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濱,黃雯燕,余仁峰
(1.肇慶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2.深圳市光明新區(qū)壹家親社工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106;3.佛山鐵路公安處,廣東 佛山 528000)
鐵路民警,簡稱鐵警。它是國家警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扮演著特殊的角色,負責鐵路運輸?shù)陌踩?,維持車站、列車、線路的秩序,因此他們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超重的工作負荷。近些年,一些心理學研究者開始關注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表明,高工作要求和工作資源缺乏可直接引起身心不健康,警察承擔的工作壓力首屈一指[1]。葉百維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前包括鐵警在內的公安警察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其心身健康受到嚴重沖擊,有的民警出現(xiàn)了輕度焦慮、憂郁等癥狀[2],此類問題已經(jīng)直接或間接對他們的工作業(yè)績和職業(yè)發(fā)展造成了影響。
在心理學等領域,工作壓力也稱為職業(yè)應激或者工作緊張,是指因工作負荷過大、責任過重、崗位變換等產(chǎn)生的對人心理、生理起反應的狀態(tài)。工作壓力既可以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也可以是影響工作效率和職業(yè)成長的阻抗力量。隋天宇的研究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特征與外界刺激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關系,當個體面臨著周圍環(huán)境與個人能力、可獲外界支持不相對稱時,就會產(chǎn)生個體心理的壓力[3]。徐玉翠在其研究中將公安民警的工作壓力定義作,受到公安工作的性質、責任、任務、環(huán)境等方面影響,個體因為從事公安工作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以及行為緊張反應的過程[4]。
關于心理健康,陳立娜認為,是指認知、情緒、意志和行為過程都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tài),個體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潛能去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和發(fā)展[5]。黃曉玲在其研究中將民警的心理健康定義為在日常生活和完成職業(yè)任務過程中,民警所展現(xiàn)出的一種樂觀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是多方面心理素質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為其心理活動和外在行為以及外界環(huán)境相一致狀態(tài)[6]。
查閱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我國對警察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有限,已有的研究多是對警察的人格,壓力來源,壓力緩解等方面進行探討。國外關于警察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源很早,工作壓力是國外心理學研究比較重視的一個領域,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壓力來源和應對壓力措施等方面,而心理健康的研究則偏向于警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選拔??v觀國內外,有關鐵路民警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就更少,甚至是空白。為了探究鐵路民警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究竟怎樣,也為鐵路公安管理等實際工作提供客觀的依據(jù),本研究采用《壓力知覺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鐵路民警進行深入調查[7-8]。
本研究調查的對象是廣東鐵路民警,年齡在23到59歲之間(平均年齡46.53歲),包括機關民警、乘警、線路民警、客運民警、機動民警、內勤民警、特警和所對干部;其中,男性246人(86.62%)、女性38人(13.38%);未婚有戀人20人(7.04%)、未婚無戀人22人(7.75%)、已婚227人(79.93%)、離異11人(3.87%)、再婚4人(1.41%);學歷是高中及以下12人(4.23%)、大專 130人(45.77%)、本科142人(50%);警齡是3年及以下24人(8.45%)、3~5年47人(16.55%)、5~10年23人(8.1%)、10~20年42人(14.79%)、20~30年105人(36.97%)、30年以上43人(15.14%);年收入在1~3萬8人(2.82%)、3~8萬153人(53.87%)、8~15萬119人(41.9%)、15~20萬2人(0.7%)、20萬以上2人(0.7%);單位是機關36人(12.68%)、支隊36人(12.68%)和派出所212人(74.64%)。
本研究一共收到288份問卷,其中284份有效問卷,4份無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98.61%。
1.工作壓力量表
本研究采用壓力知覺量表測量被試的工作壓力水平,其信度系數(shù)a為0.72。
此量表共23題,采用五級計分等級,從1到5分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工作壓力水平越高。
2.癥狀自評量表(SCL-90)
又稱90項癥狀清單。共有90個自評項目,從抑郁、敵意、軀體化、精神病性等10個因子評定被試的自覺癥狀。此量表采用五級計分等級,從1到5分進行等級評定,計算總分和因子均分??偡执笥诘扔?60分、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分為異常,分數(shù)越高表示可能存在的癥狀越多或者越嚴重。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通過問卷星網(wǎng)絡渠道對廣東鐵路民警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統(tǒng)計處理軟件(SPSS18.0)對所有的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
1.不同單位間,鐵警的工作壓力存在顯著的差異,如表1結果。經(jīng)事后多重比較,支隊鐵警的工作壓力顯著高于機關和派出所鐵警。(差異不顯著的維度未列入表中,下同。)
2.不同的年齡組間,鐵警的身心健康維度的差異顯著(P<0.05)。40~49歲和50~59歲年齡組的鐵警的身心健康維度得分顯著高于20~29歲年齡組(M50~59歲=29.05,M40~49歲=28.66,M20~29=25.27)。
表1 不同單位間廣東鐵警工作壓力的差異比較
1.鐵路民警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對鐵警SCL-90總分和各個因子均分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取其平均值進行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強迫因子均分大于2,其余因子均分小于2。與全國常模比較,發(fā)現(xiàn)鐵警的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均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表明廣東鐵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比全國常模低。如表2所示。
2.不同人口學變量上鐵路民警心理健康的差異情況
(1)鐵路民警的恐怖因子均分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男性鐵警的恐怖因子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鐵警(M男=1.55,M女=1.36)。
(2)離異鐵警的SCL-90總分顯著高于未婚有戀人、未婚無戀人、已婚鐵警 (M離異=208.55,M已婚=164.35,M未婚無戀人=153.36,M未婚有戀人=157.00,P<0.05)。
3.鐵路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壓力的關系分析
(1)鐵路民警心理健康和工作壓力的相關關系分析
第一,按照工作壓力總分從低到高排列,以總分上下各27%作為標準,將鐵警劃分為高壓力、中壓力、低壓力三組。比較三組的SCL-90總分的差異,發(fā)現(xiàn)高壓力、中壓力和低壓力三組的SCL-90總分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其中高壓力組SCL-90總分最高(M高=221.81),低壓力組SCL-90總分最低(M低=119.66),說明高壓力組相比于中、低壓力組其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偏低。
第二,以SCL-90總分大于等于160分為標準,將鐵警劃分為癥狀組和健康組,比較兩組間工作壓力總分的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健康組和癥狀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癥狀組的總分顯著比健康組高(M癥狀=71.45,M健康=57.27),說明癥狀組的工作壓力水平高于健康組。
第三,對鐵警工作壓力總分與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用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表示兩變量間的相關程度。由表3可知,鐵警工作壓力總分和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的正相關關系顯著。當鐵警工作壓力的總分高時,其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均分也高,即鐵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低。
(2)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以工作壓力總分為自變量,以SCL-90總分為因變量,對工作壓力和SCL-90總分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工作壓力總分和因變量SCL-90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是0.648,其回歸方程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結果小于0.01,說明了自變量工作壓力總分與因變量SCL-90總分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因此能進一步列出線性回歸方程。
鐵警工作壓力與SCL-90總分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3.566x-59.48,其中自變量x代表工作壓力,因變量y代表SCL-90總分,回歸方程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結果p<0.001,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預測工作壓力和SCL-90總分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由于SCL-90總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此可以預測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即工作壓力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見表3)。
表2 廣東鐵警的心理健康及各個因子與全國常模的差異比較
表3 廣東鐵警工作壓力總分和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的相關關系分析
調查發(fā)現(xiàn)支隊鐵警工作壓力顯著高于派出所和機關民警,其原因可能與支隊的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危險高、時間長和出警急的特點有關[9]。他們承擔著維穩(wěn)、反恐、處理突發(fā)事件的特殊職責,在接到命令時及時出警,面對危險永遠沖在第一線。遇到突發(fā)的人為事故如鐵軌自殺,支隊鐵警也是責無旁貸。
40~49歲和50~59歲兩個年齡組的鐵警身心健康維度得分分別與20~29歲年齡組的相比均顯著偏高。許強的研究表明,人到40歲以后,其各種生理機能便開始下降,50歲以后,其老化進程逐漸加劇,記憶力下降[10]。在訪談中了解到這年齡段的鐵警在完成對身心素質要求很高的任務時經(jīng)常感到吃力,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下降,對推陳出新的管理手段表現(xiàn)出不適應,難以按照上級的要求完成各項學習培訓和指標考核。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鐵警SCL-90總分顯著比全國常模高,說明鐵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這與張蕾有關鐵路警察的心理健康研究結果一致[11]。本研究分析認為造成這現(xiàn)狀的原因可能有:其一,鐵警長期處在高緊張、高應激的工作狀態(tài)。乘客安全是他們的責任,事故發(fā)生是他們的過失,時刻處于戒備狀態(tài)的他們難免出現(xiàn)焦慮、敵意等心理癥狀。其二,鐵警是24小時待命的,沒有真正的“下班”。即使在休息時間線路出現(xiàn)了問題,鐵警也要承擔很大責任,這無形中讓鐵警感到精神緊張。其三,由于工作原因鐵警常與配偶兩地分居,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鐵警常常對家人感到很內疚,而過多的內疚感會使個體處在壓力和痛苦中,不利于心理健康[12]。其四,工作時鐵警需要對乘客表現(xiàn)出熱情耐心的服務態(tài)度,當遇到無理取鬧的乘客,鐵警容易情緒沖動,但出于職業(yè)操守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由此他們缺少適當?shù)那榫w宣泄渠道。
男性鐵警的恐怖因子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鐵警,這與高北陵等人對警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結果部分一致[13]。現(xiàn)今女性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男性,但在中國多數(shù)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男性支撐著家庭中大部分的經(jīng)濟收支,其心理壓力較女性更大。由于性別原因,女性鐵警在工作中受到照顧,男性鐵警會負責風險性、緊張性更高的任務,由此造成心理方面的消極影響更大;除此之外,受社會文化影響大多數(shù)人認為“男兒有淚不輕彈”,男性多數(shù)不愿意對外界表達和發(fā)泄自己的消極情緒,這樣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14-17]。
不同婚姻狀態(tài)的鐵警心理健康水平不同,與李艷青的相關研究中結果一致[18]。離異鐵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他鐵警相比顯著偏低。李建明和郭霞在其研究中認為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其家庭狀況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19],離異的鐵警心理健康水平低可能與其不美滿的家庭有關。他們經(jīng)歷婚姻失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得格外小心,甚至出現(xiàn)多疑多慮的情緒。再婚鐵警同樣經(jīng)歷過失敗婚姻,但其心理健康水平較離異鐵警高,可能是因為重組婚姻后得到新家庭的關愛,彌補了婚姻失敗帶來的傷害。
本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鐵警工作壓力與SCL-90總分及各個因子得分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存在顯著,也就是說工作壓力程度越高,鐵警的SCL-90總分相應地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工作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心理健康的水平。顧華康等人在對鐵路女工相關研究中表明較高的工作壓力對不良心理健康有著影響[20]。目前社會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激增,鐵路干線又是人流密集的地方,鐵警要加強防范,時刻做好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準備,他們所承擔的壓力巨大。有的鐵警視壓力為動力,他們拼命想要表現(xiàn)自己,爭取各種晉升的機會,認為只有職位高才是成功的事業(yè),這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壓力。加上他們長期處在應激狀態(tài),過勞工作會降低他們的身體機能,導致軀體問題的出現(xiàn)。有的鐵警會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氣憤或情緒低落,產(chǎn)生一些敵對、焦慮等心理癥狀,從而影響了心理健康水平。由上述可知,鐵警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存在著比較密切的關系。要提高鐵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專業(yè)訓練和心理輔導,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壓力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其次,要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方式應對壓力,尋找適宜的的渠道宣泄情緒;要改進鐵警隊伍的管理制度,為鐵警工作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讓鐵警容易獲得社會支持;最后要建立獎勵制度,表揚隊伍中業(yè)務水平突出的鐵警模范,增強鐵警的職業(yè)角色認同感。
[1]王彬.警察工作倦怠與工作壓力及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5.
[2]葉百維,吳喜強,謝勝群等.惠州市公安民警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4):106-108.
[3]隋天宇.本溪市基層警務人員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及其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
[4]徐玉翠.公安系統(tǒng)民警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4.
[5]陳立娜.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2):133-135.
[6]黃曉玲.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29-32.
[7]夏小峰.公安民警的工作壓力源及疏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
[8]曲佳.吉林省監(jiān)獄警察工作壓力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D].吉林大學,2010.
[9]高寅蕊.小組工作介入特警職業(yè)壓力研究[D].安徽大學,2015.
[10]許強.現(xiàn)代中年人亞健康狀態(tài)與運動健身[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2):123-125.
[11]張蕾.鐵路警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0,20(87):93-97.
[12]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3]高北陵,胡赤怡,宛軍,等.深圳市警察心理素質研究Ⅲ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7):479-481.
[14]李飛,盧盛華.情緒體驗的性別差異及其成因[J].社會心理科學,2014,29(3):40-43.
[15]付民.聊城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2008(2):181-182.
[16]李華燊,聶生奎.313名警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改善探索[J].心理科學,2009,32(5):1242-1244.
[17]胡宏偉,曹楊,呂偉.心理壓力、城市適應、傾訴渠道與性別差異[J].青年研究,2011(3):76-86.
[18]李艷青,任志洪,江光榮.中國公安機關警察心理健康狀況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6,24(5):692-706.
[19]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9):1071-1075.
[20]顧華康,劉蘋,李健,等.工作與生活壓力對鐵路女工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23(4):28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