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繼華 任宗儀
(1.貴州師范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2.貴州師范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3.貴州師范學院麗瓊工作室,貴州 貴陽 550018)
多彩貴州是對于貴州文化資源最直觀的一個概況,充分表現(xiàn)了貴州在國內文化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地位,完全展示了貴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明確突出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特色、環(huán)境綠色生態(tài)及紅色資源豐富這三個特點,非常符合目前的消費潮流和現(xiàn)代的發(fā)展方向,是貴州實現(xiàn)后發(fā)趕超的重要基礎。
而之所以說,貴州多彩文化是以“紅”為底色的:一方面是因為貴州是一個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是我國確立的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域之一,有大量與紅色文化相關的人物、歌曲、紀念物、教育基地,這些都是貴州對外進行紅色旅游宣傳的主打內容;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貴州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的重要地位,我黨兩萬五千里長征時期就經(jīng)過貴州,并且在貴州相繼召開了猴場會議、黎平會議、遵義會議、茍壩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遵義會議,它在實際上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是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意味著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的根據(jù)自身所處環(huán)境來解決困難,逐漸從幼稚轉變?yōu)槌墒臁?/p>
目前,貴州教育尤其是高校發(fā)展較全國其他地區(qū)而言并無優(yōu)勢,且存在一定差距。高校發(fā)展的根本體現(xiàn)就是育人效果,而育人的核心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貴州高校只有在充分挖掘自身獨特優(yōu)勢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跨越發(fā)展。因此,貴州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積極運用并推動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
雖然,思政教育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但受限于以前思政教育嚴肅刻板的慣性,往往收效甚微。而且目前在校大學生基本都是95后,他們對于高大上的革命傳統(tǒng)和先進事跡缺乏親切感,反而更重視真實生活的體驗,這就要求高校今后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做到了解學生,然后從其生活環(huán)境尋找切入點。例如,針對于貴州高校生源多來自本省,且少數(shù)民族占比較大的現(xiàn)狀,就須靈活運用學生相對熟悉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來做思政教育。其實,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本身就是貴州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的,基本來源于他們日常生活,從中可以找到許多思政教育的素材,進而采用適應當代大學生特點的內容去開展思政工作。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強調發(fā)揮輔導員作用,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也僅僅局限于通過輔導員與學生談話、給學生開主題班會等。而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由于其自身內容的多樣性和包容性等特點,對于其的積極運用完全可以為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模式,極大加深了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從課堂教學延伸到日常生活,從學校環(huán)境拓展到社會現(xiàn)實。例如,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除了傳統(tǒng)說教模式,可以在結合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的特點,可以更多地通過與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融合交互、主題論壇探討、參觀會議舊址、專題歷史知識展等模式。
當前,我國整體的高等教育已經(jīng)進入普及化階段,部分高校在生源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大。為此很多高校都在不斷強化招生能力,尤其是與貴師院類似的新建本科院校對于招生更加重視。而高校思政教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為此如何開展好思政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高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高校極需改變原有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顯的局面,而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通過其自身可操作性強、易于學生接受、內容廣泛等優(yōu)勢,越來越被高校思政教育的所采用。實踐證明,其在思政教育中可以實現(xiàn)主流思想與學生個性化價值觀的有效重合,讓學生主動把正確的社會意識和人生信仰融入日常行為,達到提升思政教育成效的目的。
現(xiàn)今,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一方面是專業(yè)素養(yǎng)上要求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上要求三觀正確,而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到這兩方面能否順利實現(xiàn)。貴州高校相比較于其他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方面有一個顯著優(yōu)勢,那就是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且它也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貴州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視,并在其實際融入和運用的過程中對于出現(xiàn)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積累了經(jīng)驗,提煉了方法,下面就以貴師院為例進行簡要的闡述。
貴師院從改制就高度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并認為學生思政教育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確立了以加強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為目標的工作思路。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借助于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的影響,切實強化其內涵引領。而如何強化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的內涵引領是必須面對的問題,貴師院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舉措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例如,學工部每年定期開展的“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系列主題教育、宣傳部牽頭舉辦的“牢記囑托,引航青年”——高層次人才助力青年成長成才論壇、校團委與文學院共同發(fā)起的“書香四月·閱讀人生”、圖書館和宣傳部共同組織的“博士書篋”等活動都在不斷強化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內涵建設,突出其引領示范作用。
近年來,貴師院著重強化以“紅”為底色的貴州多彩文化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運用,并要求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進,從學生活動、教學實踐、主題教育、思政科研、輔導員培訓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例如,貴師院校團委每年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月都是在融合貴州多彩文化和主流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活動主題,2017年就是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主題,讓各二級學院根據(jù)各自學科特點結合貴州本土文化元素來開展學生活動,另外每年的假期實踐活動方案都會有以貴州多彩文化為主題的相關安排;學工部非常注重加強輔導員在貴州多彩文化方面的培訓,以提升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實際運用貴州多彩文化的能力;宣傳部開展的“書香師院·院長薦書”、“道德講堂”、“師院大講堂”、“書記上黨課”等形式多樣的宣講交流活動都是立足于貴州多彩文化來弘揚社會正能量;圖書館舉辦的“書王爭霸賽”等活動也是以貴州文化書籍為主體來進行的;科研處每年都會劃撥專項經(jīng)費,設定思政課題并給出相應選題范圍,其中就涉及到貴州多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