祈年殿,而且感覺其臺基比祈年殿下的祈谷壇還要大也還要高似的,向明堂走得越近越發(fā)感覺到它的宏偉它的崇高它的不可一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待進了明堂門,感覺全變了,由此知道,以前所有對金碧輝煌的理解和想象都類同智障。
無處不金無物不金的感覺。密簇而濃重的金色,走進了金的小天宇一般。穹頂高曠得超出了想象,我進過的最高的西洋教堂也不過就是這個樣子。高曠幽深的空間內,層次的豐富只為金的世界而存在而展現(xiàn)。金鳳圖、金欄桿、金望柱、金柱礎、金扉、金鎖窗、金門釘、金螭首、金屏風、金裝飾圖案、金藻井……當然還有別的顏色,一根根粗碩的擎天大柱就是朱紅的,還有棕紅,還有黑之類,但在金的霸氣中它們皆被吞噬了一般,忍氣吞聲地不敢張揚自己的光華,您不必為對它們的忽視而愧疚,在強勢色彩中您很難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這里是宮殿嗎?當然是的,朝堂的威儀在金色中膨脹,“鳳之殿臺”大過北京紫禁城內金鑾殿上龍臺的幾倍,讓鳳椅都顯得渺小。這殿隔時空呼應著享有千古盛名的女皇。趕上了仿古表演,女皇武則天臨朝,先是彩衣宮女翩翩而至,又有持杖武士分列兩班,百官代表恭迎圣上,女皇在女官、太監(jiān)的導引宮女們的簇擁中登上鳳臺在鳳椅就座,三呼萬歲萬萬歲,小女子貌的女皇端肅出的威嚴儀態(tài)和表情讓人想到了沒有雕刻笑肌的木偶,但后來在室外的廣場上與“女皇”遭遇時她和宮女、女官們卻活脫脫當今戲裝的俏皮少女態(tài),活蹦亂跳的。朝堂內,在感覺上,穿越過來的女皇離得好遠好遠,這不是她有意地疏遠“面圣”的游人,游人與女皇寶座的間距太大了,在巨大的穹窿空間里,只能相互無奈地都渺小著,遙望著。模擬的禮儀政務處理,隨后的舞蹈才是真實的,那是跳給游客看的。游客的“面圣”是有酬報的??粗硌?,演員繽紛亮麗的衣飾和舞動起來的彩色流線也沒能把我從滿殿盡是黃金的感慨里拽離,我在想,武則天神京的宮殿布局真的會是這樣嗎?她的宮殿若用金不會是用金色的漆料吧?怎么著也得是鎏金的呀!涂上真金金粉,那得多少黃金打造起這樣的宮殿?
明堂,借金而明,金明燦爛??梢陨系钆_體驗的,感受一下當女皇的滋味,不過得再繳30元錢。白叫你體驗呀?
武則天很任性喲!公元688年,也就是武后垂拱四年,她把先是唐太宗后是唐高宗與文武大臣們爭議討論了幾十年都沒有結果的明堂建起來了,拆了洛陽宮城內的正殿乾元殿建起來的。正是是否在乾元殿處建明堂讓兩代皇帝遲疑著下不了手。朝堂上的高知們精英們嘴巴可是很厲害的喲,有理有據(jù)地說明堂為什么不能建,要建為什么不能在乾元殿這正殿之處而要建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的地方。武則天用實際行動果斷地結束了爭議,一是明堂必須要建,二是建就建在宮內的正殿,古已有之的屁話她連聽都不屑于聽。當然,征求意見的表面功課還是要做的。
我和所有游客現(xiàn)今看到的明堂并不是武周時期明堂的原版復制品,它是現(xiàn)代建筑。1986年,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了武則天時期的明堂遺址,遺址就在腳下。在現(xiàn)明堂二層中心位置,或乘電梯或走樓梯,到下面的那一層,扶著巨大的圓形圍欄,可看到經考古專家們做過技術處理的土層和圓坑?,F(xiàn)場發(fā)掘工作是2007年啟動的,發(fā)現(xiàn)的明堂基址是六圈八邊形的夯土臺基,中心部位為圓形的巨型大坑,坑口直徑9.8米,坑深4.06米,坑底直徑是6.16米,口大底小,內收態(tài)??拥子兴膲K大青石柱礎,柱石外圍有兩圈刻度線,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這是武則天明堂豎中心大柱的地方。好粗大的柱子喲!柱礎石的外圈是八邊形的包磚,包磚外圈是夯土層。遺址就是文物,為了保護,設計了保護性建筑,此建筑既要發(fā)揮最大的保護作用,還要有觀賞效果,能以文養(yǎng)文,獲得經濟效益,一個保護性網罩式的吸收了原明堂建筑元素的新明堂涎生了。新明堂和原明堂差別在哪里?原明堂究竟什么樣?看展覽能看到很多歷史性、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endprint
展覽廳共有六個,中心廳是遺址大廳。武周時期也就是五則天所建的明堂,可在正北廳找到答案。相較于武則天的明堂,現(xiàn)明堂是太謙遜了。武則天建的明堂,從唐尺換算成今天通用的長度單位,方是88米,高是86米,若把這86米高的明堂再折合成3米一層的高樓來想象,合著是28層再往高一點點,北京上世紀70年代的最高建筑北京飯店新東大樓都得遠遠靠邊站的,一千三百多年前那可是驚人的擎天巨廈,直入云霄,可上九天攬月的。今明堂的底座比武則天明堂寬大,高卻只有20米,20米都讓人仰望,武則天明堂得是多么有震撼力的龐然大物呀!武則天明堂的下面有臺基,外觀上看,共三層,下層為平面正方形,中層為十二邊形,上層為二十四邊形。都有講究,首層正方形,“以象四時”。四時是指四季,春夏秋冬,四面在色彩上區(qū)分開來。中層正十二邊形,“以象十二時辰”。上二十四邊,則是“以象二十四節(jié)氣”。中層上層是圓形頂蓋,大坡面,檐、椏、拱、桷排成整齊的弧線,沒有轉角鋪作,九條玄龍捧住屋檐。明堂整體上圓下方,天地理念一目了然。上層頂上立了只涂金的鐵鳳凰,高達2.94米。這鐵鳳凰有故事。晚清慈禧太后用的標準裝飾圖案是鳳上龍下,鳳壓龍,她再牛也就是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她還算知道分寸的。武則天以鳳獨步天下,她是皇帝,鳳才是天之子。明堂蓋起后受天災毀了一次,重起時這只鐵鳳又加高了一倍。它的高度不知在不在那86米高度內,若未算其內,這明堂高真的就近百米了。擴增的鐵鳳凰受風面大,又太重,在百折不撓的風力威摧下生命力太脆弱,只能又改。武則天明堂的內部構架像把巨傘,中央一根通天大柱撐著圓頂,向四外神展的斗拱梁架都依附著這根柱子。作為今天的游人面對這些信息的時候應該有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如那根干柱,是一棵樹做的嗎?那樹得長多高多粗多直?有沒有中空的現(xiàn)象?抑或是多棵樹組接的,或用其他材料做成的?實物肯定是沒有了。唐長安帝宮、洛陽帝宮在地面上已找不到一片瓦礫了,何況那么一根柱。我看過一篇楊正興寫的武則天與洛陽明堂的文章,他說這座明堂內部的那根大柱是一直通到頂?shù)模诿繉臃謱拥牟课?,安裝上大的直櫨斗,由櫨斗架著栭(一種承重構件),由栭支著一周斜撐,在撐的上部安屋檐。這就是它形同傘式的結構形式,在這種結構形式中有解答大柱秘密的線索嗎?近90米高的大柱啊!導游倒是有一個說法,她用了“巨木十圍”這樣的話,這話來自《資治通鑒》。導游告訴游客,巨木十圍說的是大柱的尺寸,十個人才能摟過來的意思吧。說大木柱的結構,虛擬設置了剖面裝置,柱體是用多層巨木包裹合圍而成,以榫木連接,鐵筘圍合??脊藕凸沤▽<已芯砍龅某晒麌D。鐵鳳凰又是怎么吊裝上去的呢?丈高的鐵鳳凰得有多沉多重!工業(yè)和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吊裝都不是件易事。武周時明堂的建筑有很多奇跡也有很多之謎。
在公元七世紀,武周明堂是舉世無雙的,它打破了很多陳規(guī),新創(chuàng)了獨有的明堂藝術模式,一改皇宮中軸線主殿為單層的傳統(tǒng),建造了我國古代唯一的多形圓頂高層宮殿,使洛陽宮城殿宇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更加壯麗輝煌,在中國建筑藝術史上譜寫了新的篇章。明清的辟雍和天壇建筑都受到它的影響。這座明堂被武則天稱為“萬象神宮”。
對明堂建筑一旦發(fā)生了興趣,就會猜想明堂是古已有之還是武則天首創(chuàng)的。有此想,進到現(xiàn)今為保護文物而建的當代明堂正北展廳沿革廳里就有一種喜出望外的感覺。廳里有李白的《明堂賦》,讀不讀都罷了,歌功頌德性文字歷來不受喜歡,就是李白也不成。有關明堂沿革的文字、圖表和制作的建筑模型是不能不看的。文字不讀心癢,讀了,就覺得是被向歷史的陷阱里引,迷霧重重,興趣卻也因此更濃。游客被告之,對于明堂的源起、形制與功用等問題的研究與爭論,歷代存惑,鮮有確論。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古制中之聚訟不決者,未有如明堂之甚者也。”也就是撲朔迷離眾說紛紜千古一謎誰也說不清楚的事哪個都不如明堂。洛陽明堂景區(qū)立的解說牌對明堂的解說是:宮城正殿,是皇帝一統(tǒng)天下、執(zhí)掌國柄、溝通天地、感應四時的重要場所。凡祭祀、朝會、慶賞、選主等重大典禮均在此舉行。武周明堂文化展前言對明堂的解釋是:明堂,也叫天宮,取意于“明正教之堂”,是中國古代帝王祭天祭祖布政朝會之所,是古代禮制建筑體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又看到一個對明堂的解釋,說其字面是敞亮的大房子的意思。依照這個意思,明堂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也就是新石器時代就有了,西安半坡遺址發(fā)掘出46座房屋,其中就有大房子,房址面積約為160平方米,是半地穴式的建筑結構,不僅體式是所有房屋中的最龐大者,就連工程品質也是半坡遺址當中最優(yōu)秀的。原始社會村落中的大房子不僅比別的房子敞亮,還因其大而具備集會理事的功能,有研究明堂的學者就認為它應該是明堂的最初形態(tài),還畫出了大房子的形貌圖??茨菆D,我忍不住樂了。那圖告訴我,它不是也是了,武則天明堂外觀就是大房子的升華版。介紹明堂歷史沿革情況的文字提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問世的《考工記》,《考工記》中說到明堂,有明堂一詞。言: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提周人明堂前有“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語。而在提殷人之前說了夏后氏的“世室”。從原始社會大房子,到夏代的世室,到殷商的重屋,再到周代的明堂,被一些學者捋為這是周以前明堂發(fā)展的一條脈絡。這條脈絡,在周以后的展現(xiàn)是漢武帝在山東境內的汶上建明堂,王莽在漢長安城南修建禮制建筑群,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南建明堂、靈臺、辟雍等“三雍”讓明堂制度以臻完備,且為魏、晉、北魏延用。北京的天壇也有學者稱之為明堂,大概是因為它是天子也就是皇上祭祀的場所,屬于禮制建筑范圍,在建筑的形制上又受武周明堂影響很深的緣故吧。也許壓根兒就說不上影響說不上傳承,只是某種程度的不謀而合而已,撞臉了。建天壇時,古明堂們早都成廢墟了。明堂的早期發(fā)展階段上還有黃帝合宮模式?!妒酚洝し舛U書》對黃帝合宮形制的描述是“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侖,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秉S帝,華夏人文始祖,即位時20歲,據(jù)說那是公元前2697年,推斷生于公元前2717年,118歲的壽命。從出生那年到現(xiàn)在,即2018年已有4735年。他的宮殿,制做出的模型是三層木架子,頂上一個茅草亭,草亭有護欄,木架一旁有覆草的木梯通上去。這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很相宜。它是不能住人的,像祭臺,也宜居高指揮千軍萬馬。其名,也有稱明臺、明廷的。夏后氏世室的模型比黃帝合宮復雜,但頂層也有圓茅草亭子,亭下是長方形的房子。西漢汶上明堂就更復雜了,但它卻是黃帝合宮的升華版,上為圓亭,下為一層大于一層的房屋,很有宮殿的樣子了。它是封褝用的。再看武周明堂,結構復雜到無法幾句話描述,卻依然能從中看到黃帝合宮結構的影子,頂層不是亭,卻是從亭式中引伸出的豪華版圓錐式建筑。這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變中有不變,那就是傳承。所以,北京的天壇祈年殿,就是一種傳承。我從中看到了幾千年一脈相承不離不棄的圓亭情結。展覽的明堂模型還有西漢末年的明堂辟雍、東漢時期的洛陽明堂、北魏時期的平城明堂等等,也都一一驗證著那個圓亭情結。各個時代都是炎黃子孫嘛!
現(xiàn)明堂除中心的遺址展廳外共五大展廳,一一走下來,就是一次夢回武周時的唐朝之旅,當時的洛邑盛唐風貌從模型上填補了想象的空白,武則天的功業(yè),大致上有了了解,武則天與明堂的前塵往事一一呈現(xiàn)。明堂登基、明堂受朝、明堂望朔、明堂大享的隆重壯觀場面就在眼前,明堂盟誓的蠟像再現(xiàn)了暮年武則天的良苦用心,娥眉氣宇天下胸懷的女皇故事值得一品。女游客們會對唐朝的女紅女工感興趣,我對唐朝的制式武器則很癡迷,算開了回眼界,展覽的唐式軍刀就有多少種。有興奮點,就不虛此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