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難,這是不爭的事實,難就難在它依賴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作文教學難,難就難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qū)力,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是作文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呢?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寫作;興趣;自信心
一、 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都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認為寫作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部分生活的真實反映。我們必須讓學生懂得:寫作,有時是為了自己而寫,即為了自我表達。如現(xiàn)在流行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QQ日志等都是自我表達和記錄生活的方式。寫作有時是寫給別人看,即為了與人交流。
日記是成篇習作的基礎,可長可短。寫日記,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筆、樂于表達的好習慣;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寫真,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看法、釋放自己真實的情感。一開始,不設門檻,不提出具體、完整、連貫、通順等種種要求,而是以鼓勵為主,放手讓學生去寫,讓學生感到寫日記很容易、很有趣,甚至不吐不快,逐步讓寫日記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要用寫作去“包圍”學生,除了寫日記,還有很多方式,如結(jié)合生活需要寫實用的習作:祝賀信、邀請函、建議書、計劃書等;如結(jié)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的小練筆:“最美的老師”、“我最喜歡的女(男)同學”、“我們的新玩具”等;又如結(jié)合班級活動的應用習作:寫尋物啟事、廣播稿、主持詞、學習心得、給自己的照片寫文字說明等。如果寫作能時刻緊跟生活的步伐,就能成為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手段,成為增加學生人生體驗的途徑,就能潛移默化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作文是練習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基本訓練。葉圣陶先生指出:“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不該在拿起筆來的時候才問該怎么樣,應該在拿起筆來之前多做些準備工夫。準備工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純技術(shù)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的準備,不從這兒出發(fā)就沒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yǎng)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了?!?/p>
據(jù)調(diào)查,小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80%以上都是自己的所做、所歷、所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整天把學生關(guān)在教室里面,埋在作業(yè)堆中,學生缺少生活的經(jīng)驗,肯定感到無事、無趣可寫。對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感受。更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去干:野炊、郊游、探望親友、排練演出節(jié)目……親身經(jīng)歷體驗過的事感受是最深的,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見聞,才能讓學生寫起來就像在說話,娓娓道來。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推薦讀一些合適的讀物,引導學生去讀《美人魚的傳說》《狼王夢》《綠野仙蹤》《昆蟲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的人物、故事、思想、感情等都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更可從中汲取寫作的知識和經(jīng)驗。如果要求學生把書中的人物或情節(jié)概括說一說、寫一寫,效果就更明顯了。為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會、故事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不僅能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而且能養(yǎng)成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
總之,豐富多彩的生活既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陶冶情操,也能讓學生的“寫作材料倉庫”里有了許多有意義的、有情趣的素材,使學生寫作時感到有東西可寫。寫作的障礙大大減少了,學生就不怕寫了,樂意寫了。
三、 把握作文評改的方法和策略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時,才能把自己的干勁和聰明才智充分地發(fā)揮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學習的情緒力量?!背晒δ芗ぐl(fā)人們的奮斗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作文的評改,應體現(xiàn)鼓勵為主,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作文,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fā)式的語氣,從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努力將學生作文中的亮點找出來,哪怕只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個好段,一個精彩的題目,一個漂亮的開頭……寫上老師閱讀后的感受,寫下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的話,使學生讀后,能感受到老師的尊重、信任和期望,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在老師評語的引導下積極地修改。在寫作的內(nèi)容和形式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優(yōu)秀的學生要求可適當高些,對能力差點的要求放寬些;采取高分策略,體驗成就感;降低寫作的難度,使學生感到作文并不難,門檻低了,容易進了,才能讓學生放開手腳,敢于表達、樂于表達。
作文的評改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標準》的要求,講究評改的策略。對于作文的評改,教師們傳統(tǒng)的做法是背著學生全批全改,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往往是“吃力不討好”。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采用多種評改方式,不但可以提高評改實效,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每次作文,都找?guī)讉€學生進行面批面改,爭取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至少一次面批面改的機會。又如,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集體評議、修改,引導學生在修改中學會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能力。對個別學生的作文還可以進行重點指導,對學生在指導下經(jīng)過反復修改而完成的優(yōu)秀作文,進步大的作文,可以通過打印張貼、裝訂成冊等形式進行展示、交流,或者推薦發(fā)表,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寫作的成就感,提高寫作的積極性。
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方式方法多樣,例如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作文課就是一個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點火器,只要我們平時始終堅持將學生的興趣放在第一位,不斷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使學生愛寫、樂寫,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作文教學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只要一點火,這個“干草堆”就能燒出熊熊烈火。
參考文獻:
[1]郭莉.淺談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
作者簡介:
易小堅,廣東省云浮市,廣東省云浮市第一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