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馬建國出生于寧夏西海固的一個村子里,因為沒錢治腿疾,小時候就此成了“瘸子”。初中畢業(yè)后,他的求學經歷畫上了句號。
初中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他偷偷地讀著借來的書。1998年,他意外地從別人那里借到一本《紅樓夢》,因此喜歡上了古典詩詞,開始試著寫了兩年。他把習作寫在白紙上,一張紙一首詩。2007年冬天,他覺得老這么偷偷摸摸地寫,不會進步,得讓懂詩詞的人指點。于是,他將自認為“精品”的習作工工整整謄寫在白紙上,然后貼在自家門板上,一瘸一拐地背著門板,走進西吉縣城影劇院前展示。去年春節(jié)前,他展出的作品有60多首,總共展出8天,聽到最多的評價是“好著呢”三個字!2016年5月的一天,新華社寧夏分社杜社長一行人找到了他。吃了晚飯后,杜社長單獨留他談話,親切地問他寫作情況。晚上10點多了,社長意猶未盡地提出要去他家看看,在煤油燈下看他糊在墻上的詩句。第二天早上,馬建國的手機里收到了杜社長贈他的詩句——“蕭索農家滿壁詩,三十立志未為遲。耕讀長恨缺書卷,貧病但求賦好詞。埋首躬耕開隴畝,荷鋤笑語過清渠。蒼山日暮牛羊下,獨閉柴門春去時?!?/p>
馬建國還在寫詩,他夢想著自己能開個小書屋,讓周圍的孩子和農民能看上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