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斌,付剛果,譚 艷 ,黃 宇
(1.黔西南民族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562400;2.黔西南安龍縣招堤街道農(nóng)林牧管理與技術(shù)服務(wù)中心,552400;3.黔西南興仁縣農(nóng)業(yè)局,562300)
大蒜,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獨蒜,是蒜類植物的統(tǒng)稱。系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屬,以鱗莖入藥。有濃烈的蒜辣氣味,屬于芳香類健胃藥。分紫皮大蒜和白皮大蒜,紫皮大蒜的抗菌力比白皮大蒜強十倍,因此,筆者在獸醫(yī)臨床上常使用紫皮大蒜的不同制劑入藥。其味溫、辛、甘,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行氣消積,止瀉止痢,溫脾暖胃的作用;主治痢疾,泄瀉,飲食停滯,脘腹冷痛等癥。
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在抗菌方面: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大蒜素在1∶50 000~250 000的濃度時就能抑制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其中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的作用較明顯,對霍亂弧菌、結(jié)核菌、真菌、蟯蟲及陰道滴蟲也有作用。在消化系統(tǒng)方面:由于其性味辛、辣,常用于反芻動物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對牛羊前胃疾病如前胃遲緩、瘤胃鼓脹、胃寒不食、腸炎腹瀉、因脾胃虛寒引起的瘤胃積食產(chǎn)生很好的治療作用。
2.1 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副傷寒 治療:大蒜注射液肌注,連用3-5天;或大蒜適量搗碎取汁灌服,每頭3-5ml,每天兩次,連用3-5天。
2.2 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腹瀉 治療:取新鮮紫皮蒜頭3-5個,去皮,搗碎拌料投喂,連喂3-5天;對于不食的仔豬,可以取汁3-5ml灌服,每天2-3次;嚴(yán)重腹瀉有脫水跡象的,必要時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10-20ml,以防酸中毒死亡。據(jù)臨床治療觀察,采用新鮮蒜比陳舊蒜治療效果要好。
2.3 用于流行性感冒 治療:對于患流行性感冒的動物,可用大蒜注射液進行肌注,一般連用3-5天可治愈。
2.4 對于雞白痢、禽霍亂 治療:取新鮮紫皮蒜頭3-5個,去皮,搗碎拌料投喂,連喂3-5天,或取汁飲水,其療效顯著。
2.5 雞球蟲病 治療:取新鮮紫皮蒜頭3-5個,去皮,搗碎拌料加投喂,連喂3-5天,并用青蒿水煎飲水,連用5-7天可治愈。
2.6 在水產(chǎn)動物疾病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草魚出血病、細菌性爛鰓、腸炎、豎鱗病等的治療,可隨癥加減用藥;草魚出血病可用大蒜粉加“三黃粉”即(大黃50%、黃柏 30%、黃芩20%)做成藥餌投飼;細菌性爛鰓和腸炎,可用大蒜粉加食鹽做成藥餌投飼,豎鱗病可用新鮮蒜頭搗碎取汁浸泡進行治療。
3.1 牛羊前胃遲緩 治則:可用芳香類健胃藥,促進胃腸腺體分泌增加,蠕動加強,從而達到治療前胃遲緩的目的。方法:用大蒜酊40ml、生姜適量并搗碎加250ml水一次灌服,一般一劑即可;對于嚴(yán)重的病畜,第二天再用藥一次。附:因為生姜的有效成分為姜辣素和姜酮,內(nèi)服能夠抑制胃腸道內(nèi)容物異常發(fā)酵,同時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有興奮作用,故可用于健胃、驅(qū)風(fēng)、制酵、改善血液循環(huán)、升高血壓的作用。
3.2 單純性瘤胃臌脹 治則:排氣減壓,恢復(fù)胃腸蠕動機能。方法:大蒜酊50ml、陳皮酊100ml、吳茱萸鮮葉一斤搗碎、常水1000ml一并灌服,必要時再配合局部按摩,其療效顯著。附:陳皮為理氣藥,其味溫、苦、辛;入脾、肺經(jīng);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肚腹脹滿、消化不良、腹痛等癥;吳茱萸為理氣藥,其味辛、苦、溫,歸肝、胃經(jīng);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理氣燥濕的的功效,常用于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的治療。
3.3 牛、羊胃寒不食癥 其癥狀表現(xiàn)為耳鼻俱涼、出氣冰涼、滿鼻汗無水珠形成、流延、口色青白、瘤胃蠕動音減弱、糞便基本正常。治則:溫中散寒、止痛、促蠕動。方法:大蒜酊 50ml、桂皮酊40ml加溫?zé)崴?50ml灌服,一劑即愈。附:桂皮酊系由桂皮末200ɡ加1000ml70%酒精浸泡而成,其有效成分為桂皮醛,對消化道有緩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排除氣體,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故有健胃、驅(qū)風(fēng)、緩解胃腸機能等作用。
4.4 牛、羊腸炎或腹瀉 治則:消炎、止瀉、防酸中毒。方法:用大蒜酊20-40ml、鍋底灰適量、常水200--400ml調(diào)勻灌服,一般一次即可治愈。附:鍋底灰由于表面積很大,一克藥用炭相當(dāng)于500--800㎡的表面積,吸附作用很強,能吸附大量的氣體、化學(xué)物質(zhì)和細菌毒素,并能覆蓋于黏膜表面,保護腸黏膜免受刺激,使腸蠕動減慢達到止瀉作用。
3.5 脾胃虛弱引起的瘤胃積食 治則:補脾、健胃、燥濕、促蠕動,加快積食排除。脾胃為“后天之本”,腎“先天之本”的消耗及濡養(yǎng),必須靠后天之本來補充;脾主升,主要是運化水谷之精微和運化水濕,若脾失健運,會出現(xiàn)倦怠、腹瀉、消瘦;胃主降,主要是受納和腐熟水谷,其特點是以和降為順吧,若胃氣不降,虛弱,就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水谷停滯,肚腹脹滿。方法:大蒜酊60ml、陳皮酊50ml、姜酊 50ml、加常水 1000ml,一次灌服即可。附:陳皮味苦,能降,香能醒脾,不但有理氣、燥濕之功,而且有和百藥之效;生姜熱、辛,入胃經(jīng),主治脾胃虛寒,其姜辣素具有健胃的作用。因此,諸藥合用,對于脾胃虛弱引起的瘤胃積食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大蒜制劑對于獸醫(yī)臨床上的應(yīng)用,首先要對疾病進行準(zhǔn)確無誤的診斷,才能做到及時給藥,及時治療;在動物疾病的治療上,也要靈活用藥,變通用藥,聯(lián)合用藥,才能產(chǎn)生明顯的治療作用。據(jù)有關(guān)資料表明,大蒜吃多了會影響維生素B的吸收;大量食用大蒜還對眼睛有刺激作用;另外,大蒜不宜空腹,因大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于胃潰瘍的患畜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