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華,劉書奇,劉 剛,陳林丹
(1.安徽省阜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安徽 阜陽 236014;2.安徽省臨泉第一中學 ,安徽 阜陽 236400)
簡化太極拳又叫24式太極拳,是由24個動作組成的套路,它具有內容精煉,動作規(guī)范的特點,對于練習者來說簡化太極拳動作先易后難,并且練習時受場地影響不大,因此開展起來較容易,比較適合集體練習。
簡化太極拳在皖北普通高中的開展現(xiàn)狀。
1.2.1 文獻資料法根據本文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 查閱中國知網、臨泉縣圖書館、安徽省中小學教師資源應用平臺等網絡資源,了解簡化太極拳在校園內開展狀況和與本課題有關的背景知識,了解目前我國簡化太極拳在校園內開展的現(xiàn)狀和動態(tài),搜集相關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分別對臨泉縣3所學校的18名中級以上的教師及3所學校的600名學生進行發(fā)放。為了保持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性,采用現(xiàn)場發(fā)放后當時收集。對教師發(fā)放問卷18份,回收18份,有效問卷18份,有效率100%;對學生發(fā)放問卷,發(fā)放600份,回收587份,有效問卷587份,有效率97.8%。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對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運用體育統(tǒng)計學原理和方法對收集的各種數據指標進行處理。
通過調查了解到臨泉縣3所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師均為師范類院校畢業(yè),在大學普修期間接受過簡化太極拳的學習。為了普及簡化太極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臨泉一中,自2006年以來,在高二年級開展太極拳教學,并在高二下學期舉辦簡化太極拳的年級比賽,比賽的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全體參加,這項傳統(tǒng)的比賽活動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繼承和發(fā)展,為學生進入高校繼續(xù)學練習太極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臨泉二中從2008年開始,連續(xù)2年教授太極拳,并開展2次年級性的太極拳比賽,后來因為學生練習太極拳的興趣下降,簡化太極拳教學活動開展得較少。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尚未開展簡化太極拳教學,主要受該校教學沿襲影響,現(xiàn)計劃開展推廣活動。
簡化太極拳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廣大師生對太極拳的認知和喜愛程度直接影響太極拳活動的開展。通過對教師的問卷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教師認為進行簡化太極拳的教學能夠對學生起到健康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表1),84.8%的學生在體育課上能接受太極拳,不能接受太極拳的比率基極低,說明在普通高中可以開展簡化太極拳。
通過對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調查顯示(表2),在普通高中開展簡化太極拳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對學習太極拳感興趣的比率占74.5%,僅25.5%的學生對學習太極拳沒興趣。
簡化太極拳進高中課堂一方面可以豐富體育教師教學內容,緩解學校的場地器材不足;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武術的理解,可以弘揚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節(jié)。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77.7%的學生贊成在高一年級學習簡化太極拳,21%的學生贊成在高二年級開設簡化太極拳課程。在對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約90%的教師贊成在高二年級開展這項活動。3所普通高中教學開展情況,臨泉一中在高二年級開展簡化太極拳的教學,臨泉二中在高一年級曾開設過簡化太極拳的教學,臨泉田家炳實驗中學未開展簡化太極拳的教學。高一年級主要是以跑操、課間操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鍛煉,為學生三年的高中生活奠定基礎,高二年級學生身體各方面適應能力增強,無論是在心智、學習能力、審美觀點、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都基本成熟,更適合接受簡化太極拳的教學。體育課堂中學習內容的難度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及鍛煉效果。通過對學生學習太極拳難度的調查得知,認為學習太極拳有難度的占25.1%,認為學習難度不大的占54.1%,認為學習太極拳沒有難度的占20.8%,說明在高中階段開展太極拳的學習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臨泉3所普通高中可以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安排簡化太極拳的教學。
表1 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太極拳的接受程度 n=587
表2 學生對學習太極拳的興趣程度n=587
表3 學生認為在大課間練習太極拳的意義 n=587
課余體育鍛煉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化太極拳在普通高中作為課間操、課外比賽的重要活動。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表3),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在大課間練習太極拳是非常有意義的,只有16.7%的學生認為在大課間練習太極拳沒有意義。
通過對3所高中教師問卷得知,臨泉一中每年都組織年級太極拳比賽,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練習太極拳的興趣較高。臨泉二中每2年也有太極拳的比賽,臨泉田家炳實驗中學開展太極拳方面的鍛煉較少。
簡化太極拳通過動作引導、調息吐納、神意鍛煉等方式,達到五臟健康和臟腑之間的平衡協(xié)調,維持人體內外環(huán)境相對恒定,實現(xiàn)臟腑器官功能的正常和內外關系的協(xié)調,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看出,74.3%的學生認為學習太極拳能促進身體健康,25%的學生認為學習太極拳對身體健康作用效果不明顯。
簡化太極拳除了具備強身健體的功能外對練習者的心理也具有明顯作用,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文化課學習壓力大,通過練習太極拳調節(jié)呼吸,鍛煉學生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壓力,心理的承受能力。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出,74.6%的學生認為對心理健康非常有影響,18.6%的學生認為對心理健康影響一般,6.8%的學生認為對心理健康沒有影響。
由此可見,簡化太極拳在普通高中開展不僅是它的健身價值,而且它還具備健心的作用。
3.1.1 普通高中學生對簡化太極拳有興趣并且可以接受簡化太極拳練習。
3.1.2 大部分普通高中學生認為簡化太極拳動作難度不大,學生能夠認識到簡化太極拳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3.1.3 學生對簡化太極拳的認知和喜愛程度,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學校領導的關注度和校園文化對簡化太極拳的推廣有著重要影響。
3.2.1 適合開展簡化太極拳的教學活動,時間應安排在高一下學期或高二上學期最佳,教研組要統(tǒng)籌安排3年的教學活動,處理好簡化太極拳和其他教學內容的有效安排。
3.2.2 好簡化太極拳的教學活動,從學校領導層面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太極文化氛圍,設立展示窗,利用大屏幕播放太極宣傳片,在課間休息時播放舒緩的太極音樂,提供必要的設備和其他條件。
3.2.3 創(chuàng)設條件參加相關培訓,提高業(yè)務水平,進一步統(tǒng)一動作,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自己動作演練水平,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展示自己的太極魅力,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的同時,送去更多的期許。
3.2.4 簡化太極拳過程中,不斷提高對太極拳養(yǎng)生和健身的認識,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通過課堂老師的引領和課外活動的參與,對簡化太極拳的動作掌握一定會不斷提高,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提供平臺。
3.2.5 引進來策略,在領導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積極參加社會太極拳比賽活動,邀請當地太極大師定期到學校開展講座和交流,實現(xiàn)共同提高。
[1]本刊報道.特色文化立校 生活理念育人多位一體塑造健康體魄[J].中國學校體育,2017(3):14.
[2]吳云麗.開展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