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幫助學生從小學向初中順利過渡,處理好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從了解教材體系,處理內(nèi)容交接、抓住學生心理思維特點提高學生興趣和正確處理教和學之間的關系等三個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處理;英語教學;銜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生在6年級結(jié)束時應達到二級的要求,而到9年級結(jié)束時應達到五級的要求。這個是小學階段與初中階段的不同要求,小學生進入中學后在學習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較多困難,但初中階段又要以小學階段為基礎,這里面必然涉及過渡和銜接問題,如何鞏固已有的英語技能和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能進一步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呢?下面就來談談如何處理好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
一、 了解教材體系,處理好小學初中教材內(nèi)容交接上的課堂教學是做好銜接工作的前提條件
皮亞杰說過:“有關教育和教學問題中,沒有一個問題不是和師資培養(yǎng)有聯(lián)系的,如果沒有合格的教師,任何偉大的改革也勢必在實踐時失敗?!笨梢?,小學、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自覺熟悉彼此的課標與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失,使新舊知識更好地銜接。
小學的英語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方面的能力,學生積累了一些常見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而到了初中,學生要接受聽、說、讀、寫四個方位的全面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要進一步鞏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讀寫方面的能力要扎實打好基礎,要巧妙地把聽、說、讀、寫活動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采用靈活多變、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努力提高課堂實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和復習方法的指導,才能切實提高課堂實效。在預習方法指導方面,可引導學生先預習單詞,盡量通過國際音標來發(fā)準每個單詞的讀音,嘗試把單詞的拼寫和漢語意思也記起來,學會適時用英漢字典查閱詞匯的運用。當然剛開始會比較難,但學生可借助錄音帶、因特網(wǎng)來過渡,當掌握48個國際音標后可能就會比較得心應手;“向課堂45分鐘要質(zhì)量”,對教師來講,要求在一堂課內(nèi)講得精、上得好,對學生來講,“45分鐘”更是學習的中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都有為上課做準備、補充、強化的意義。學生的高效率來自課堂,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模糊知識的澄清,疑難問題的解決,以及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程度上都是通過課堂學習來實現(xiàn)的。要求學生聽課要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同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 做好聽課準備;2. 要專心聽講;3. 要學思結(jié)合,當堂掌握;4. 要做好課堂筆記;課后復習是學生理解、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領會所學知識,彌補知識上的缺陷,從而做到“溫故而知新”。在復習方面可指導學生進行嘗試回憶、整理筆記、循環(huán)復習和專題復習等方面來進行。
二、 分析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與思維意識,提高學習興趣是做好銜接工作的關鍵所在
小學生獨有的年齡特征表現(xiàn)出活潑、合群、愛參與、公德意識強、有上進心、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進入初一后,他們依然保持活潑、愛參與、有上進心、愛憎分明等特點,對不喜歡的人和事會表現(xiàn)出憎恨的特點,這就需要初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特點,在課前備課方面要切實做好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動和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競賽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學習的源泉?!笨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使學生從“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關鍵在于如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學生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配角”,只發(fā)揮“導演”的作用,可采取分組競賽等方式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使師生活動、生生活動更加頻繁,使學生在潛意識中認為學習英語和“玩”差不多,學生自然興趣盎然,課堂四十五分鐘的實效也就提高了。
三、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做好銜接工作的保證
所謂的教學,就是教與學。教就是教師的“教”,學生就是學生的“學”。教學質(zhì)量是檢測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效果如何,這兩者關系非常密切,密不可分,只有兩者緊密配合,相輔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學靈活多樣,而初一英語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為了搞好銜接,初一的英語課堂盡量要保持小學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師要盡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寓教于樂,學以致用。教師要在“磨合”中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適時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與學習進度,使得教與學能更早地吻合起來。教師在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與學習進度時,可選擇真實地道、活潑有趣、學生可理解的語言材料,讓他們能把自己所學的在課堂活動中充分運用出來;同時根據(jù)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實施分層次教學,引導學生克服膽小、害羞和緊張的情緒,讓他們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讓他們在過渡時期中就能逐步適應初中的學生生活,以維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也就能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
總之,探討如何處理好小學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很有必要,因這將幫助學生從小學向初中順利過渡,必將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2] 學習方法網(wǎng).
[3] 中學生心理輔導[M].鷺江出版社,1999,7(1).
作者簡介:
吳夏新,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僑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