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帆+宋海曲
[摘要] 目的 探究吡格列酮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功能指標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擇2015年9月—2017年1月在該院門診接受治療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3例。給予對照組患者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吡格列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胰島功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TC(3.87±0.40)mmol/L、TG(1.42±0.20)mmol/L、FPG(6.94±0.36)mmol/L、 2 hPG(12.28±1.26)mmol/L、HOMA-IR(3.43±0.45)、C肽(0.46±0.13)ng/mL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HOMA-B(1.94±0.18)高于對照組(1.56±0.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吡格列酮能有效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指標和糖脂代謝水平,安全性較高。
[關(guān)鍵詞] 早期2型糖尿??;吡格列酮;糖脂代謝;胰島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11(c)-01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ioglitazone on glucolipid metabolism and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in ea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patients. Methods 106 early T2DM patients treated in outpatient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enteric coated tablets,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based on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C, TG, FPG, 2 hPG, HOMA-IR, C-peptide in observation group [(3.87±0.40)mmol/L, (1.42±0.20)mmol/L, (6.94±0.36)mmol/L, (12.28±1.26)mmol/L, (3.43±0.45), (0.46±0.13)ng/mL]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HOMA-B in observation group(1.94±0.18)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1.56±0.19)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Pioglitazone for early T2DM patients can improve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and glucolipid metabolism, which has higher safety.
[Key words] Ea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ioglitazone; Glucolipid metabolism;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2型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內(nèi)分泌疾病,多發(fā)于成年人,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血壓上升、口渴咽干、疲乏無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2]。后期并發(fā)癥較多,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及時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對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3]?;诖耍撗芯糠奖氵x擇該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究吡格列酮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功能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在該院門診接受治療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3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6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5.14±4.89)歲。對照組中男25例,女28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4.09±4.85)歲。納入標準: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診斷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治療期間給予兩組患者飲食、運動指導,給予對照組患者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0143221)口服治療,250 mg/次,2次/d;在此基礎(chǔ)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吡格列酮片(國藥準字H20110047)口服治療,20 mg/次,1次/d,1個月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3個療程結(jié)束后,采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液,采用葡萄糖刺激試驗檢測血清中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胰島B細胞功能指數(shù)(HOMA-B)及C肽水平,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脂水平,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使用血糖檢測儀對患者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進行檢測,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endprint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血糖、血脂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相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胰島功能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胰島功能指標相比,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xiàn)2例水腫,2例胃腸反應;1例低血糖,對照組出現(xiàn)2例胃腸反應,1例低血糖,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觀察組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5,P>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由于其體內(nèi)胰島素作用效果較差,因此需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從而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5-6]。相關(guān)研究指出,進行性胰島B細胞功能減退和胰島素抵抗是誘發(fā)疾病的關(guān)鍵因素,且患者機體代謝功能出現(xiàn)明顯的異常,突出表現(xiàn)為脂代謝,嚴重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因此臨床早期治療疾病需以減少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謝功能為基礎(chǔ)[7]。目前臨床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二甲雙胍片是較為常用的藥物,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積極尋求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具有重要作用。
吡格列酮屬于一種新型的胰島素增敏劑,其作用機制主要與胰島素的存在有關(guān),通過直接作用于胰島素抵抗,有效的減少肝臟及外周血液的胰島素抵抗,改善β細胞功能,進一步減少肝糖的輸出,從而達到持久控制血糖的目的,且吡格列酮具有較高的絕對生物利用度,口服藥效吸收快,同時對胰島素的分泌無明顯影響,有效預防β細胞的減少,從而起到保護β細胞的作用,且還可有效的減少體內(nèi)膽固醇和游離脂肪酸水平,從而達到降低血脂的作用,減輕胰島細胞的脂毒性作用,保護胰島功能。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3.87±0.40)mmol/L、2 hPG(12.28±1.26)mmol/L、HOMA-IR(3.43±0.45),與虞欣等[8]學者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FPG(6.60±0.30)mmol/L,HOMA-IR(3.60±0.90),與該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進一步表明吡格列酮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糖脂代謝,減少胰島素抵抗。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的差異,其原因在于吡格列酮通過羥基化和氧化作用代謝,大部分以原形或代謝產(chǎn)物形式從糞便排出體外,從而減少對機體功能的影響。
綜上所述,吡格列酮能有效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指標和糖脂代謝水平,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喬彥,趙景宏,謝席勝,等.沙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對初診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6,28(2):212-214.
[2] 馬麗榮,李嘉佩,李娟,等.二甲雙胍及吡格列酮對具有糖尿病的代謝綜合征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響[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5,23(2):65-72.
[3] 任蕾.早期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4,17(2):270-271.
[4]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
[5] 宋玉明.吡格列酮與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對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155-156.
[6] 王娟,陳莉明.吡格列酮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2015,31(7):608-610.
[7] 修雙玲,王立.吡格列酮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預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醫(yī)刊,2015,50(1):65-67.
[8] 虞欣.阿格列汀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 21(9):64-68.
(收稿日期:2017-08-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