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鳳
(青田縣農作物管理站,浙江青田323900)
八棱絲瓜是浙江省青田縣長期種植的一個地方品種,目前種植面積667hm2,集中種植在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地區(qū)。八棱瓜喜溫耐熱,根系發(fā)達,抗旱、耐貧,采摘期長,產量高,每667m2產量可達3000kg。果實深綠色,果肉細嫩,脆嫩香甜,是浙南一帶特別是溫州市場上很受歡迎的一個蔬菜品種。而且收獲上市在7~10月份,正值市場夏秋蔬菜淡季,鮮瓜銷往浙江周邊大、中城市和溫州,市場銷售好。八棱瓜種植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由于長期種植八棱瓜,耕地已產生土壤有機質下降等土地退化問題,青田耕地資源匱乏,保障耕地資源的數(shù)量、質量和生態(tài)安全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為進一步挖掘土地的生產潛力,探索充分利用八棱瓜栽培前后的時間、空間,前作種上豌豆,后期套種盤菜,合理利用時間差、空間差,增大單位面積土地產出效益,減輕單一種植八棱瓜后的土地疲軟情況,項目開展了豌豆-八棱瓜-盤菜高效輪作模式生產示范,效果顯著,具有較強的農業(yè)推廣價值,而且輪作換茬是維持地力常新的基本農作制度,是我國自出現(xiàn)農耕以來種植方式的精華,合理的輪作種植模式,可以實現(xiàn)用地養(yǎng)地相結合,實現(xiàn)“藏金于土”,既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豌豆選用浙豌1號,11月中旬播種,次年4月下旬適期采收。八棱瓜選用本地自留種,3月上旬播種,4月上旬移栽,6月開始采收,可一直采收到8月中旬,可視市場行情決定采收截止。盤菜選用溫州盤菜,8月上旬即可開始分批播種,生長期為兩個月,可采收至11月。
2.1.1 豌豆播種
選取豌豆種子在11月進行播種,播種前深翻曬土,每667m2施農家有機肥1.5~2t,加過磷酸鈣40kg、復合肥30kg,拌勻施于種植溝作底肥,再曬種1~2d,以提高種子活力,提早出苗。播種時采用條播或直播方式進行。采用條播方式時,行距 25~30cm,株距 4~6cm,每 667m2用種量 3~5kg;采用直播方式時,穴播,每穴播種 2~4 粒,每667m2用種量 3~5kg。
2.1.2 豌豆田間管理
做好中耕除草工作,豌豆生長初期采用1%尿素液澆施,每10d澆一次,開花結莢期每隔10~15d,用腐熟人糞尿加氯化鉀追肥或復合肥加氯化鉀追肥,結合培土,采收時每采收兩次,用3%磷酸二氫鉀提取液加微量元素肥料進行根外施肥。
2.1.3 豌豆采收
4月開始采收,當豆粒充分飽滿,豆莢為青綠色或開始變淺綠色,植株莖葉大部分轉黃時,及時進行收獲。
2.2.1 八棱瓜播種育苗定植
3月下旬開始播種育苗,由于八棱瓜種子種殼較厚,播種前應先浸種、催芽。把種子放入60℃的熱水中攪拌1~3min,再浸泡20~30min,先將種殼表面的黏液輕輕搓洗掉,接著用30℃的溫水浸泡種子3~4h,撈出抖掉水分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15~20min消毒,之后取出用清水淘洗,置于28~32℃的高溫環(huán)境下催芽。當2/3的種子稍露白芽尖,出現(xiàn)“芝麻白”即可播種。播種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利用營養(yǎng)缽育苗,把熟化土壤、少量優(yōu)質雞糞均勻混合后裝缽擺放,淋透水,每缽放置1~2粒發(fā)芽種子,注意根部朝下,上層鋪蓋少量細土。苗床搭小拱棚,防止烈日暴曬和雨水沖刷。苗期需要保持苗土濕潤,同時適當光照防止瓜苗徒長,苗齡為2葉1心時定植,最好不超過3葉1心。移栽前7d噴1~2次2%磷酸二氫鉀,促進根系發(fā)育,莖桿粗壯,也可以采用苗床育苗。4月下旬至5月豌豆采收完成后,拔除豌豆枯秧,移栽八棱瓜幼苗,移栽前結合翻整地,每667m2施腐雞、豬、牛糞等優(yōu)質農家肥4000kg以上,耙勻整平后,南北向起壟,每壟間距2m,進行寬窄行定植,窄行在壟背,行距90~120cm左右,寬行跨壟溝,行距約100~120cm,株距保持在120cm,每667m2種植 250~300 株。
2.2.2 八棱瓜田間管理
八棱瓜莖具蔓生性,當瓜苗長至5~6片真葉時,就開始吐須抽蔓。此時應及時搭架。以整田為單位,根據(jù)株行距每穴邊豎插竹竿或木樁,頂部用小竹子、小木棍或繩子將竹竿或木樁綁緊固定連成一片,棚頂離地面2m左右。每穴留一株壯苗,每隔5d澆施一次人糞尿,待蔓長1m時增加施肥量,瓜地持續(xù)保持濕潤。定植成活后進行追肥,一般7d追肥一次。開花結瓜后,為滿足八棱瓜高產栽培對水、肥的需求,需加大追肥量,每667m2施復合肥10~15kg;進入盛果期后,每采收1~2次后要追肥1次,每次可穴施復合肥7.5~10kg/667m2;盛果期后期視田間植株長勢,交替追施速效肥和葉面噴施速效肥。整個生長期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八棱瓜主側蔓都能結果,為了避免側蔓過多,影響主蔓結果,應將莖基部無效子蔓摘除,以利通風透光,適時修整后扶其上架,使其分布均勻。上架后可適當摘除部分子蔓,上側蔓結1~2瓜后摘心,再發(fā)生側枝結瓜后再摘心。盛果期,在枝蔓過密時,須摘除過密老葉黃葉,增加通風透光,利于坐瓜。當發(fā)現(xiàn)雌花或幼果在棚架上時,要及時理瓜,并摘除畸形瓜。八棱瓜屬異花授粉作物,主蔓自10節(jié)左右著生第一雌花,以后連續(xù)多節(jié)著生雌花,應疏去部分雌花。一般第一節(jié)位雌花結瓜多畸形,應及時摘除。同時,在傍晚5~6時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當瓜長約30cm時開始人工拉直瓜條,以提高商品性。
2.2.3 八棱瓜采收
八棱瓜以嫩瓜食用,對采收適期比較嚴格,一般雌花開放后7~10d即可采收嫩瓜。當果梗光滑稍變色,茸毛減少,果面有光澤時即可收獲。采收時間宜在早晨,每1~2d采收1次,采收時小心輕放,避免擦傷瓜皮。
2.2.4 八棱瓜留種
將根瓜作為種瓜進行留種,留種時將種瓜留到瓜皮變成褐色,干枯后采收,置于室內陰涼通風處后熟,再剖開瓜曬干即可。
2.3.1 盤菜播種
8月開始到10月分批進行播種育苗,在育苗地塊上進行盤菜播種,盤菜播種采用直播方式進行,每穴播種兩粒,播種后蓋草保濕,真葉展開時,即施澆淡糞水促苗。
2.3.2 盤菜移栽定植
待盤菜幼苗兩片真葉微展時,開始拔除八棱瓜枯秧,整地做畦,在陰天移栽上盤菜幼苗,每667m2移栽3000~4000株,株距30~40cm,行距50cm,每667m2穴施鈣鎂磷肥50kg,栽后澆透水。
2.3.3 盤菜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后追施一次稀糞水,肉質根生長期再追施一次稀糞水,追肥前結合中耕除草。肉質根膨大期充分供水。在10月開始進行分批采收。
該模式下生產的豌豆,產量300kg/667m2,產值為1200 元/667m2,八棱瓜 3000kg/667m2,產值為 8000 元/667m2,盤菜2000kg/667m2,產值為4000元/667m2,合計產值13200 元/667m2,效益 9500 元/667m2,增效 3600 元/667m2,經(jīng)濟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