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韻
“你瞧瞧,這個人肯定又到田里去了。中飯也不吃。你快去把他叫回來吃飯。”媽媽嘀咕著吩咐我。
這個人是我的外公,今年七十五歲。
年過古稀,依舊停不下來,日日下田。春天忙活著,為了賣出每棵不到一元的菜秧;秋天忙活著,為了賣出不到五元錢一斤的蔬菜。夏冬兩季,除了繼續(xù)忙活農(nóng)事,還用來治好上一季因為起早貪黑、不準時吃飯而落下的病。
外公不聽勸,不愿停下來去享受自己本應(yīng)享受的天倫之樂。一季過后,一定會給我塞上一個大紅包,用慈祥溫柔而又有些沙啞的聲音叮囑我:買點吃的。這些錢,遠超過我在學(xué)校半年的伙食費??伤麑ψ约簠s不愿多花一分錢。
又一季春。盡管是春天,氣溫卻遲遲不愿回升,在個位數(shù)無窮無盡地徘徊。
今天周末,我和媽媽燒了幾個菜給外公帶去。一進外公家的廚房,一片冷寂,沒有春天的溫度,更沒有午飯的氣息。我跑去田邊喊外公。外公的回應(yīng)聲從很低的地方傳來,他在田中的小棚里,小棚很低,只有膝蓋那么高,外公是趴在地里去照顧這些菜秧的。許久,外公才從小棚里退出來,見到我,嘴角揚起了大幅度的微笑,開心地叫道:“你來啦!”這時的外公,只穿了一件單衣,衣服皺皺巴巴的,沾滿了泥,頭發(fā)被汗粘在一起。這副樣子,讓我心頭一緊,語塞。
“回家吃中飯啦!”
“好,好?!?/p>
外公似乎很滿足地吃著飯,讓我心里有了一絲寬慰。
其間,外公又談到他次日要去鄰鎮(zhèn)買尼龍膜。從外公家到鄰鎮(zhèn)有三十多公里路,外公就算開著他的電動三輪車一刻不停,也至少需要一個小時,更何況又是在這么個寒冷的春天。
“近一點的地方?jīng)]有嗎?”
“有,但是貴?!蓖夤f著,塞了一口飯。
“貴多少?。俊?/p>
“十來塊吧?!蓖夤^續(xù)吃著,語氣平淡如水。
這下我和媽媽跳了起來,為了十元錢,多走一個小時的路,又在這樣的天氣里,我們無論怎樣也不讓外公出去。而結(jié)果是:外公一再堅持,不讓我和媽媽幫忙,也不愿去近一點的地方買。
僅僅為了省下十元錢。
告別外公回家,一路上,我不斷回想外公一再堅持的模樣。
我也回想起以前,我覺得外公摳門,因為他不讓我擠很多洗手液;我覺得外公小氣,因為他讓我吃完碗里剩下的幾粒飯;我覺得外公吝嗇,因為他總為了幾元錢而糾結(jié)……
漸漸長大,對外公節(jié)儉的原因也有了了解。在外公的影響下我也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習(xí)慣,看到有人對金錢揮霍無度的新聞時,總會皺皺眉,想起外公對我的教誨。有時想想,當時幼稚的想法真是令人發(fā)指。
外公最后還是去了鄰鎮(zhèn),我們最后還是妥協(xié)了。外公一路迎風,任憑寒風拍打自己的臉,窄小的肩膀卻猶如泰山般穩(wěn)重,他騎著電動三輪車的背影,讓我永遠瞧不夠。
這篇習(xí)作很好地體現(xiàn)了本次寫作的要求,作者有描寫意識,也有描寫能力。文章對細節(jié)描寫的處理,恰到好處,展現(xiàn)了人物特點,突顯了主題。比如,第三段中的“一元”“五元”與第四段中的“大紅包”形成巨大反差,既突出外公的節(jié)儉,又表現(xiàn)外公對“我”的愛。第五段對天氣的描寫和第六段外公的穿著和頭發(fā)上的汗水相呼應(yīng),表現(xiàn)了外公的勤勞。最后一段以想象外公在路上迎風騎行的描寫作結(jié),表現(xiàn)了“我”對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