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程麗
(沈陽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1)
婦科急腹癥是指因婦科疾病引發(fā)的劇烈急性腹痛,引起急腹癥的原因主要包括:由于異位妊娠、黃體破裂或子宮穿孔等導致的腹腔內出血;輸卵管、卵巢等婦科感染性疾病;卵巢腫瘤等蒂扭轉引起的絞窄性疼痛等[1]。婦科急腹癥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病因復雜的特點,若不及時處理,可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為開腹手術,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提高和廣泛應用,在婦科急腹癥的治療中,腹腔鏡技術也越來越彰顯出優(yōu)勢。腹腔鏡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治療模式和醫(yī)師的操作技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對腹腔鏡技術在婦科急腹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婦科急腹癥患者105例。患者年齡18~41歲,平均年齡32歲。
其中異位妊娠或黃體破裂導致腹腔內出血61例,占全部病例的58.1%,為急腹癥的最主要原因。感染性疾病病例25例,占23.8%,卵巢瘤蒂扭轉10例,占9.7%,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癥占8.5%?;颊呷朐簳r的主訴主要為突發(fā)的下腹部劇烈疼痛,根據發(fā)病原因的不同,往往還伴隨著停經、陰道流血、面部蒼白、低血壓、脈率增快等癥狀和體征。
1.2 治療措施
1.2.1 術前準備:所有擬行手術的患者應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積極的糾正休克。開放多路有效靜脈補充液體及血液制品,糾正低血容量狀態(tài),維持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然后進行手術操作。
1.2.2 手術方法:患者入院后,除進行常規(guī)檢查外,必須進行特異性腹部超聲檢查[2]及血、尿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
所有病例均采用靜吸復合全麻。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律、呼吸頻率、脈搏氧飽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尿量等。腹腔鏡經下腹2~3個穿刺孔進行手術。對于輸卵管妊娠患者,根據病情和發(fā)育情況實施輸卵管切除術或輸卵管開窗清胚胎術;黃體破裂患者采用卵巢電凝止血術;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行附件包塊切除術。所有術中標本送病理科檢查。術畢溫鹽水沖洗盆腔,術后注射抗生素3 d。1.3 應用CO2氣腹時的注意事項。應注意:①術中CO2氣腹壓力不宜太高,CO2氣腹壓在1.33~2.0 kPa,較為適宜。②氣腹開始時堅持低壓低流量原則,CO2流速適宜控制在0.8~1.0 L/min,適當加快呼吸頻率控制呼吸呈過度換氣狀態(tài),以利于肺部呼出多余CO2。③穿刺鞘穿刺時防止皮下氣腫,避免穿刺鞘脫落而反復穿刺,術畢應排盡腹腔內CO2氣體。④氣腹體位及輔助靜脈用藥帶來的呼吸循環(huán)影響,特別是氣腹前后30 min內應嚴密監(jiān)測呼吸循環(huán)的變化,足夠供氧調整患者心率,密切觀察心電圖ST段的變化[3],這些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鏡手術,手術過程順利,無臟器損傷、術后內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3例患者于術后出現皮下氣腫,3 d內氣腫逐漸吸收;1例患者保守性手術術后血HCG下降又復上升,診斷為持續(xù)性異位妊娠,于術后1周再次腹腔鏡下切除患側輸卵管,其余患者術后15~30 d內血HCG降至正常。異位妊娠腹腔內出血量平均為1200 mL,黃體破裂出血量為600 mL,卵巢瘤蒂扭轉出血量<300 mL。手術時間為35~140 min,平均54 min。
婦科急腹癥由于其癥狀與體征的不典型性而易于與外科急腹癥相混淆。腹腔鏡手術在快速診斷的同時可以進行治療,并且對患者損傷小、恢復快,又因其美觀的特點而容易被女性患者所接受。腹腔鏡對于明確各種類型的婦科急腹癥診斷以及采用相應的手術方式治療是有效的,不僅可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還可避免因誤診而導致的不必要的開腹手術造成的人為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但對于各種類型的婦科急癥的范圍還需進一步探討。
[1] 李曉筑.婦科急腹癥的臨床鑒別診斷[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0,16(1):46-47.
[2] 熊亞,熊廣,張楚惠.B超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6,10(5):133-134.
[3] 張旭,王少剛.二氧化碳氣腹對生理功能的影響[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19(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