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的英語教學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量化評價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只重視筆試成績,而忽略綜合能力,本文旨在通過對形成性評價的分析和運用,從而實現(xiàn)提高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這一目標。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意義;實施策略
一、 外語教學評價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過程只重視語言知識,而忽略了英語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傳統(tǒng)教學通過量化的方式來對學生英語學習進行評價,單純地靠筆試成績就評判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是造成教學圍繞考試轉這一現(xiàn)象的罪魁禍首。
形成性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它的任務不是給出一個冷冰冰的分數(shù),而是通過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評價來實現(xiàn)過程與結果。這種新型評價基本可定義為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以促學為主要目的,由教學主體參與和組織,與教學緊密結合,形式多樣的評價活動
二、 制定形成性評價的意義
(一) 提升學習興趣
形成性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地了解了自己,從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樹立學習信心
現(xiàn)階段對于高中生英語知識實際運用的關注很少。傳統(tǒng)英語學習的評價單純地從分數(shù)上評價學生英語的學習水平。受此影響,很多學生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摧殘。
通過在高中英語課堂上進行形成性評價,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
(三) 促進全面發(fā)展
目前單以筆試成績論英雄的模式會影響英語學習評價,造成脫離英語學習中心的現(xiàn)象。學生片面追求筆試成績的提高,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 實施形成性評價的策略
(一) 語言知識的評價
語言離不開詞匯。因此老師應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確保學生能有效掌握相關詞匯。老師可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二) 學習策略的評價
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不斷地將學習策略滲透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在學習非謂語動詞和定語從句時,學生往往會碰到很多難點,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出改錯題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應的重難點。
(三) 自學能力的評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高中學生,老師更應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人教版英語教材每一單元的第二篇文章就可以作為學生自學的材料,讓學生逐步建立系統(tǒng)的自學能力。
四、 總結
合理的評價對學生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評價才能滿足新課改的相關要求。
因此,我們需要進行高效的形成性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形成性評價,老師可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對此做出相應的策略,以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樂明.論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評價模式的改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
[2]湖南省教育考試院高考評價課題組,鄧杰,范曉玲,魯芬芬,陳春華.2012年湖南省高考英語學科考生水平評價及教學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
[3]韓美竹.強化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
[4]唐雄英,章少泉.新型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和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
作者簡介:
劉夢曼,重慶市,重慶市實驗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