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休閑觀光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科研人員也在探索一些新的品種來滿足農旅融合的需要。
浙江省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經過多年科研攻關,研制出“一砧雙穗”瓜類嫁接生產技術,利用該技術栽培的同一植株上,掛滿了西瓜和甜瓜。這項神奇的成果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相關技術已經在浙江省多個農業(yè)園區(qū)得到推廣。
在位于東錢湖的浙江省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高新農業(yè)技術實驗園里,結著各種各樣的 “神奇”瓜,其神奇體現(xiàn)在一棵植株上,同時可以結出西瓜和甜瓜,或者結出西瓜和黃瓜。
為什么同一植株上會結出不同種類的瓜呢?
這是因為科研人員利用高抗枯萎病的專用南瓜作為砧木,分別嫁接了西瓜和甜瓜的幼苗,經過實驗棚內科學培育,才創(chuàng)造了“一砧雙穗”的奇跡。
“瓜類‘一砧雙穗’是指在一棵砧木上同時嫁接兩個接穗,兩個接穗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品種,甚至不同的瓜類作物?!睂幉ㄊ修r業(y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毓洪介紹。
砧木品種較接穗提前播種7~8天,使砧木下胚軸更粗壯。嫁接方法采用插接法,插接處分別為下胚軸頂端和下胚軸中部。下胚軸頂端接穗宜選擇長勢弱的西瓜,中部接穗長勢略強于西瓜或甜瓜或黃瓜。
據(jù)介紹,頂端接穗嫁接方法則是竹簽從除去生長點的砧木的切口上,靠一側子葉朝著對側下方斜插一個深約1厘米的孔。再取接穗苗,用刀片在距生長點0.20厘米處,向下斜削,削成一個長約0.8厘米的切面。然后拔出竹簽,隨即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孔中。
而中部接穗嫁接方法則是用刀片從子葉下方0.5厘米處,自上向下呈30°角下刀,割的深度為莖粗的一半,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再取接穗苗,用刀片在距生長點0.20厘米處,向下斜削,削成一個長約0.8厘米的切面。將接穗插入砧木中部的切口,然后用嫁接夾固定。
實際上,砧木品種和瓜類品種的選擇都是有講究的。
“關于砧木品種的選擇,若嫁接兩種不同品種的西瓜,則要選擇接穗西瓜品種親和性好、生長勢強、下胚軸粗壯且不易空心的葫蘆類型砧木品種,如‘甬砧5號’等。若同時嫁接西瓜和甜瓜,則選擇‘甬砧8號’南瓜類型砧木品種?!蓖踟购檎f。
而在西瓜品種選擇上,西瓜品種與砧木親和性均較好,品種長勢、開花期和熟性差異較小。
王毓洪研究發(fā)現(xiàn),選擇親和性好的鉆木和品種,如果配對配得好,不僅不影響嫁接品質,某些方面的品質還會提高,兩種瓜會形成優(yōu)勢互補。比如西瓜糖度提高。當然,鉆木選擇不對,也會影響品質。
據(jù)了解,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是該研究團隊院士工作站的進站專家,砧木育種得到吳明珠院士和國家西甜瓜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許勇研究員的指導。
該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應泉盛表示,“一砧雙穗”是砧木嫁接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這種“一砧雙穗”生產屬于創(chuàng)意農業(yè),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主要用于開發(fā)農業(yè)觀光旅游,也有部分被移栽于別墅暖棚,用于家庭觀賞。
現(xiàn)在,該技術已經在浙江開始推廣,下一步會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 “對砧木的要求、嫁接的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配套技術,我們會提供一整套的技術支撐。”王毓洪說。
為了讓這兩種瓜便于人們觀賞,農技人員還通過吊蔓栽培讓本是躺在地上的西瓜和甜瓜掛上了枝頭。近郊的農業(yè)園區(qū),可以讓市民大飽眼福,有效促進農旅觀光發(fā)展,帶動休閑農業(yè)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