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7年度中國大陸敦煌學相關學術會議發(fā)表論文目録

      2018-01-23 10:31:00胡耀飛
      關鍵詞:文書學術文獻

      胡耀飛

      (陝西師範大學)

      題記: 本目録旨在收集2017年度中國大陸召開的以敦煌吐魯番研究爲主題的學術會議上所發(fā)表的敦煌學(包括吐魯番學)論文目録,以及其他相關主題學術會議上涉及敦煌學(包括吐魯番學)的論文目録,借以補充一般年度論著目録在收集正式發(fā)表的文章之外,無法涉及的會議論文目録。雖然説這些會議論文大多是未定稿的文章,但畢竟代表了各位學者這一階段的思考,頗值得參考。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6年度學術年會

      2017年1月5—6日,陝西師範大學

      李宗俊: 《甘州回鶻可汗上奏後梁的兩份〈表本〉及相關史事考》

      胡耀飛: 《關於黃巢之死的歷史書寫——從英藏敦煌S.2589號文書出發(fā)的探討》

      陳瑋: 《敦煌莫高窟題記所見西夏歸義人研究》

      翁彪: 《中古寫本的篇卷問題》

      “長安中國中古史沙龍”特別沙龍“中古出土文獻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

      2017年1月8日,陝西師範大學

      李軍: 《敦煌文獻與敦煌史地研究》

      裴成國: 《吐魯番文書與中國古文書學》

      第二屆幽州學研究班討論會

      2017年1月14日,清華大學

      氣賀澤保規(guī): 《唐代敦煌的五臺山信仰和“巡禮”——從敦煌壁畫到房山石經(jīng)》

      長安與絲路學術論壇

      2017年2月7—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

      葛承雍: 《從寺院心燈到石窟神燈——長安與敦煌的佛教燃燈祈?!?/p>

      王惠民: 《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大方等陀羅尼經(jīng)變考釋》

      沙武田: 《絲綢之路絲絹圖像考——兼談唐墓駱駝俑馱囊獸首形象與“刻氈爲形”的祆神之關係》

      “唐代佛教社會的諸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3月11—12日,浙江大學

      氣賀澤保規(guī): 《唐代敦煌的五臺山信仰和“巡禮”》

      劉進寶: 《東方學背景下的敦煌學》

      陳瑞峰: 《以中古敦煌佛經(jīng)題記反思中國佛教疑僞經(jīng)的産生及其與譯經(jīng)的關係》

      法顯(337—422)國際研討會

      2017年3月25—29日,五臺山佛教與東方文化國際研究院

      聖凱: 《敦煌遺書〈毗尼心〉與莫高窟196窟“戒壇窟”》

      絲綢之路論壇: 長安與秦州麥積山

      2017年3月18—19日,麥積山石窟

      馬麗: 《敦煌莫高窟第45窟與長安樣式》

      馬兆民: 《莫高窟第431窟中的“乾基羅”和“茂持羅”——“乾基羅”和“茂持羅”與“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圖像的對比分析研究》

      敦煌西夏石窟研究專題學術會議

      2017年4月6日,陝西師範大學

      王建軍: 《敦煌西夏石窟考古概況》

      陳瑋: 《敦煌莫高窟第444窟漢文題記所見西夏歸義人研究》

      趙曉星: 《敦煌石窟晚期涅槃變中的“撫足者”》

      汪正一: 《敦煌水月觀音變“僧人與猴行者”身份新釋》

      楊冰華: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女性供養(yǎng)像身份考證》

      建築與空間: 藝術考古青年沙龍第三次研討會

      2017年4月8日,同濟大學

      曾慶盈: 《北魏建築空間的想象——以莫高窟254窟和雁北師院M5爲例》

      紀念任中敏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壇

      2017年4月8—9日,揚州大學

      樊昕: 《任、饒兩大家圍繞敦煌歌詞的論爭》

      何劍平: 《敦煌講經(jīng)文中的音樂文獻》

      戴偉華: 《關於〈敦煌歌辭總編〉》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

      2017年4月8—9日,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歷史學會

      魏學峰: 《論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時代意義》

      李永翹: 《論張大千對敦煌藝術與中國文化的偉大貢獻》

      “中國古代民生問題及其國家應對”高層論壇

      2017年4月15—16日,南京師範大學

      劉進寶: 《戶籍計帳與賦役徵發(fā)——讀敦煌文書〈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計帳〉劄記》

      第五屆“西安史學新潮論壇”

      2017年5月6日,陝西師範大學

      李紅揚: 《服從與認同——淺談敦煌民衆(zhòng)陷蕃心態(tài)的變化》

      “紀念谷霽光先生誕辰110週年暨傳統(tǒng)中國軍事、經(jīng)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7年5月6—7日,南昌大學

      朱悅梅: 《唐代吐蕃用兵西域的軍事地理研究》

      李宗?。?《敦煌文書〈張議潮變文〉反映的沙州歸義軍與吐谷渾、回鶻之間的戰(zhàn)爭與關係》

      “裕固與敦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裕固學研討會

      2017年5月13—14日,敦煌研究院

      楊富學: 《裕固族對敦煌文化的貢獻》

      周松: 《14世紀末15世紀初明朝與沙州的關係——兼考困即來家族非蒙元宗室》

      王進玉: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畫研究史及其有關的問題》

      李軍: 《敦煌本〈唐佚名詩集〉作者再議》

      張?zhí)锓?、楊富學: 《敦煌本回鶻文〈説心性經(jīng)〉爲禪學原著説》

      絲綢之路: 在內(nèi)陸歐亞與中國之間

      2017年5月13—14日,北京大學

      榮新江: 《Rouran Qaghanate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5thCentury based on a Chinese document newly found in Turfan》

      絲路文明論壇·第2期

      2017年6月9日,浙江大學

      妹尾達彥: 《唐長安的都市核(urban core)與進奏院——以P.3547、S.1156和Дх.06031v的分析爲中心》

      第五屆中國邊疆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2017年6月17—18日,陝西師範大學

      張重洲: 《唐代西州粟特人貿(mào)易活動考索》

      評論與反思: 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國際視野學術研討會

      2017年6月17—18日,東北師範大學

      龍成松: 《敦煌文書與出土墓誌的關聯(lián)解讀——以侯莫陳琰〈頓悟真宗要訣〉爲例》

      中外關係史視野下的絲綢之路與西北民族學術研討會

      2017年6月17—18日,青海師範大學

      楊富學: 《高昌回鶻植棉業(yè)及其在世界棉植史上的地位》

      十六國北朝佛教研究生論壇

      2017年6月30日,北京大學

      趙蓉: 《莫高窟第93窟龕內(nèi)屏風畫內(nèi)容新識》

      張凱: 《敦煌出土地論文獻中的佛身説》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長安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17年理事會

      2017年7月14—15日,陝西師範大學

      濱田瑞美: 《唐代敦煌與日本的維摩詰經(jīng)變》

      楊效?。?《武周時期從長安到敦煌的佛舍利崇拜——以莫高窟332窟爲中心》

      史睿: 《隋唐法書屏風考——從莫高窟220窟維摩詰經(jīng)變談起》

      沙武田: 《敦煌石窟彌勒經(jīng)變剃度圖所見出家儀式復原研究》

      馮培紅: 《從邊陲到京城——敦煌大族的京漂生活》

      岳敏靜: 《唐代長安與敦煌兩地竿木雜技形象探析》

      楊冰華: 《從長安到敦煌: 唐代濮州鐵彌勒瑞像探析》

      張寶洲: 《莫高窟幾個典型的編號對照表問題分析——莫高窟考察歷史文獻解讀(十)》

      郭磊: 《敦煌文獻中出現(xiàn)的“新羅王子”身份再考》

      張景峰: 《敦煌莫高窟第138窟兩鋪報恩經(jīng)變及其成因試析》

      趙蓉: 《敦煌早期石窟頂部的演變分析》

      魏健鵬: 《生天與淨土——莫高窟第9窟營建思想解讀及思考》

      王晶波: 《從敦煌本〈佛説孝順子修行成佛經(jīng)〉到〈金牛寶卷〉》

      李宗俊: 《敦煌文書〈曹盈達寫真贊並序〉反映的其與曹氏歸義軍關係考》

      竇懷永: 《敦煌小説〈黃仕強傳〉新見寫本研究》

      趙青山: 《敦煌疑僞經(jīng)〈佛説五百梵志經(jīng)〉及其相關問題考》

      劉波: 《關於唐開元四年寫本〈文選注〉》

      張延清: 《從敦煌看絲綢之路上的吐蕃元素》

      趙貞: 《〈神龍散頒刑部格〉所見“宿宵行道”考》

      許建平: 《吐魯番出土〈詩經(jīng)〉文獻敍録》

      李剛: 《吐魯番博物館藏回鶻文書相關問題探微》

      楊寶玉: 《晚唐敦煌文士張球及其作品研究評議》

      陳大爲: 《敦煌金光明寺與世俗社會的關係》

      湯士華: 《吐魯番與絲綢之路——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

      2017年佛學與東方文化國際暑期班青年學者論壇

      2017年7月18—19日,五臺山大聖竹林寺

      強韻嘉: 《敦煌本〈詩經(jīng)〉卷子異文舉例研究》

      第五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 區(qū)域視閾下的中古史研究

      2017年7月25—26日,西北大學

      趙青山: 《敦煌疑僞經(jīng)〈佛説五百梵志經(jīng)〉及其相關問題考》

      顧成瑞: 《唐代衣冠戶再議》

      裴成國: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jīng)濟》

      趙大旺: 《敦煌社邑的喪葬納贈》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7月28—29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yè)委員會

      伊藤美重子: 《唐宋時期敦煌地區(qū)的學校和學生——以學郎題記爲資料》

      常藎心: 《從敦煌〈千字文〉寫本看學郎識字教育》

      第六屆中國古文書學國際研討會

      2017年8月10—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

      黃正建: 《敦煌吐魯番契據(jù)文書中的署名畫指與畫押——從古文書學的視角》

      榮新江: 《唐朝官文書的書寫》

      孟憲實: 《寫本時代的“王言”傳播——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中心》

      丸山裕美子: 《唐代之告身與日本之位記——古文書學視角的比較研究》

      關尾史郎: 《吐魯番文書的史料學研究》

      “歷史上新疆與西藏關係”學術討論會

      2017年8月12日,新疆社會科學院

      張小剛: 《敦煌壁畫中兩種于闐歷史傳説故事畫新考》

      楊富學: 《裕固族與晚期敦煌石窟》

      李宗?。?《敦煌文書P.3885〈前北庭節(jié)度蓋嘉運判副使苻言事〉反映的唐與突騎施戰(zhàn)事》

      張馳: 《安西路絶歸不得——吐蕃佔領伊、西、庭及安西四鎮(zhèn)再探》

      張延清: 《吐蕃對絲綢之路的管控》

      陸離: 《論薩毗地區(qū)的吐蕃勢力及其與歸義軍政權(quán)的關係》

      楊銘: 《絲綢之路沿綫所出古藏文契約文書概説》

      中國中古史的史實與想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8月22—23日,南開大學

      黃樓: 《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代西州鸜鵒鎮(zhèn)——以阿拉溝烽鋪文書的重新綴合爲中心》

      紀念段文傑先生誕辰100週年敦煌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8月23—24日,敦煌研究院

      王旭東: 《敦煌石窟崖體加固歷程——以崖體加固爲例》

      柴劍虹: 《敦煌守護衆(zhòng)神與絲綢之魂——爲紀念段文傑先生百年誕辰而作》

      鄭阿財: 《段文傑先生對我在敦煌研究上的啓發(fā)》

      袁運生: 《中國當代藝術教育的搖籃》

      榮新江: 《玄奘東歸與敦煌莫高窟翟家窟的修建》

      郭麗英: 《談敦煌受戒儀文書和戒牒上的人師及佛菩薩師》

      侯黎明: 《敦煌美術研究的歷程與展望》

      趙聲良: 《敦煌隋代經(jīng)變畫藝術》

      濱田瑞美: 《關於莫高窟隋代維摩詰經(jīng)變的圖像組合》

      Nirmala Sharma: 《武則天女皇的合法性與敦煌的大佛像》

      大西磨希子: 《倚坐彌勒佛的流傳與則天武后——敦煌莫高窟彌勒下生經(jīng)變的出現(xiàn)背景》

      張元林: 《關於敦煌〈法華經(jīng)變〉中“靈山會+虛空會”場景定名的再思考》

      沙武田: 《觀念表達,圖像記憶——敦煌石窟朝鮮半島人物形象闡釋》

      簡佩琦: 《敦煌金光明經(jīng)變再識讀》

      劉屹: 《“法滅思想”及“法滅盡經(jīng)類”佛經(jīng)及其在中國流行的時代》

      嚴耀中: 《試説隋唐以降涅槃的圖像表達》

      侯沖: 《敦煌佛教齋意文S.2832釋讀》

      楊明璋: 《敦煌文獻中的無著、世親菩薩神異傳説與神聖崇拜》

      王祥偉: 《敦煌寺院經(jīng)濟文書ДХ.01426+P.4906+ДХ.02164綴合研究》

      楊富學: 《元代敦煌伊斯蘭文化覓蹤》

      常沙娜: 《敦煌莫高窟藝術的保護與弘揚》

      孫景波: 《敦煌藝術的啓示》

      段兼善: 《敦煌石窟藝術對人民大會堂甘肅廳壁畫創(chuàng)作的啓示》

      王見: 《敦煌巖彩與敦煌美術研究所美術創(chuàng)作70年淺議》

      王雄飛: 《建構(gòu)傳統(tǒng)敦煌壁畫體系下的巖彩畫技藝與方法》

      毛建波: 《“融合”與“創(chuàng)新”——顧生岳工筆人物畫中的敦煌元素》

      張元鳳: 《敦煌莫高窟臨摹品之修復》

      許琪: 《敦煌舞蹈新理念——元素新發(fā)現(xiàn)》

      史敏: 《敦煌壁畫伎樂天男性舞蹈研究與呈現(xiàn)》

      簡秋柏、廖鴻昌: 《敦煌壁畫舞蹈與臺灣“中華國際敦煌協(xié)會”之情緣》

      卓民: 《圖形“間”的排列、秩序——青緑山水空間語境的構(gòu)造——敦煌217窟(盛唐)法華經(jīng)變(局部)青緑山水讀析》

      王荔: 《敦煌壁畫色彩研究紀實點滴》

      樊雪崧: 《莫高窟第419窟須大拏本生圖像新探》

      鉾井修一: 《風沙對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畫劣化的影響研究》

      蘇伯民: 《高分子材料用於莫高窟壁畫保護的歷史、現(xiàn)狀與研究》

      松井太: 《榆林窟第16窟敍利亞字回鶻文題記》

      白玉冬: 《Or.8212/76突厥魯尼文文書研究》

      陳菊霞: 《莫高窟第217窟應是劉家窟》

      張小剛: 《再論敦煌石窟中的于闐國王與皇后及公主畫像》

      苗利輝: 《絲綢之路的回鶻藝術——西域、敦煌兩地回鶻壁畫藝術的比較研究》

      王慧慧、劉永增: 《皇慶寺碑原址考——兼談皇慶寺與莫高窟第61窟、第94窟之關係》

      朱鳳玉: 《敦煌詩歌寫本原生態(tài)及文本功能析論》

      鄭炳林: 《唐敦煌歸義軍瓜州刺史康秀華考》

      楊寶玉: 《河西軍移鎮(zhèn)沙州史事鈎沉》

      Pietro De Laurentis: 《從敦煌遺書看中古書法史的一些問題》

      趙俊榮: 《咫尺匠心,砥礪傳承——段文傑先生對敦煌壁畫藝術的臨摹研究與傳承》

      黃山: 《川籍畫家在敦煌壁畫研究與保護上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蘇寧: 《唐詩中的絲綢之路與天府之國》

      張寶洲: 《與敦煌莫高窟“D”編號相關的歷史——莫高窟考察歷史文獻解讀(十一)》

      譚世寶: 《“敦煌吐魯番學”的源流變化初探——以糾正季羨林一系列誤論爲中心》

      董廣強: 《敦煌莫高窟洞窟形制的三個細節(jié)問題》

      劉惠萍: 《從摹寫時尚到超凡登仙——莫高窟壁畫中的“飛襳垂髾”服》

      李中耀、李曉紅: 《敦煌北魏龕楣(樑)Kamidana上的雙首一身龍紋與商代青銅器同類龍紋圖像形態(tài)與甲骨文虹/霓字的溯源》

      張勇: 《敦煌莫高窟的等級和地位新説》

      陳港泉: 《莫高窟壁畫皰疹形態(tài)和分析》

      吳健: 《科技引領下的敦煌石窟數(shù)字文化創(chuàng)新與推廣》

      李萍: 《有序的開放管理就是有效的文物保護——莫高窟旅遊開放新模式探索與實踐》

      劉進寶: 《傑出的學者,卓越的學術領導人——紀念段文傑先生誕辰100週年》

      馬強: 《心摹手追,妙合神契——探究段文傑先生敦煌壁畫臨摹藝術》

      牟和諦: 《中世紀佛教僞經(jīng)中的修積功德、齋戒與其他救濟方法》

      荒見泰史、桂弘: 《摩尼教〈下部贊〉與佛教儀禮的轉(zhuǎn)化》

      “玉門·玉門關與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7年8月28—29日,玉門關市人民政府

      王進玉: 《從敦煌文獻談絲綢之路上的“瑟瑟”》

      楊寶玉: 《法藏敦煌文書P.2942文本簡析》

      李炳泉: 《敦煌漢簡“將卒長吏”新考》

      首屆“一帶一路”圖像樂舞重建復現(xiàn)研討會

      2017年9月15日,雲(yún)岡石窟研究院、忻州師範學院

      史敏: 《敦煌〈燃燈踏焰〉的身體敍事》

      李琦: 《敦煌樂舞重建的圖像與文獻依托》

      劉涵婧: 《壁畫樂舞的重建復現(xiàn)——以敦煌舞爲例》

      侯馬文靜: 《敦煌舞的風格與特色》

      馮光、宋濤: 《敦煌舞蹈在四川地區(qū)推廣的可行性研究》

      林芝: 《敦煌石窟樂舞研究綜述(1984—2016)》

      高昱: 《敦煌285窟飛天藝術形象的圖像解讀》

      張東芳: 《樂舞圖的儀式符號: 敦煌壁畫中迦陵頻伽樂舞形象的衍生》

      敦煌吐魯番法制文獻與唐代律令秩序?qū)W術研討會

      2017年9月16—17日,中國政法大學

      黃正建: 《吐魯番出土唐代文書中“保證語”淺析》

      馬德: 《敦煌本〈天復八年吳安君分家遺書〉有關問題》

      宋坤: 《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代起訴文書程式演變》

      山本孝子: 《書儀藴含的禮法思想試探》

      趙晶: 《論唐〈廄牧令〉關於死畜的處理之法——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證》

      陳麗萍: 《三件散藏敦煌契約文書》

      顧成瑞: 《唐代“勳官充雜任”小考》

      孟憲實: 《關於敦煌吐魯番出土的“王言”》

      劉子凡: 《何以商胡不入蕃: S.1344〈戶部格〉垂拱元年八月敕考》

      裴成國: 《唐西州契約的基礎研究》

      南方絲綢之路與中華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

      2017年9月19—20日,四川師範大學

      鍾仕倫: 《敦煌寫本〈文選〉詩學文獻的價值》

      第一屆中古宗教史青年工作坊

      2017年9月23—24日,上海師範大學

      董大學: 《詮釋與傳播: 敦煌本〈金剛經(jīng)〉注疏概述》

      方圓: 《中古佛教儀式疏類文書得名源流考》

      曹凌: 《〈達磨胎息論〉諸本的成立——以敦煌本爲中心》

      翁彪: 《敦煌藏經(jīng)洞經(jīng)帙考》

      宗教歷史遺存與“一帶一路”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14日,上海師範大學

      王啓明: 《絲綢之路吐魯番社會中的伊斯蘭教》

      劉偉: 《敦煌寫本國語殘卷及注文再研究》

      游自勇: 《敦煌寫本〈百怪圖〉補考續(xù)綴》

      谷更有: 《唐代村民經(jīng)濟成分的變遷——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爲中心》

      李尚全: 《唐初敦煌皇家寫本〈妙法蓮華經(jīng)〉殘存狀況》

      胡蓉: 《敦煌文獻與裕固族古代文學研究》

      張重洲: 《唐代西州粟特人貿(mào)易活動考索》

      回鶻·西夏·元代敦煌石窟與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14日,敦煌研究院

      張鐵山: 《敦煌莫高窟北區(qū)B77窟出土木骨上的回鶻文研究》

      張先堂: 《回鶻石窟藝術的代表——敦煌西千佛洞回鶻石窟試探》

      沙武田: 《敦煌西夏石窟營建史構(gòu)建》

      楊富學: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爲元代西夏窟説》

      殷博: 《敦煌莫高窟回鶻時期比丘形象初探》

      鄧文韜: 《莫高窟北區(qū)B53窟出土元代呈狀成文年代再考》

      岳鍵、李國: 《敦煌西夏石窟斷代分期新探》

      段玉泉: 《英藏〈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殘葉拼合與考證》

      李健強: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語諸譯本對音比較研究》

      潘潔: 《黑水城出土西夏賣地契再探——兼與敦煌出土賣地契比較》

      朱生雲(yún): 《政治的隱喻——莫高窟第400窟“鳳首團龍”藻井圖案探析》

      孫博: 《熾盛光佛圖像的“祠神化”: 以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畫爲中心》

      楊冰華: 《榆林窟〈阿育王寺惠聰主持窟記〉所見西夏瓜州社會》

      王進玉: 《敦煌石窟回鶻、西夏、元代壁畫及其製作工藝對比研究》

      第二屆西安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20日,西安文理學院

      黃震雲(yún): 《敦煌莫高窟等壁畫的宗教音樂形態(tài)與中西文化交流》

      麗澤文獻研習營第一季暨陝師大文獻青年學者沙龍

      2017年10月21日,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翁彪: 《敦煌藏經(jīng)洞經(jīng)帙考》

      絲綢之路上的文物、民族與歷史工作坊

      2017年10月22日,浙江大學

      劉進寶: 《“絲綢之路”的含義及名稱演變》

      王?。?《西域的漢姓胡名問題》

      馮培紅: 《中古時期武威的粟特胡人與河西地方社會》

      李宗?。?《出土文獻與晚唐回鶻史新探》

      絲路文明論壇·第三期

      2017年10月23日,浙江大學

      赤木崇敏: 《曹氏節(jié)度使家族譜系所見敦煌歸義軍史再考》

      “唐宋變革論的再思考”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28日,廈門大學

      谷更有: 《唐代村民經(jīng)濟身份的變遷——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爲中心》

      文本性與物質(zhì)性交錯的中古中國: 中古研究新前沿國際研討會

      2017年11月1—2日,北京大學

      榮新江: 《石碑的力量——從敦煌寫本看碑志的抄寫與流傳》

      第一屆山東大學漢唐制度史青年學者工作坊

      2017年11月4—5日,山東大學

      呂博: 《也談“唐天寶十載制授張無價遊擊將軍告身”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

      “絲綢之路與新疆出土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1月6—7日,旅順博物館

      三谷真澄: 《旅順博物館所蔵トルファン出土仏典研究と龍谷大學》

      王振芬: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的入藏與整理》

      王素: 《唐長孺先生整理吐魯番文書筆記概述》

      王三慶: 《〈大谷文書集成〉中的〈切韻〉系殘卷兼論韻書文獻之辨識》

      片山章雄: 《唐代吐魯番の四神霊芝雲(yún)彩畫=田制等関係文書の追跡と展望》

      孟憲實: 《安史之亂後四鎮(zhèn)管理體制問題——從〈建中四年孔目司帖〉談起》

      能仁正顕: 《チベットの仏伝図〈釈迦牟尼世尊絵伝〉にみられる阿闍世王教化説話の特色》

      辻正博: 《ベルリン國立圖書館藏〈玉篇〉殘片小考》

      中田裕子: 《唐代ソグド商人の絹貿(mào)易と行》

      史睿: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寫經(jīng)的書法斷代》

      游自勇: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子部非佛教文獻的學術價值》

      余欣: 《聖域的製造與守護: 幢傘在中古敦煌佛教儀式實踐中的功能與象徵》

      段晴: 《早期/晚期于闐語與方言——〈無垢淨光大陀羅尼〉所反映的語言問題》

      中川原育子: 《克孜爾第二二四窟(第三區(qū)摩耶窟)主室壁畫復原之初步研究》

      畢波: 《吐魯番出土的一件粟特語醫(yī)藥文書》

      荻原裕敏: 《旅順博物館所藏吐火羅語殘片的特色及語言文獻學分析》

      慶昭蓉: 《大谷探險隊在庫車地區(qū)的活動——從探險隊員日記與出土胡漢文書談起》

      李索: 《敦煌寫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異體字匯考》

      李方: 《唐代西域官府文書整理與研究》

      陳菊霞: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東壁供養(yǎng)人洪認生平考》

      古瀨奈津子: 《敦煌における吉兇書儀の展開と日本の往來物について》

      丸山裕美子: 《關於吐魯番寫本「書儀」―日本·臺東區(qū)立書道博物館蔵「月令(書儀)」を中心に―》

      矢越葉子: 《唐の案巻と日本の継文》

      鄭阿財: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維摩詰經(jīng)注〉殘卷析論》

      小口雅史: 《吐魯番出土仏典資料群の調(diào)査と群外接続》

      劉屹: 《像末的憂思: 〈像法決疑經(jīng)〉研究之一》

      武海龍: 《國內(nèi)藏吐魯番漢文佛教典籍及其價值》

      裴成國: 《俄藏闞氏高昌時期發(fā)願文新探》

      齊偉: 《遼博“古代遼寧”展出的幾件玻璃器》

      劉子凡: 《旅順博物館藏〈春秋後語〉研究》

      何亦凡: 《新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唐寫本鄭玄〈論語〉注》

      段真子: 《吐魯番出土〈佛本行集經(jīng)〉殘片研究》

      馬俊傑: 《旅順博物館藏〈救疾經(jīng)〉殘片考》

      王衛(wèi)平: 《關於〈大唐中(龍)興三藏聖教序〉——兼及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出土〈大唐中(龍)興三藏聖教序〉殘片略考》

      李昀: 《旅順博物館藏〈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

      嚴世偉: 《〈觀世音經(jīng)贊〉的復原及其流傳考——以新發(fā)現(xiàn)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本爲中心》

      呂媛媛: 《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出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注疏殘片》

      陳耕: 《刀筆殊途——論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出土佛經(jīng)“單刻本”實爲寫本》

      第二屆“全球史視閾中的宗教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1月7—8日,中國人民大學

      楊富學: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爲元代西夏窟説》

      “絲路醫(yī)藥”學術論壇暨《中醫(yī)藥文化》第二屆學術工作坊

      2017年11月17日,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張如青: 《敦煌西域醫(yī)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李建民: 《絲路上的牛黃藥物交流史》

      于賡哲: 《伯希和敦煌漢文文書再評價——以一份醫(yī)藥文書爲中心》

      楊富學: 《回鶻文〈針灸圖〉及其與敦煌針灸文獻之關聯(lián)》

      廣瀨熏雄: 《敦煌漢簡中所見的韓安國受賜病方的故事》

      袁開惠: 《敦煌〈字寶〉涉醫(yī)詞語舉隅》

      于業(yè)禮: 《絲綢之路上的一次醫(yī)療活動——俄藏Дх.19064文書解讀》

      北京大學第一屆古典學國際研討會

      2017年11月18—19日,北京大學

      許建平: 《敦煌〈詩經(jīng)〉寫卷與〈經(jīng)典釋文〉研究》

      中國秦蜀古道歷史文化暨世界文化遺産申報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1月18—19日,陝西理工大學

      王使臻: 《絲路上的婚姻與政治: 唐宋時期敦煌和于闐兩地的聯(lián)姻》

      基督宗教研究論壇(2017)

      2017年11月18—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

      艾瑞卡·亨特: 《吐魯番景教聖徒傳記研究》

      譚大衛(wèi): 《敦煌〈一神論〉之“一神”“天尊”釋義》

      朔方論壇暨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

      2017年11月21—22日,寧夏大學

      楊富學: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爲元代西夏窟説》

      秦凱: 《何處是故鄉(xiāng)——一個歸義軍文士眼中的江南意象》

      劉人銘: 《莫高窟第310窟供養(yǎng)人像闡釋——兼論沙州回鶻政權(quán)時期的曹氏歸義軍》

      劉志月: 《脫歡大王、朵兒只巴與“速妥奕”——敦煌石窟元代遊人題記所見人物新考三則》

      首屆藏學與喜馬拉雅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

      2017年11月25—26日,陝西師範大學

      沙武田: 《西夏時期莫高窟的營建——以供養(yǎng)人畫像缺席現(xiàn)象爲中心》

      朱麗雙: 《敦煌藏文本〈尚書〉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文獻來源問題》

      “古寫本經(jīng)典的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12月2日,上海師範大學

      許建平: 《吐魯番出土鄭玄注〈禮記·坊記〉殘片録校研究》

      第二屆中古宗教史青年學者論壇

      2017年12月9—10日,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陳志遠: 《合本子注再檢討: 早期佛典翻譯史的獨特方法》

      翁彪: 《與〈梵網(wǎng)經(jīng)〉相關的菩薩戒儀合卷寫本研究》

      董大學: 《臺中圖藏敦煌寫本第51號〈報思金剛經(jīng)文〉研究》

      聶順新: 《敦煌寫本〈李庭光靈巖莫高窟碑〉與唐前期的沙州佛教》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理、編年與綜合研究”項目推動會暨第二屆寫本學論壇

      2017年12月23—24日,西華師範大學

      伏俊璉: 《中國文學寫本的生成和特點》

      楊寶玉: 《敦煌書狀整理研究淺議》

      山本孝子: 《近年來日本學者的寫本研究動態(tài)概述》

      趙鑫曄: 《〈俄藏敦煌文獻〉綴合錯誤舉例——兼論敦煌冊頁裝的復原》

      冷江山: 《敦煌文學文獻同卷內(nèi)容的相互關聯(lián)》

      楊小平: 《敦煌變文斷代考定》

      吳繼剛: 《論碑刻文獻與寫本文獻關係之研究》

      郭洪義: 《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異體字的類型及其成因初探》

      劉傳啓: 《敦煌寫本之文字移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李薛妃: 《佛典文獻中“矩”“短”的用字現(xiàn)象與詞語考辨》

      朱利華: 《近年來學界寫本研究動態(tài)介紹》

      杜海: 《P.2642寫本校録與研究》

      鄭驥: 《關於文學寫本“綜合研究”的幾點淺見》

      邵小龍: 《文本的魔方: 敦煌文學寫本的程式化表現(xiàn)》

      王涵: 《敦煌寫本P.4986+P.4660+P.3726編撰考述》

      鄧督、張玥: 《巴蜀學者對敦煌學的傑出貢獻: 以王文才先生爲例》

      郝雪麗: 《敦煌寫本所見〈白鷹表〉探微》

      北京大學與絲綢之路: 西北科學考察團90週年高峰論壇

      2017年12月23—24日,北京大學

      榮新江: 《黃文弼先生與甘肅省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

      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 《回鶻文〈華嚴經(jīng)〉研究的新進展》

      孟憲實: 《唐朝西州與伊州的交通》

      裴成國: 《高昌貨幣史上的毯本位時代——兼論絲路貿(mào)易中的實物貨幣》

      黨寶海: 《敦煌元代官文書續(xù)考》

      猜你喜歡
      文書學術文獻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詞學(2022年1期)2022-10-27 08:08:16
      謝桃坊先生學術成就概論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6:00:02
      我與瑞士漢學家傅漢思博士二十年的學術交遊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9:52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國學(2020年1期)2020-06-29 15:14:16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篳路藍縷 學林馨香——淺談金維諾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教育思想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白一平、沙加爾《上古漢語:構(gòu)擬新論》若干例證商榷*——兼談對西方學術評價的反思
      清徐县| 蒲江县| 醴陵市| 漯河市| 泸西县| 呼和浩特市| 隆回县| 兴文县| 尖扎县| 清水县| 南涧| 容城县| 昌乐县| 宣恩县| 郁南县| 会理县| 思南县| 吐鲁番市| 呼和浩特市| 大荔县| 安康市| 雅江县| 西林县| 无棣县| 寿宁县| 襄垣县| 宜宾县| 邹平县| 两当县| 绵阳市| 亳州市| 外汇| 白朗县| 油尖旺区| 雷波县| 高阳县| 龙游县| 礼泉县| 南郑县| 尤溪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