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靳東、馬伊琍、袁泉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大戲《我的前半生》近期在北京衛(wèi)視品質劇場熱播。該劇一經播出,勢頭頗猛。豆瓣評分一度沖到8.2分,收視率更是節(jié)節(jié)攀升,以《我的前半生》為話題的微博閱讀量3.7億,還有近38萬條的討論量。拍《歡樂頌》時,靳東只有40場戲,這其中還包括N多場打電話的戲份。在如此有限的空間里,他只能努力從字里行間里找一些人物關系,最大化地呈現人物的完整形態(tài)。也正是這份用心,讓他飾演的老譚成功跳出劇本中“霸道總裁”、“護花使者”的簡單套路。
現實殘酷寧愿毒舌
面對賀涵時,靳東只覺得更加酣暢淋漓,因為這個角色不管是感情線、人物關系、人物變化都是完整的。雖然劇中并沒有鋪開說咨詢圈里的事,但對這個行業(yè)的好奇,也是吸引靳東出演這個角色的原因之一。他時刻提醒自己,“每飾演一個人物的時候,都要力所能及地去掌握一個行業(yè)。學習完這個行業(yè)之后,我覺得不管是戲里還是戲外,都有巨大的收獲,這是讓我最開心的一個事。”
為角色下苦功夫,是靳東一貫的工作態(tài)度。《偽裝者》中汪曼春的扮演者王鷗曾看到過他的劇本,標注密密麻麻,細致到了每一場戲該有的情緒和語氣,有的地方還寫著“大提琴”“鋼琴”……問過后才知道,原來那是他認為適合的背景音樂,有助于演戲時更好地帶入情緒。在靳東看來,“一個人物能夠最終呈現,一定是要花很長時間,一點一點像貼片一樣貼上去的。”拍攝這部戲的過程中,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不停的給賀涵添加東西,有時是一種職業(yè)氣質、一種生活習慣,“比如咨詢圈的人一般不會花太多時間跟你聊天,他們說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庇袝r是姿態(tài)、形態(tài)、走路的方式等細小的東西,“一個人形成的習慣或風格,往往都體現在他不經意間的動作中,是他的職業(yè)、所處的位置、身份等構成,習慣成自然。劇中看似很小的細節(jié),其實包含了角色的生活態(tài)度和‘三觀”。
談到賀涵這個角色的優(yōu)缺點,靳東如是剖析這個角色,“從局外人來看,他最大的缺點是不近人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我就是要用最短、最快、最有效的時間和方式達到我的目的,其實也并無不妥之處?!痹诒硌萆?,靳東踐行的是戲劇法則之一“行動大于一切”,“劇中賀涵不會喋喋不休的去告訴對方說,我喜歡你,要照顧你之類,通常都是把所有的事做好,體現在行動上?!北热鐡Q了房間、裝修好房子才向唐晶求婚。就這些特質而言,靳東表示自己某些方面跟賀涵挺像的。在家庭教育中,他也踐行“行動大于一切”的原則,“像作為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一定是你的行動對他產生了真正根源的影響,而不是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反而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在作品上,他表示自己一直不太愿意接受媒體的采訪,“大家看我的戲就足夠了”。
劇中賀涵面對被拋棄的家庭主婦羅子君時,沒有絲毫安慰,而是頻頻毒舌打擊她,雖然這些話后來被一一印證都是真理,但網友對這樣的人設還是略有微詞,“是不是有點演過了?”還將其角色冠名“賀懟懟”。對此靳東反問:“你怎么奢望一個能力特別強的人,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跟對方說好話呢?在我看來那是不可能的。現實就是這樣,沒有人會給你太多空間,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今天的市場上,現實主義題材太少,而現實又是如此殘酷,所以我寧愿飾演一個尖酸刻薄的賀涵,讓大家更多關注自己周遭發(fā)生的事情,這也是我拍一部戲的意義所在。”被問及生活中是否也有“毒舌”屬性時,靳東直言:“我在生活當中好像也不是那種特別會說漂亮話的人?!彪S著劇情的推動,觀眾會發(fā)現,毒舌只是賀涵性格中的表面,賀涵真正的內里狀態(tài),是一個極其善良、極其柔軟、極其感性的人。
從演員到出品人
除了演員,靳東在《我的前半生》中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出品人。首次聊這個劇本,靳東回憶:“應該是2015年,大概九十月份,可能還早,我記得挺熱的。”而買下劇本的時間則更早:2011年。
在創(chuàng)作上,靳東有若干偏好:他喜歡聊劇本時,能夠有理有節(jié)地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而又不讓人反感的人,比如導演沈嚴,“他很注重保護演員們的情緒、想法和感受,會提前很早去現場,把東西都布置得很好”;靳東會在每拍一部戲之前,拿出大量時間來做案頭工作,會跟導演、對手戲演員聊很長時間。因為在靳東看來“戲劇之所以能夠稱其為戲劇,最起碼演員之間要勾勒出人物關系應有的一個形態(tài)”;他也會覺得當下的某些拍攝習慣并不好,比如有的演員拍完一個鏡頭就離開現場了,好像剩下的故事跟他沒關系一樣。他敬佩用心表演,時刻在現場“每個道具都惦記著”的陳道明老師,兩人一致的工作態(tài)度,讓他們走得特別近,私下兩人會“喝一小杯紅酒,小酌一下”,也會“談談戲劇,談談影視,談談當下,談兩代人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币舱沁@樣一種創(chuàng)作心態(tài),推著靳東一步一步從演員到出品人。在靳東看來,當下渠道五花八門,載體多屏互動,想要像以前那樣靠影像或視覺沖擊對觀眾產生影響,已經很難,“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在這種情況下,認真勾勒人物關系、刻畫人物性格就顯得彌足珍貴,也易于從內里打動觀眾。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跟靳東聊起話劇,他總是顯得特別嗨。“我的根在舞臺上”,靳東用這句話表達他對話劇的熱愛,“之所以在舞臺上這么多年,從不間斷,也絕不允許自己離開的根源是,只有在舞臺上表演才是連貫和持續(xù)的,舞臺更像人生,大幕一拉開,沒有回頭路可走?!鼻安痪茫鶘|與自己的幾位好友一起成立了北京當代話劇團,成立后的第一部戲,他選擇了易卜生的《海上夫人》?!霸拕≌娴氖桥e步維艱,因為它的受眾面越來越窄,今天更是一個快節(jié)奏時代,沒有那么多人有耐心看完一部話劇?!钡珜τ谙矏鬯慕鶘|來說,不管如何,這條路還是要走下去,因為“不管再快、再高速的時代,人起碼有那么一個時刻,需要靜下來。如果一個人連靜下心來都不懂的話,我覺得這個世界越來越可怕?!迸挠耙晞。粭l不行還可以再來一條,容易養(yǎng)成演員的懶惰心理。但舞臺劇不行,站在臺上就得全神貫注,“哪怕你只是站在那里,手指頭輕輕摳了摳褲腳,觀眾的目光都會被你這微小的動作給吸引。”這種對表演的敏感與專注,是靳東一直都在追求的,所以他希望自己在未來一兩年之間,能夠爭取演一個話劇角色,用舞臺來督促自己不要懶惰。
對于工作和生活,靳東向來要求自己做到兩點:做事之前想清楚初衷;忙過后,好好進行一段反思。
本刊記者張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