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會 胡媛媛 楊 維
安順學院政法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近年來,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的享樂方式隨之不斷發(fā)展變化。隨之而來的是“酒娛樂”越來越流行于人群之中,這種娛樂方式尤其受到農(nóng)村已婚男性的青睞,他們聚集在一起,酗酒作樂、無所事事、不務正業(yè)。久而久之,有的家庭妻離子散,有的關系緊張,爭吵不斷,最后導致一個完整家庭四分五裂,潰不成家。顯然,酒已經(jīng)不再單純是社交禮儀、文化習俗,深厚友情等良好風尚的代表,它可能會危及家庭和諧以及社會穩(wěn)定。
關于酗酒的概念,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嗜酒無度,醉酒鬧事。它在醫(yī)學上被鑒定為是一種慢性且通常是漸進式的疾病,一般是指過度熱衷于喝酒、無法控制飲酒量,對酒精產(chǎn)生軀體依賴,導致認知上、行為上、身體上的障礙或損傷,就達到酒精濫用的程度”。也有人認為“把飲酒看成比任何其他事都重要,花許多時間或精力去喝酒,或必須喝酒才感到舒服,就達到酒精依賴的程度?!?/p>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酗酒是指飲酒者在飲酒時,無法預知飲酒量、飲多長時間,或飲酒將會帶來什么危害的情況下,長時間飲酒,對酒產(chǎn)生依賴從而喪失理智、認知功能,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牛街村是貴州省威寧縣的一個小村莊,距縣城32公里,交通方便,貧富差距相對較小。然而在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中,85.96%的已婚男性村民學會了酗酒。酗酒一般來源于這些原因:朋友聚會(占53.51%);隔三差五自己買酒喝(占10.53%);傷心難過時,發(fā)泄心情或遇到喜慶的事,把酒言歡(占20.18%)。眾所周知: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而家是由父母、夫妻、孩子或是夫妻、孩子共同組建而成的。其中,男性是家庭的頂梁柱,起著主導作用。但是,他們的失責也將會對家庭產(chǎn)生重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盡管現(xiàn)在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的,但在農(nóng)村里還不全是,有些是娃娃親、有些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些是經(jīng)親朋好友介紹而結合。無論他們基于什么樣的條件結合,婚后那些酗酒者家庭大多有這樣的現(xiàn)象:夫妻之間的關系缺乏和諧,情感不穩(wěn)定、甚至動搖婚姻的穩(wěn)固。
72.81%的酗酒者因飲酒誤事,家庭戰(zhàn)爭常常不引而發(fā)。26.32%的酗酒者習慣性向配偶發(fā)脾氣,實施暴力。久而久之,夫妻之間感情淡化、信任度減少,無法相處,致使配偶摒棄“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tǒng)思想,在“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新思想的影響下,出門務工,獲得經(jīng)濟獨立,最后一去不回。在該村中,酗酒家庭離婚率達到了58.77%。而這些離異家庭,有部分無結婚證,在法律上屬于無效婚姻,因此雙方也無法申請法律程序,追究過錯責任。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本該彼此情深意厚,但是由于父親酗酒會打罵孩子,使孩子心靈遭受重創(chuàng)。34.12%的孩子視父親如仇人一般,對父親以“瘋子”稱呼,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父子(女)之情。
經(jīng)常酗酒者通常眼里只有自己。75.44%的酗酒者平時無心于孩子的學習,也無心過問孩子的身心健康、自律問題、道德素養(yǎng)問題,導致78%的孩子無心學習,成績下滑或者上不去,66.67%的孩子會厭學,走上輟學之路。
在父親的影響下,酗酒家庭的孩子行為舉止不合本年齡階段:大多會缺乏理性,做事沖動、莽撞。76.32%的孩子小小年紀便學會抽煙喝酒打牌,甚至拉幫結派,做出“群眾聚毆”的舉動,51.75%會更早踏入社會,謀求生活;43.33%會尋求心理安慰,過于早戀。
此外,由于父母關系的變化、家庭結構問題,讓孩子缺少關愛,堆積怨恨,導致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不與人交往,合作意識差,合作能力低;無上進心,道德品質較差;缺乏同情心,叛逆心理重,做出違規(guī)違紀甚至違法的行為。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養(yǎng)兒防老”是天下父母所盼。但對于父母健在的酗酒者家庭來說,只求酗酒者不瘋不鬧,讓家庭戰(zhàn)爭少爆發(fā)便是最大的幸福。54.39%的酗酒家庭,借著打工掙錢的名義把孩子、家務事拋給年邁的父母,加重父母負擔,加快父母的衰老程度。在老人生病時,無錢給老人買營養(yǎng)食物補體、無錢醫(yī)治、無人照看,致使老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家庭是一個整體,家庭成員是部分,部分出現(xiàn)問題,會影響到整體的完整性。59.65%的酗酒家庭因一人酗酒的緣故而與街坊四鄰關系不和諧;也由于酗酒者熱衷于飲酒,做事邋遢,給其他人留下糟糕的印象,鄰居對其或者其家人避而遠之。在他人的眼中,他們是可恨的,并不值得同情與深交,不幸的遭遇也被認為是咎由自取。
經(jīng)常持續(xù)飲酒,不務正業(yè),給家庭經(jīng)濟帶來負擔,生活節(jié)奏落后于他人。63.11%的酗酒家庭經(jīng)濟來源
少,生活消費困難。51.75%會酗酒的人無論是出門在外務工,還是在家務農(nóng),收入極其少,他們將自己所賺取的錢全花費在飲酒作樂上;29.82%的酗酒者會用家庭生活費去購買酒喝;13.16%向配偶或父母索要;4.39%向親朋好友借;0.88%有時候會去銀行貸款,實行提前消費。
為了建設和諧家庭,強化每一位酗酒父親家庭責任意識,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在酗酒者意識清醒時,可以適當?shù)倪M行心靈溝通,喚起他們自身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摒除“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而一味的遷就,忍讓;不要在酗酒者意識不清醒時說教,那只會火上加油,讓劇情愈演愈烈。
要時常關注酗酒家庭狀況,為弱者伸出援助之手,化解糾紛,降低離婚率,建造和諧家庭。平日里,可以在村里以演出活動的方式進行酗酒危害宣傳,鼓勵更多家庭加入,把更多真實故事情節(jié)演繹出來,讓親情去感化冷漠心靈。也可以在農(nóng)村設立心理咨詢室,讓更多因遭受酗酒侵害的受害者在心理咨詢師幫助下,走出困境。
例如加大學校對法律知識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養(yǎng),再通過建立社會愛心組織、普法協(xié)會,讓這些人才及組織深入農(nóng)村去普及法律教育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增強人們的維權意識、責任意識;也關注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健康。
為婦女兒童、老人提供保障,盡量預防酗酒家庭暴力事故的發(fā)生。在《憲法》、《民法》、《婦女兒童保護法》以及《婚姻法》等相關法律基礎上,加大保護措施與懲罰制度,讓酗酒家庭風暴遠離家庭,促進和諧社會。
酒在人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古有“杯酒釋兵權”的歷史風云;蘇軾“醉飲風亭”的佳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佳句?,F(xiàn)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酒有時還能起到借酒消愁,醫(yī)治疾病的作用。但酗酒對家庭來說,引發(fā)家庭暴力無疑是最嚴重的,特別是在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傷害。無論是因酗酒痛打妻子而獲一紙禁酒令的江蘇人士張某;打罵家人,致使妻子離婚,父母搬家,幼女慘死自己手中的廣州人士吳某,還是人盡皆知的李某離婚案,都因一人酗酒,全家雞犬不寧。如今酗酒帶來的家庭負面影響較廣,事例諸多,拯救酗酒家庭迫在眉睫。望國家和社會多關注酗酒家庭,讓社會有更多的和睦家庭,建造美好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