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
鴛鴦樹,是家鄉(xiāng)的一棵名木古樹,屹立在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排上鎮(zhèn)境內(nèi),位居湘贛兩省交界之處,有上千年樹齡。它長相奇特,由兩株蒼勁的樟樹合抱一體,下面不同根系,上面主干相互擁抱纏繞,枝丫相互交錯,好比摯友挽手合歡,又似戀人熱吻絮語。它雖屢經(jīng)雷打電擊,暴風驟雨搖撼,還是百折不撓,永不分離。因此,人們稱之為“鴛鴦樹”,視其為青年男女結(jié)婚“百年好合,永結(jié)同心”的象征,更視其為湘贛兩省人民團結(jié)戰(zhàn)斗的象征。
歲月悠悠,風雨年年。如今世紀之風又吹綠了它的虬枝嫩葉。它還是那么精神抖擻地扎根于兩省邊界的紅土地上,閱盡人間春色,飽覽世態(tài)滄桑之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巨大變化。
路變了!鴛鴦樹下那條羊腸小道,灑滿了無數(shù)先民的汗水和苦水。過去,這條小道上的行人,多是肩挑背負的窮人。樹那邊有個美田橋農(nóng)貿(mào)市場,每逢趕集的日子,挑擔的、提籃的、推土車的,都從這條小道經(jīng)過。行人走得多了,小道破爛不堪,天晴塵土飛揚,雨天稀泥路滑。為改變行路難的窘境,20世紀70年代,萍鄉(xiāng)和醴陵兩地群眾同心協(xié)力,攜手合作,將小路修成了沙石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路況變化更大,彎路取直、窄路拓寬,沙石路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公路。近日我們驅(qū)車到那兒,見幾位民工頂著烈日揮鋤在路邊勞作,他們高興地告訴我們,公路兩旁正在修排水圳道,不久將要改成柏油路。如今,公路上小車、大車川流不息,人暢其行,貨暢其流,昔日的羊腸小道今天成了兩省人民共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生態(tài)環(huán)境變了!“文革”期間,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由于盲目開山造田,紅壤崗巒上的樹木被砍,起伏的群山成了“剝皮嶺”“和尚頭”。一些人趁兩派斗爭激烈時,進山背樹賣,致使山嶺失去植被,水土流失嚴重,百姓難以安居樂業(yè)。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來個撥亂返正,大剎亂砍濫伐歪風,實行封山育林,開展植樹造林;好在黨的十八大強調(diào)“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明確方向。排上鎮(zhèn)黨政領(lǐng)導發(fā)動千家萬戶在自家房前屋后植樹,在各自的責任山上造林;組織各個自然村大力搞綠化,將稀疏林補密,殘次林改造、老化林更新……項項措施落實、年年造林扎實。如今,來到鴛鴦樹下,任你近觀遠眺,處處蔥綠蒼翠,萬家農(nóng)舍在綠樹掩映之中,學校、商店、醫(yī)院、旅游景點在綠水青山之中。昔日窮山惡水的地方,今日成了村民的綠色生態(tài)家園。
人變了!鴛鴦樹周邊的四鄰八村都是種田人。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流得多,糧食收獲少,過著難以溫飽的日子。可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雜交水稻問世,鴛鴦樹下敢闖敢干的青年張理高,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在排上公社創(chuàng)建了世界第一支雜交水稻制種專業(yè)隊,奔赴海南三亞等地制種,堅持每年秋末去,次年夏初歸,年復一年持續(xù)制種40多年,在雜交水稻制種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評為“全國勞?!?。黨的十八大以來,鴛鴦樹下又走出了制種后起之秀、省勞模張少虎,他組建的江西天涯種業(yè)公司更是興旺發(fā)達,兵強馬壯,每年在海南制種約5000人,制種面積在10萬畝以上,制種人員之多、面積之廣、奉獻之大,均列全國各地制種隊在海南制種之首。鴛鴦樹,這棵樹中的壽星,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百姓過上了“科學種田,越種越甜”的日子;看到“天涯種業(yè)”把雜交稻種撒遍天涯海角、華夏大地,在世界糧食安全上奉獻卓著,怎能不搖枝舞葉,眉開眼笑!
我們在喜迎十九大的日子里,再次來到古樹下。古樹枝條擺動,綠葉閃光,似乎在傾說歡欣: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變化真大,路變寬了,生態(tài)變美了,人變得更有聰明才智了!我們驚喜地看到,這棵古樹的樹干虬枝竟系上了條條青色的藤蔓,上面垂掛著一串串綠油油的瓜果。當?shù)厝罕姼嬖V我們,這叫涼暑瓜,從瓜內(nèi)榨出的汁液,有椰汁之美味,有牛奶般的營養(yǎng)。?。〖亦l(xiāng)的鴛鴦樹,您不只是以自身的生態(tài)效益賜予人類,還將附著在您身上的瓜果香甜留給人間,您真不簡單,值得贊美,值得永遠稱頌,祝愿您永葆青春,與山河齊壽,與日月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