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 710055)
一直以來,茶文化都是我國的特色文化,雖然在近代的發(fā)展當中,我國的茶文化開始傳播到海外,在許多國家也形成了茶文化,但是國內的茶文化畢竟是根源,而且所凸顯出來的茶文化特征是其他國家的茶文化所無法企及的。在《紅樓夢》這一著作當中,對于茶文化的敘述非常多。一部分茶文化出現(xiàn)在接待客人的時候,表現(xiàn)出了對客人的尊重。一部分茶文化出現(xiàn)在了吟詩作對的時候,表現(xiàn)了寶玉、黛玉、寶釵等人的心境。一部分茶文化則出現(xiàn)了對茶的品味上,所有人的觀點不一致,導致茶文化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在《紅樓夢》的傳播當中,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譯本,以便于迎合不同人群的閱讀口味。而在不同的《紅樓夢》譯本當中,對于茶文化的描繪是非常直接的,但是由于譯本內容的不同,所出現(xiàn)的茶文化表現(xiàn)形式也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當前時代的發(fā)展當中,有必要對《紅樓夢》當中的譯本茶文化進行綜合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其中的茶文化表現(xiàn)自己所具有的內涵,并針對茶文化進行深層次的延伸,確保人們得出的茶文化認知更加現(xiàn)實準確。接下來筆者就來對比下《紅樓夢》不同譯本中的茶文化不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茶文化在《紅樓夢》當中的描繪相當多,但是在不同的譯本當中,由于譯本人員的不同,導致了相應的茶文化韻味有著相當大的區(qū)別。如很多人認為黛玉第一次進賈府,賈府所品的茶表達了對黛玉的尊重和認可,同時也是對親人的一種感觸。在原文當中,對于這一認知度有著深層次的描述,并且認為茶是烘托感情的一種必備事物。但是在許多譯本當中,對于這一內容的描繪則模棱兩可,一部分譯本甚至完全忽略了這一內容,不僅沒有對茶文化進行相應的描繪,轉而添加進了一些新奇的思想內涵。很多譯本雖然也出現(xiàn)了茶文化,但是僅僅提及到了茶,并沒有展現(xiàn)出茶的意境和內涵。這樣的茶文化美感展現(xiàn)是十分空乏無力的。茶文化在《紅樓夢》譯本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一些時候充當了黛玉感情的寄托,通過茶直接表現(xiàn)出了黛玉的憂傷。一些時候充當了眾人吟詩作對時候的心境,給予人們無盡的認可和美感。還有一些時候表現(xiàn)出了客人的尊重性,尤其是在接待黛玉的時候,所放置的茶更加與接待大人物的茶如出一轍,這樣的表現(xiàn)具有明顯的茶文化意境。而且,在這樣的譯本闡述當中,整個《紅樓夢》的意境顯得更加真實可靠。但是,很多譯本在轉譯《紅樓夢》的過程中,對于茶文化的描述變得非常簡單,不僅失去了基礎的茶文化活力,而且失去了作者的心靈意境,實際的美感失之大半。
不同的《紅樓夢》譯本,對于茶文化的認可度是不一樣的,一部分《紅樓夢》譯本認為茶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而在許多時候都會對茶文化進行著重的描繪和渲染,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們認為《紅樓夢》當中的茶文化沒有具體的表現(xiàn),僅僅可以用來呈現(xiàn)基礎的生活環(huán)境。因而在具體的表現(xiàn)上,直接放棄了茶文化的闡述,導致整個內容的精彩程度嚴重下降。失去了茶文化來襯托人們的意境,整個《紅樓夢》的美感不斷下降。曹雪芹先生之所以認為《紅樓夢》是對社會印象的一種具體展現(xiàn)和縮影,與其中充斥著的文化美感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一旦失去了茶文化本質與美感,不再對茶文化表示認可,那么相應的表現(xiàn)張力也會迅速地減縮,這樣的狀況是曹雪芹所不愿意看到的。而很多《紅樓夢》譯本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主體原因是由于缺乏對茶文化的認可度。
不同譯本下的《紅樓夢》所呈現(xiàn)出來的茶文化表現(xiàn)特征是不一樣的,一部分《紅樓夢》譯本認為茶文化屬于其中不可替代的文化印象,因而進行了著重的渲染,給予它增添了相當大的文化色彩。不僅讓茶成為了主要的飲品,而且成為了接待貴客的象征,同時為象征著富貴人家的奢侈生活,這為最后的賈家境況衰落留下了一定的伏筆。也有一部分《紅樓夢》譯本,對于茶文化的表現(xiàn)特征沒有進行過多地描繪,僅僅簡單地進行了闡述,如:桌上擺著兩杯茶,黛玉與寶玉在一旁聊天。這樣的情境十分簡單,對于茶文化的描繪非常少,使得茶文化不再具備原來的抒情特征,轉而成為一種簡單的事物。對于整個故事的發(fā)展也沒有絲毫的推動性。茶文化在整個《紅樓夢》當中,本身應當是一種鮮活的表現(xiàn)形式,代表了生活環(huán)境和人們心境的不斷變化,如果在譯本當中忽視了這部分內容,將使得故事原來的美感不斷的流失。
茶文化在《紅樓夢》當中的出現(xiàn),很多人都認為是一種簡單的物件需要,即使沒有了茶,也不會絲毫影響譯本的美感。這樣的想法明顯是錯誤的,茶文化在整個《紅樓夢》當中,是一種靈魂的寄托,不僅可以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心境進行直接的展示,還有利于人們產生直接的心靈共鳴。如在剛開始賈府接待客人時候,所出現(xiàn)的茶與賈府衰落以后的茶,完全是兩種狀態(tài)。而黛玉在與寶玉進行品茶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境是愛慕和愛憐,而后來眾人的吟詩作對,卻是一種散漫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茶文化所襯托出來的文化意境發(fā)生了改變,人們不再認為茶文化是一種簡單的事物,轉而可以襯托人們的內心變化,有利于推動人們進行深層次的文化交流。茶文化所具有的寓意本身較為深層,需要進行特殊的理解,并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進行融合,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文化美感。
《紅樓夢》當中,表現(xiàn)茶的地方非常多。小說第41回《品茶攏翠庵》中,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六安茶本身是清代貢茶,賈母之所以不吃這一種茶,主要是由于這種茶更加適合年輕人進行品飲?!袄暇疾琛币矊儆谄渲械牟杵分?,它出自于第41回,是為賈母特意準備的一種名茶。該茶嫩綠似蓮心,清香淡味,受到文人的廣泛歡迎。不同的《紅樓夢》譯本當中,對于這樣的表現(xiàn)凸顯有著不一樣的認知度。一部分《紅樓夢》譯本忽略了賈母喝茶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將賈母的其他行為進行了描繪,導致整個小說十分不完整,缺乏了一定的深意。賈母在這里的選茶表現(xiàn),不僅直觀地表現(xiàn)出了賈母愛茶,而且說明了賈母對茶有一種特殊的認知,可以直接凸顯出整個小說的細膩特點。
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在《紅樓夢》譯本當中擔當不一樣的角色,主體原因是由于茶文化本身的韻味和意境較為深遠,不僅可以代表人們的身份,而且可以對人們的心境進行描繪,在《紅樓夢》的82回當中,寶玉在讀完書以后,便迅速回到了賈府。而他回到賈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尋找自己喜歡的黛玉。在這里,有一段陳述:“黛玉微微一笑,因叫紫鵑:‘把我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念書了,比不得里頭?!埦璞旧砦兜垒^為清香,在這里的出現(xiàn)直接表達出了黛玉對于寶玉的感情。賈寶玉除了喜歡品飲這種茶以外,還喜歡的一種名茶是楓露,這一茶種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是沒有的,之所以會出現(xiàn)在這里,經過當代人們的研究,普遍得出的結論是曹雪芹為了烘托賈寶玉身份所特意進行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并沒有這種茶類。對于這一茶種的描述主要是小說的第8回:這楓露茶也確實不平凡,一般茶泡了三四道,早已味同嚼蠟,這茶才剛剛出色出味。在《紅樓夢》的不同譯本當中,對于茶的描繪非常多,這僅僅是基礎的一種意境表達,還有一些更加深厚的意境展現(xiàn),需要人們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總而言之,茶文化在《紅樓夢》的不同譯本當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形象和意境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些時候具備了明顯的現(xiàn)實特征,并且給予了人們真實的茶文化意境,代表了人們不一樣的品茶心境,一些時候則注重于內心世界的碰撞,渲染出了更加深層次的茶文化美感,無形之中使得整個小說的內涵得到了升華,人們的思想也會跟隨茶文化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1]何婧媛.茶文化英譯中的文化空白補償——以《紅樓夢》攏翠庵茶事翻譯為例[J].英語廣場,2016(11):24-26.
[2]劉保忠,譚思梅.茶道·人品·命運——品味《紅樓夢》中的茶文化[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3(05):51-56.
[3]胡曉瑛.由《紅樓夢》茶文化看明清茶具之美[J].農業(yè)考古,2013(02):85-88.
[4]佘丹,蔣蕭.大衛(wèi)·霍克斯與楊憲益《紅樓夢》翻譯策略的對比[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4):97-98.
[5]任彤,張惠琴.從目的論談《紅樓夢》霍譯本的茶文化翻譯[J].文學教育(上),2011(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