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海
6月5日晚7點,在參加完分論壇活動后,來自兩岸公益機構代表50余人,就如何繼續(xù)創(chuàng)新辦好“兩岸公益論壇”和設立“中華公益獎”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該公益沙龍活動由基金會中新網副理事長兼主任程剛主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喜明、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宋宗合、新世紀成功集團董事長李玉玲、中國華僑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何繼寧、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利亞、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王蓮敏等做了精彩發(fā)言。
趙喜明副主任說感謝大家不辭辛苦、蒞臨出席公益沙龍。為了把“兩岸公益論壇”辦得越來越好,在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上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安排了本次公益論壇,請大家踴躍發(fā)言。一是討論總結“兩岸公益論壇”;二是研究設立“中華公益獎”事宜。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本屆公益論壇組織工作扎實、亮點突出、成果豐碩,在參會規(guī)格、人員規(guī)模、落地項目、創(chuàng)新環(huán)保和報道形式上均超過往屆,深受兩岸公益人士的廣泛好評?!皟砂豆嬲搲币呀洺蔀閮砂稖贤ㄇ楦?、增進合作、共同發(fā)展的重要平臺。何繼寧認為“互聯網在中國做得很好,可以通過互朕網平臺助力論壇,創(chuàng)新應用‘互聯網+形式多元化推動公益發(fā)展。應用互聯網思維舉辦論壇,吸引更多基金會的參與,分享經驗、共享平臺”。同時在論壇舉辦的規(guī)模上“要跨越國界,每年要有新的面孔出現”。
在“中華公益獎”設立事宜上,大家集思廣益,認為獎項設置的初衷很好。從名稱上看,設立“中華公益獎”想法很好,建議評選機構要考慮項目、機構和人;項目要考慮各個領域,要體現全面性,不能雷同:獎項要進行多方面體現,既有個人的,也要有公益慈善機構的,要體現引領性、評選的地域要涵蓋海外華僑、僑胞、兩岸四地。評選機構要體現全面性、權威性、引領性、公正性。
程剛建議“一是‘中華公益獎設在‘海峽兩岸公益論壇組委會下,國臺辦是否批復同意允許?二是獎項涉及兩岸,是否可以考慮分類,譬如人物獎、公益組織獎、項目活動獎。在數量上,兩岸分別等額提名組委會評選。第三在提名的方式上,兩岸分別推選,但如何更好地遴選,組委會要集思廣益,認真研究。第四在范圍上,要更具有代表性,不僅僅是宋基會遴選的范圍要廣,臺灣方面也要做到統籌。最后獎項要有公信力,2019年開始增加頒獎環(huán)節(jié),評這個獎要從長計議,要使其具有公信力,促進鼓勵作用”。
趙喜明總結道:“目前對于設立‘中華公益獎及獎項設置問題,在本次沙龍上不下定論,先聽聽大家的意見。為創(chuàng)新的辦好‘兩岸公益論壇廣納良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