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翹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湖北武漢430000)
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是否合理與患者術后的療效及術后感染情況密切相關[1-2]。圍術期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有利于避免或減少患者術后感染的發(fā)生及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同時還可有效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和社會公共衛(wèi)生資源。相關研究表明,目前臨床對于圍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情況不甚理想[3-4]。為了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節(jié)約本地醫(yī)療成本,本研究中采用干預對照研究法,探討干預模式對于有效促進醫(yī)院規(guī)范化地應用抗菌藥物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普外科I類切口手術150例及Ⅱ類切口手術50例,共2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隨機抽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普外科I類切口手術150例及Ⅱ類切口手術50例,共200例患者,作為干預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200)
本研究中借鑒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合理用藥干預與評價方法,采取臨床藥師與醫(yī)務部、護理部、質管辦等聯(lián)合查房模式,深入病區(qū),強調質控,查找問題,及時反饋,措施主要為對選擇藥品類別、藥品劑量、藥品使用途徑、預防性用藥時機進行干預[5-7]。在干預過程中,醫(yī)師與藥師注重相互溝通,若有疑問,先請示上級臨床藥師或與抗菌藥物專家討論。
結果見表2至表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藥品不良反應。
據(jù)報道,全世界大致1/3的人的死亡原因為不合理用藥,并非疾病自身[8]。我國不合理用藥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中將臨床藥師在醫(yī)院中的作用進行確定,并通過藥學知識對醫(yī)師用藥情況進行指導,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干預,進而降低不合理用藥率。臨床藥師的工作原則是將藥物安全有效地提供給患者,保證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合理性[9]。臨床藥師應對醫(yī)師的藥物治療、醫(yī)院藥學及藥物經(jīng)濟學等方法予以干預,確保藥物在臨床使用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同時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臨床藥師需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實施干預,讓醫(yī)師能接受,圍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對于接受手術治療患者是預防感染的措施之一,但并非給予大劑量的抗菌藥物就可預防術后感染的發(fā)生[10]。
本研究中特選取甲狀腺手術、乳腺手術、腹外疝修補術、剖宮產術抗菌藥物應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合理、科學的干預措施可改善醫(yī)院圍術期抗菌藥的應用現(xiàn)狀,不合理使用情況得到了相關改善。張??档萚11]提及,圍術期應用抗菌藥物應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適應證,嚴格依據(jù)使用原則進行規(guī)范性用藥,從而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的概率。否則,不僅會破壞患者機體的正常菌群,加大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概率,還會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此外,還會浪費醫(yī)藥資源,加重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
表2 兩組患者合理用藥指標比較(n=200)
表3 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指標占比比較(%,n=200)
表4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類別選擇比較[例(%),n=200]
表5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應用頻次比較
本研究結果再一次證實,臨床藥師隊伍干預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是有效、可行的。不僅可降低患者的住院費用,而且使圍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合理率得到明顯提高。通過多部門合作,可使臨床藥師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干預臨床用藥;采取宣傳、培訓、小講座的形式與臨床醫(yī)師進行有效溝通,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系統(tǒng)可在極短時間內掌握全院用藥數(shù)據(jù),極大地提高臨床藥師的工作效率[12-14]。
另外,通過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圍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仍有一些達不到滿意的指標,如術后給藥時間較長等負面效應,需和醫(yī)師進行深入交流,這是藥師未來干預抗菌藥物工作的重點。臨床藥師的臨床治療經(jīng)驗較欠缺,尤其術后感染治療,故要深入臨床,參與到臨床治療團隊中,豐富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學習[15]。從管理方面,通過加強抗菌藥物的管理,使患者的藥費得到了降低,同時也提高了合理用藥水平,遏制了細菌耐藥。
綜上所述,臨床藥師結合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不合理用藥率,提高選擇抗菌藥物類別的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
[1]Lisa H,Sharmila M.Serial Point-Prevalence Studies to investigate hospital antimicrobial prescribing[J].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 and Research,2007,37(3):190-193.
[2]Mangram AJ,Horan TC,Pearson ML,et al.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199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1999,27(2):97-132.
[3]李玉歡,付學聰.臨床藥師干預普外科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物的臨床效果及措施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5(7):631-633.
[4]郝金利,曹勁夫,唐麗英,等.臨床藥師干預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的療效[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3):240-242.
[5]欒澤淳.臨床藥師干預對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影響[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3):170-171.
[6]王會容,羅誠.臨床藥師干預I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成效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16):70-72.
[7]何翠蘋,于曉佳,許寧,等.骨科I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國病案,2016,17(1):49-50.
[8]左曉靜,李冬,王秋慧,等.臨床藥師干預I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用藥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5,15(4):618-621.
[9]曾姝,晁小云.某院I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14(12):39.
[10]薛銀娣.臨床藥師干預I類切口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5,24(22):141-142.
[11]張???,石壬偉.臨床藥師干預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效果評價[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2,9(7):3-6.
[12]溫浩,鄭栩,宋惠珠,等.I類切口管理軟件應用前后手術預防用藥的合理性比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6,36(18):1598-1601.
[13]徐少銀,顧新,張海霞,等.I類切口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率的調查分析[J].中國病案,2016,17(2):54-57.
[14]李新.臨床藥師干預前后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6):110-111.
[15]佟曉娜,陳偉,李燦霞,等.臨床藥師干預I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2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