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云白力克
1 選用優(yōu)良品種
以韓國甜椒、美國甜椒、紅龍13為主,新品種有紅龍21、5354、 6109、紅運2、 5、6號等。
2 播前準備
2.1 土地選擇:為了實現(xiàn)辣椒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肥,土壤較肥沃的沙壤土,辣椒嚴禁連作,2~3年內(nèi)未種過茄科(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的地塊,前茬以小麥、玉米、水稻、豆類作物為好。
2.2 平整土地:結合秋耕秋灌施肥,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2~3噸,三料磷肥25公斤,均勻撒施翻壓。播前精細整地,鋪滴灌帶、施肥(畝施入二銨20~25公斤,鉀肥8~9公斤,鋅肥1~2公斤)、覆膜一次性完成。
2.3 種子處理:對未包衣種子,可用1公斤種子兌5毫升適樂時加少量水進行包衣,晾干后待用。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或用0.1%高錳酸鉀浸種1小時;或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
3 移栽定植
辣椒壯苗的標準是苗齡達到55~60天,株高17cm、主莖葉片數(shù)8~9片。作好栽苗前的消毒工作,在卸苗的地方修建一個簡易的水池,用來浸泡秧盤,在浸盤的同時依據(jù)水量加入多菌靈藥劑進行移栽前的最后一次消毒,以預防苗期病害。移栽時應避開早春晚霜,定植前關注天氣預報,在溫度穩(wěn)定在20℃時盡早移栽,一般在4月20日~5月5日移栽,移栽深度5~8cm,每穴雙株,小苗宜栽淺、大苗宜栽深,移栽時營養(yǎng)土不外露、不埋心,以子葉節(jié)與地面平行為宜,確保栽苗質(zhì)量。一般鐵皮椒的株距25cm,畝保苗株數(shù)為8000~9000株,板椒的株距為18~20cm,畝保苗株數(shù)為10000~12000株。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松土:二水過后及時進行中耕,深度15cm,以后隔10天左右再中耕一次,深度比第一次淺,中耕2~3次。
4.2 滴水帶肥:移栽后及時滴緩苗水(清水),7天之后視情況滴二水(在個別帶點鹽堿的條田,及時進二水非常關鍵),灌水根據(jù)土壤墑情和植株的長勢而定,一般每隔10~15天滴水一次,全期滴灌6~7次。苗期植株矮小,需水量較少,以保證地溫為主,能不灌則不灌,要蹲苗,促根系發(fā)育,降低座椒節(jié)位;辣椒進入開花座椒盛期,需水較多,如此時椒株出現(xiàn)萎蔫,應及時滴水,否則就會造成落花落果,嚴重影響產(chǎn)量;停水時間根據(jù)田間辣椒長勢而定,椒株貪青旺長,通透性差,要適當早停水,一般在8月下旬停水為宜。
色素椒類辣椒重視花椒期水肥管理,施肥應掌握“兩頭少中間多”的原則,充分滿足辣椒花椒期對水肥的需求,防止結果盛期植株倒伏。N:P2O5:K2O為1:0.5:0.3,目前我縣畝施肥總量在80公斤左右,
每次滴水時帶尿素6千克,磷酸二胺2千克或磷酸二氫鉀1千克以及滴灌專用復合肥5~6千克。一般在6月25日左右,每畝施磷酸二銨10~12公斤,尿素15~20公斤,鉀肥2~3公斤,硫酸鋅1~2公斤,應在滴水后1小時開始滴肥,在滴完肥后應過1個小時再停水。防止“三落”:在蕾期至盛果期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150克/畝,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噴施硼肥等提高座果率。
5 病蟲草害防治
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主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綜合防治。
主要有:蟲害(地老虎、棉鈴蟲、蚜蟲)、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疫霉病、病毒?。?/p>
5.1 地老虎:用100kg炒香的麥麩或油渣加敵百蟲粉或90%敵百蟲0.5kg加水5kg與之拌勻,在傍晚撒于苗附近,每畝4~5kg,或用小白菜葉、萵筍葉代替油渣、麥麩。
5.2 棉鈴蟲(鉆心蟲):當辣椒門椒長至拇指大時,選用2.0%阿維菌素1000~1500倍液或菊酯類農(nóng)藥(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或選用杜邦奧得騰(35%氯蟲苯酰胺)等內(nèi)吸傳導性殺蟲劑噴施防治,每隔7~10天打一次藥,消滅幼蟲在蛀果以前??稍诶苯分車嵩绶N植玉米誘集帶,起防蟲,改善田間小氣候作用。
5.3 蚜蟲:6月下旬~7月上旬,發(fā)現(xiàn)中心株及時點片挑治;適當提高田間濕度,創(chuàng)造不適合蚜蟲生長的環(huán)境;采取黃板誘蚜的方法,黃板每畝32到34塊,置于行間,使黃板底部與植株頂端相平或略高。當蚜蟲粘滿板面時,一般7~10天換一次;蚜蟲大面積發(fā)生時選用70%吡蟲啉40~50克/畝,滴藥防治,連續(xù)2次,間隔時間14天。滴藥時應在滴清水后1小時開始滴藥,在滴完藥后應過1個小時再停水。
5.4 苗期猝倒?。哼x用72.2%的普力克800~1000液或64%的殺毒礬500~800倍液,同時噴施500~1000倍的磷酸二氫鉀和1000倍的氯化鈣,提高抗病力。
5.5 立枯病:5月中下旬用72.2%的普力克800~1000液或50%的福美雙800~1000倍液或15%噁霉靈20~30克/畝兌水30公斤,同時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5.6 疫霉病:高溫高濕有利于發(fā)病,6月下旬7月上旬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的杜邦克露600~800倍液3或72%的普力克600倍液防治,或用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葉面噴灑,7~10天一次,連續(xù)進行3~4次。
5.7 病毒病:7月上中旬,防病先治蟲,作好蚜蟲的防治;用 0.1%~0.2%的硫酸鋅,或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800~1000倍液或20%病毒靈水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連續(xù)3~4次。滴施選用50﹪氯溴異氰尿酸90~100克/畝或毒威病150克/畝,同時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鈣等葉面肥,促進新椒果成長。
6 適時收獲,科學晾曬
一般在9月底~10月初收獲較好,采摘后及時拉晾曬,做好分級挑選。
作者單位:新疆巴州焉耆縣農(nóng)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