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烏魯木齊市動物園,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在我國,因為對荒山的成因認識存在不足,荒山造林研究理論尚處于發(fā)展階段,導致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長期未能實現(xiàn)突破,針對此現(xiàn)象,需了解荒山的形成原因重新設計荒山造林新方法,通過運用荒山造林成活保障機制的構建,來更好地提升荒山造林的開展質量。
造成荒山的原因多種多樣,自然的變化、人為的因素都會對荒山的形成造成影響。近些年大面積開發(fā)、修路、開采造成的荒山面積更是觸目驚心。向荒山要資源,重新開發(fā)荒山,將荒山建立成林業(yè)資源的蓄積地,已成為林區(qū)工作的重要性、根本性、長遠性的課題。荒山的出現(xiàn)有共同的原因,同時也有各自的特點,新時期林企不應將荒山當作林業(yè)工作的負擔。而應當作待開發(fā)的資源,要不斷思考和探索荒山造林,豐富造林理論,提升造林技術,加大造林力度,力爭通過造林改善和提升生態(tài)總體質量,優(yōu)化生物與物種結構,使荒山變成資源豐富、環(huán)境優(yōu)良、生機勃勃的新生態(tài)和新空間。
荒山本身的植被遭到了破壞,也嚴重影響了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因此,基于這些因素也需要適當改善立地條件,這些對荒山改造中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是對荒山生態(tài)環(huán)境實施改善的主要條件。改善土地中的水、肥以及氣等條件,對于提升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具體措施包括:首先清理林地,通常清理荒山的林地采用的是小塊狀清理,將其劃分成若干個區(qū)域,將每個區(qū)域中的雜草和灌木均清理干凈,以便于幼苗實施種植和生長。就地處理清理的雜草和灌木,在其堆放腐爛后可以改善區(qū)域內土壤質量;其次開穴,選擇合理的開穴時間,最好是在造林前實施開穴,確保土壤可以自然風化,在開穴工程中要清理土壤,回填土過程中要剔除干凈等。改善荒山的立地條件,也就是改善原有土層結構,提高土壤的松散性,實施良好的水和肥力保持效果,對土地質量有顯著改善,為造林幼苗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需要選擇合適的造林技巧,其主要包括了:首先,造林時間的科學性明確。在實施造林前的時間內,就需要整理土地,在整理完畢的第2年才能夠實施相應的栽培工作。具體造林時間選擇,也需要考慮到各項影響因素,其中包括氣候特征等,在幼苗種植后必須要具有充沛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等。其次,要提高種植技巧,最好做到隨起隨栽,有效保留幼苗本身的水分和養(yǎng)料,從而促進幼苗健康成長。然后選擇恰當?shù)脑炝置芏龋@項因素也能夠直接影響到荒山造林成活率。在造林前,要分析樹種特性和當?shù)氐耐寥罈l件,確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促進造林成活率的提高。在荒山造林最后,需要實施相應的栽植管理,需要有專業(yè)人員,在幼苗栽植現(xiàn)場依照栽種實際情況實施現(xiàn)場指導,以免存在不合理因素,提高栽植科學性,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
幼苗的生長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這是保障荒山造林成活率得以提升的關鍵所在。在荒山地帶,不管是當?shù)氐臍夂驐l件,還是環(huán)境均較為復雜,特別是在山區(qū)復雜性更高,很多地方都存在雨量少等問題,非常不利于幼苗的生長。所以如果灌溉條件允許,則可以對幼苗栽植實施澆水灌溉,如果當?shù)夭痪哂辛己玫墓喔葪l件,則可以應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盤,以保留樹盤水分,提高土壤蓄水量,提升造林成活率。具體方式是選擇合理的薄膜覆蓋,通常薄膜面積要大于栽植挖穴面積,之后對其實施加固,以免被大風吹散;同時,要依照當?shù)氐臍夂蛱攸c,為幼苗初期生長構建良好的環(huán)境。
綜上所述,荒山造林工程的開展,為了更好地提升成活率,需要讓更多的林業(yè)從業(yè)者加強對荒山造林工作的認識與重視,在荒山造林的過程中,從荒山的成因入手,科學選擇與運用荒山造林技術,繼而實現(xiàn)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提升,確保荒山造林的成效取得質的飛躍。
[1]賀曉國.對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認識[J].黑龍江科學,2016(7)
[2]秦巖.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J].黑龍江科學,2016(7)
[3]劉興信.五角楓在淅川石漠化地區(qū)造林技術[J].河南林業(yè)科技,2016(1)
[4]劉蘭杰,范海波.探析荒山造林的主要技術及新工藝的應用[J].農業(yè)與技術,2015(18)
[5]周鑫花.淺談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幾個要點[J].現(xiàn)代園藝,2016(20)
[6]王俊俏.淺談耕地和荒山造林的技術與養(yǎng)護措施[J].農業(yè)與技術,2015(18)
[7]夏遠友.林業(yè)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創(chuàng)新[J].時代報告,2017(22)
[8]胡迪.淺談荒山造林樹種的選擇與造林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