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桐達
摘要:圓號的音域十分寬廣, 從低音區(qū)到高音區(qū)共有四個八度。低音區(qū)的音色厚實中透著柔潤和溫和; 高音區(qū)除了具有固有的緊張感之外, 在合奏當中異常鮮明; 而中音的音色十分飽滿、輕快、明亮, 也十分柔和, 富有詩意。特別是演奏抒情性的旋律時, 富有歌唱性, 輝煌而高亢的樂句表現(xiàn)出無限的寬廣和深遠的意境。但是由于圓號是銅管樂器家庭中技術(shù)上最復雜、最困難、最難掌握并且對演奏者自身要求最高的樂器,因此對于圓號音色的掌控并不容易。本文通過幾方面的論述來談談如何擁有好的圓號音色。
關(guān)鍵字:音色;口型;呼吸;發(fā)音;觀念
圓號的音色是美妙而動人的,它的音色及其表現(xiàn)力是豐富多彩的。圓號在演奏抒情的旋律時富有歌唱性,聲音異常溫暖、柔和、甜美。而在演奏那種帶有高尚、沉思的抒情性旋律時,它又富有高雄、含蓄深沉和智慧的情調(diào)。在演奏號角或英雄性質(zhì)的主題時(如:理查施特勞斯的英雄生涯),發(fā)音鮮明爽朗、鏗鏘而富有活力。演奏民間舞蹈性質(zhì)旋律時(如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第五場“打虎上山”楊子榮唱腔— “迎來春色換人間”的前奏中),發(fā)音清晰有力、粗礦而如有彈性,具有濃厚的金屬性色彩。
口型
要想有好的演奏, 前提是要必須具備好的口型。那么怎樣才算是正確的口型呢?簡而言之,是指演奏者的嘴巴、嘴唇、下巴和兩頰肌不緊而形成具有精確又相互協(xié)作的狀態(tài)。具體來說就是指:根據(jù)所演奏的不同樂器,將號嘴正確的放在嘴的位置上;顎沒有咬緊,而張得很開;牙齒也恰當?shù)胤珠_;嘴唇縮攏,而兩頰肌肉沒有把兩唇拉長;兩頰拉緊,好像在微笑;下唇?jīng)]有向里卷起也沒有在上唇后面淹沒;下巴因為肌肉緊張而形成地“U”字形凹陷;下顎向前延伸使上下門牙成一直線(因人而異,有些人天生就是兜齒,本來就是上下牙齊平地,因此這些人就不用再推下顎了);下巴向下拉,沒有出現(xiàn)平面的皺紋。
雖然每個人的唇部條件不同, 但對口型卻需要有一個基本科學的要求。有許多練習者因為初學時沒有足夠注意口型這一問題,一味地追求響、亮或是音高,久而久之就走入了對音色忽視的誤區(qū)。每次吹號時因為要吹響,就不停得壓唇部肌肉,這樣所得到的音色由于號嘴在唇部的重壓導致內(nèi)唇外翻而發(fā)悶、發(fā)散而沒有氣柱。同樣,在高音區(qū)也會很吃力。音色的穿透力也不會很強。有時因為號嘴的壓力過大, 使口型變形, 位置不在唇部的中心位置,或是上下嘴唇錯開, 這樣的口型不管是在外觀上還是在吹奏上都會影響到今后的進步。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初學者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急于求成。這一時期的練習一定要慢練, 從長音入手, 不要用號嘴壓嘴唇,使其在氣息的沖擊下自然的振動。其次,要細細體會口型的狀態(tài)。 關(guān)注每一次口型變動所帶來的音色變化。
呼吸
要有好的音色就必須要有好的呼吸?,F(xiàn)代圓號演奏員一般采取和聲樂演員同樣的呼吸,也就是橫隔膜吸氣,這是一種建立在科學的生理基礎(chǔ)上的呼吸方法,用這種主法呼吸,使吸氣量達到飽和的程度,但我認為不能過大,演奏長音時可以深吸氣,但在樂曲演奏中,決不能吸氣過猛,過量, 如果過大, 吸氣過猛過量,使自己身體僵硬, 容易產(chǎn)生疲勞,我認為身體也是圓號的一部分,氣流要吸的通暢,圓號管子也一樣要求上下音通暢, 用行話來講就是人呼吸要”通”,樂器也要通。呼吸方法掌握的好壞對音質(zhì)、音量、音準力度變化及口型會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影晌。在成功的吹氣之前,必須正確的和大量的吸氣。顯然,如果演奏者開始時不吸入大量的空氣,他就不能發(fā)射一個大而持續(xù)的空氣柱。
1.吸氣中兩肩不能抬起, 應自然放松。
2.吸氣時, 喉部不能緊張,應和平時生活中一樣,自然。
3.呼氣時腹部肌肉不能松馳, 要向四周擴張。
那么怎樣才能掌握好圓號的呼吸方法呢,首先身體站立,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 雙手插腰,吸氣時腰圍和腹部肌肉推動兩手向外擴張, 把雙手撐開, 呼氣時腹部和腰圍肌肉逐漸作有控制的收縮,氣流均勻地呼出。
發(fā)音
當然,音色的好壞和發(fā)音也有關(guān)系。發(fā)音時必須解決好舌頭、嘴、氣息的有機配合與協(xié)調(diào)一致。
發(fā)音前應該有一個好的準備動作,應該在吸滿氣的同時,舌尖前伸平放在上牙尖處堵住氣息外流,嘴唇松弛而有準備的閉合好,在這一瞬間通過大腦神經(jīng)計算好要發(fā)的音高所需要的力量緊接著起吹。這個準備動作與打籃球時投籃前停頓那一瞬間的動作相似。這一瞬間正是一個良好的準備和計算的過程,只有有了這個準備動作才能準確地把球投入籃內(nèi)。反之就等于無的放矢了。由此,我們應該看到,一個圓號吹奏者起吹前的準備動作是十分必須和重要的。另外準備動作時間過長同樣會影響發(fā)音音質(zhì)。
觀念
圓號吹奏者要有好的音色,除了應該有正確的號嘴位置和口型,氣息和舌的正確運用外還應特別注意樹立正確識別音質(zhì)優(yōu)劣的明確概念。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它與演奏者本人的音樂素質(zhì)、修養(yǎng)和美學觀點有密切關(guān)系。那么什么是好的音色?到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確切地定論。因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個音色我很喜歡但是別人覺得太亮。那個音色別人喜歡但是我覺得太悶。因此對于好音色沒有一個確定概念。但是有一個標準。就是聲音一定不能緊,聲音一定是圓地。聲音一定是有共鳴地。
有時候不能忽視大腦意識地作用。本人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來驗證這一點。第一遍吹奏,腦子里什么都不想,只是簡單地把號吹響而已。吹出來地聲音死板,沒有共鳴點。第二遍吹奏前腦子里先想著松,圓等要點,吹出來地音色就好聽了許多。當然,光是想是遠遠不夠地。必須通過正確地口型,發(fā)音和呼吸加以配合才能吹出好聽的音色來。
總之, 在圓號演奏上要獲得理想的音色,必須有一個完美的口型、正確的氣息以及舌、嘴和氣息之間的有機配合。除此之外, 演奏者還應不斷提高音樂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音色概念, 堅持不懈地練習和鉆研, 才能在廣闊的表演藝術(shù)中發(fā)揮展示出圓號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的美妙音色。
參考文獻:
[1][美]菲利普·法卡斯.銅管樂器演奏藝術(shù)。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
[2]張振武.圓號基礎(chǔ)教程[M].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3]何輝.圓號的音色[J].音樂探索, 2002, (1).
[4]劉子才.談圓號演奏中三個相互對應的關(guān)系[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0, ( 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