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萍
(甘肅省靖遠縣大蘆鎮(zhèn)莊口初級中學,甘肅 靖遠 730618)
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層出不窮,個別欺凌者還自己制作視頻發(fā)布和擴散,極大地挑戰(zhàn)著公共道德和司法制度。盡管校園欺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給牽涉其中的學生、家庭以及所在學校帶來深遠影響,但我們對于校園欺凌現象的應對和預防,更多停留在口號式呼吁、運動式宣傳上,不少中小學對于校園欺凌行為缺乏統(tǒng)一的應對預案。
校園欺凌大多發(fā)生在學校的偏僻地,如廁所,其次是校外遠離人群的地方;發(fā)生時間多為課間或放學后。遭遇校園欺凌時,大部分學生傾向于將事情告訴老師,其次是父母和同學,較少的同學會選擇告訴他人,如親屬等。應對和預防校園欺凌,學校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和老師加強關注是最佳的處理途徑,老師第一時間得知校園欺凌信息時采取措施,避免行為的進一步發(fā)酵至關重要?,F實中學校對于校園欺凌行為缺乏統(tǒng)一的應對預案,沒有標準的處理流程,很多教師也缺乏處理經驗,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對于校園欺凌行為,事前應該如何預防,事中應該如何處理,事后應該如何干預,包括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司法機關都缺乏完善的體系和相關的制度和措施。
校園欺凌現象是司法機關極為關注的問題,雖然進行了積極預防和打擊,但如何從源頭預防,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仍在探索中。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并具有自身優(yōu)勢,司法部門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對校園欺凌的抑制效果。
校園欺凌有效干預的三個關鍵點:及時發(fā)現和干預,嚴厲的處罰措施,預防欺凌指導手冊和預防課程。及時發(fā)現和干預行之有效的對策,是在現有家校即時通訊的手機應用中,增加微信報警的功能模塊,后臺由檢察機關管理,委托相關司法單位或社會組織進行日常維護。當校園欺凌發(fā)生后,被欺凌學生或發(fā)現欺凌行為的學生,可及時通過即時通訊應用一鍵報警。檢察機關通過后臺系統(tǒng)根據事件的危急程度作出相關處置。
校園欺凌不僅給當事人造成當時的身體和心靈的創(chuàng)傷,更可能影響到成年后的人格特質和幸福感的獲得。我們要向校園欺凌行為宣戰(zhàn),讓每一個校園生活的相關者都知道,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共同行動起來。
挪威:校園欺凌實拍。鼓勵學校實施全校范圍干預,針對校園欺凌通過制定課堂規(guī)則,限制學生某些行為,組建教師專業(yè)職業(yè)發(fā)展團隊,開展學生關系與行為主題班會活動,為校園欺凌者實施者和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嘗試國家層面統(tǒng)籌與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家長和教師團體主體行動,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
澳大利亞:建立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幫助更多人了解欺凌現象,多角度為學校制定政策,全方位提供幫助,積極實施教師培訓。實施中強化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通過正能量解決校園欺凌。
美國:要求學校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并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增加警力,保證安全,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日本:每年開學,組織教師進行專門如何處理欺凌培訓,印發(fā)指導手冊。實施學生預防校園欺凌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校園規(guī)章制度學習和遵守。重視教師有關校園欺凌專題培訓,實施合格輔導員和護理員進校園,并逐步增加人員數量,指導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學校允許因校園欺凌而身心遭受傷害的學生停課或休學,并且制定有明晰而完善的指導原則與程序。
國家層面:加快政策法規(guī)制度建設步伐,強化政府干預。我國針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只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有專門針對校園欺凌行為的相關立法和政策法規(guī),使得校園欺凌的處理和治理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應結合校園欺凌現實,借鑒國外對校園欺凌干預和治理的立法,建立專門的校園欺凌治理法規(guī)和政策。加強政府參與及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是校園欺凌行為干預的重中之重。
學校層面:強化對學校管理人員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加強學校管理,減少死角監(jiān)控,強化教師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認識,提高學校管理人員專業(yè)性和教師處理校園欺凌技巧性,充分認識其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危害。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重視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建立符合學校文化的校園欺凌行為管理制度。
學生層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減少校園欺凌行為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在加強校園欺凌外部干預的同時,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學校心理咨詢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是一種可取的干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