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我已經明確拒絕繼承父母的遺產,為什么法院卻偏偏要我接受?”近日,手持法院判決書的劉某滿臉疑惑。其實,雖然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但三種情形的確會被叫停。
被繼承人生前放棄繼承 放棄無效
【案例】因為長期在外地上班,以至于照顧母親的責任幾乎全部落到了弟弟身上,李婷婷出于內疚,也為了鼓勵弟弟,曾在母親生前寫了一份放棄繼承其遺產的聲明并交給了弟弟。2018年1月,母親去世后,已調回老家工作的李婷婷因后悔當初的決定,而要求參與繼承母親留下的房屋以便解決居無定所的問題,但卻被手持聲明的弟弟拒絕。出乎弟弟意料的是,法院竟然支持了李婷婷的訴訟請求。
【點評】法院的判決并無不當?!独^承法》第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分別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薄袄^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逼渲斜砻鞣艞壚^承權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后才能作出,也就是應當發(fā)生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正因為李婷婷放棄繼承權時,母親尚且在世,決定了其聲明沒有法律約束力。
為了規(guī)避債務放棄繼承 放棄無效
【案例】邱某因經營不善,欠下了巨額債務,甚至到了嚴重資不抵債的地步。2018年2月初,邱某的父母死于交通事故后,邱某考慮到即使能夠分得價值上百萬元的遺產,對償還債務也是杯水車薪,還不如干脆全部給弟弟,至少日后弟弟礙于情面能夠對自己有所照應,于是便立下一紙表示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并交給了弟弟。債權人寇女士等獲悉后,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撤銷邱某的聲明、分割遺產用于清償債務。法院采納了寇女士等的訴訟請求。
【點評】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迸c之對應,雖然邱某在其父母死亡之后,已經通過書面形式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甚至已經通知弟弟,但因為其目的在于不想將繼承所得用于清償自己所負借款,即規(guī)避責任,決定了其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附加轉讓條件放棄繼承 放棄無效
【案例】2018年3月,姚萍萍的父親去世后,姚萍萍考慮自己與弟弟的關系長期不睦,而自己在外地已經成家立業(yè)甚至是“不差錢”,遂立下一張證明:放棄對父親房屋的繼承,將自己所應得的份額無償轉讓給閨蜜謝某。而后,謝某曾數(shù)次持證明要求繼承房屋。因被弟弟一再拒絕,謝某提起了訴訟。然而,法院經審理卻判決駁回了謝某的訴訟請求。
【點評】法院的判決無可厚非?!独^承法》第十條規(guī)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奔蠢^承權是和身份緊密相關的,也正因為如此,決定了繼承的權利人不可能出現(xiàn)在繼承人之外,繼承人之外的人也不可能因為轉讓繼承權而獲得相應資格。故李琳琳不能明為放棄繼承權,實則將繼承權轉讓給謝某,而只能是繼承完成之后,再行轉讓繼承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