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fā)平,丁 飛,肖士喜
滑塊式萬向接軸具有傳遞扭矩大、可靠性高,廣泛應用于大型寬厚板軋機、管軋機等軋制力矩大,震動劇烈的軋機主傳動裝置中?;瑝K式萬向接軸的軸套與中間軸之間一般采用過盈連接,這種連接的結(jié)構(gòu)簡單、同心度好、承載能力強,能承受變載和沖擊力,可避免零件因加工出鍵槽等而削弱強度,但配合加工精度要求較高。過盈連接的配合面有圓柱面和圓錐面,圓柱面過盈連接采用熱脹配合法裝配,裝拆不便。圓錐面過盈連接壓合距離短,裝拆方便;該種連接有帶中間套和不帶中間套兩種型式,不帶中間套的連接用于中小尺寸的連接,或不需要多次裝拆的連接;對于大型、重載和需要多次裝拆的場合,多使用帶中間套的圓錐面過盈連接,采用液壓套裝法裝拆。
使用液壓套裝法時,高壓油經(jīng)管路和油孔進入包容件的環(huán)形槽中,使環(huán)形槽形成一個密封空間,當進入的高壓油的油壓達到一定數(shù)值時,配合面間的壓力將使包容件內(nèi)徑脹大,被包容件外徑減小,配合表面被一層高壓油膜分開,此時施加一定的軸向力,即可實現(xiàn)過盈配合的裝、拆。
我公司為某鋼廠4300軋機主傳動制作的一種圓錐過盈連接的滑塊式萬向接軸,圖1為該接軸軋輥側(cè)軸套圓錐過盈連接示意圖,該接軸的軸套材料為 30Cr2Ni2Mo,內(nèi)孔錐度1:30,最大錐圓直徑?586,錐面配合長度675,錐面分布螺旋油槽;外圓有三處加油孔,其中兩個加油孔與錐面螺旋油槽相通,用于裝拆時加高壓油使內(nèi)孔脹大形成間隙;另一個加油孔在拆卸時加壓力油產(chǎn)生軸向推力。錐孔和中間軸之間采用了帶外錐面的中間套,中間套內(nèi)孔與中間軸為圓柱面配合,圓柱面直徑?545 mm,配合間隙0.04~0.13 mm,中間套材料為45鋼;中間軸材料為34CrNi1Mo,端面加工螺紋孔,用于安裝時裝螺桿拉伸。圓錐結(jié)合面裝配時壓合行程38.6 mm。
為合理地選用拆裝設備,裝配前需初步計算油壓裝拆參數(shù),對帶中間套的圓錐過盈連接可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中間套變形所需壓強(MPa):
實際最大結(jié)合壓強(MPa):
需要的裝拆油壓(MPa):PX=1.1[Pfmax]
圖1 滑塊式萬向接軸軋輥側(cè)軸套圓錐過盈連接示意圖
式中:E——中間套材料的彈性模量,MPa;
Xmax——中間套與相關圓柱面最大配合間隙,mm;
d——中間套圓柱面直徑,mm;
dm——圓錐面結(jié)合平均直徑,mm,;
[δmax]——滿足連接要求的最大過盈量,mm;
Ca、Ci——系數(shù),由國家標準GB/T5371-2004《極限與配合 過盈配合計算和選用》表4中查出;
Ea、Ei——包容件、被包容件材料的彈性模量,MPa;
lf——圓錐面配合長度;
μ1——油壓裝配時的摩擦因數(shù);
C——圓錐面錐度。
計算時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E=206000 MPa,Xmax=0.13 mm,d=545 mm,dm=574.75 mm,[δmax]=1.28 mm,Ca=2.26,Ci=0.7,Ea=Ei=206000 MPa,lf=675 mm,μ1=0.02,C=1/30。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經(jīng)計算可得需要的裝拆油壓PX=173.33 MPa,需要的壓入力PXi=7746 kN,需要的壓出力PXe=704.2 kN。
根據(jù)計算的油壓裝拆參數(shù),選用適當?shù)囊簤涸O備及工具,具體如下:
徑向液壓泵:手動或電動液壓泵2臺,工作壓力200~280 MPa;
軸向拉伸設備:液壓螺栓拉伸器M180×6,1件,最大拉伸力11545 kN,最大工作壓力50 MPa,行程40 mm;
軸向液壓泵:手動或電動液壓泵1臺,工作壓力50 MPa;
螺桿:M180×6螺桿1件,表面氮化處理;
管路:耐壓300 MPa液壓軟管總成3件,每件長度8 m以上,并配備管接頭;
壓力表:量程300 MPa壓力表2件,量程100 MPa壓力表1件;
壓力油:運動黏度為46~68(40℃時)的礦物油;
其余:限位塊2件,潤滑油、裝配需要使用的專用扳手、生膠帶以及其他裝配常用工具;
(1)清洗去毛刺——裝配前檢查所有接合面,不得有裂紋、劃痕和缺陷;所有油孔及油槽,不得有毛刺和切屑;所有接合面及油孔用干凈的NY-190號溶劑油徹底清洗;清洗中間軸端螺孔及螺桿兩端螺紋,注意清洗時不得使用棉紗。
(2)試裝中間套——中間套圓錐面涂紅丹粉,與軸套圓錐孔配合,左右轉(zhuǎn)動30°后檢查接觸面積,接觸面積需保證在80%以上;為了檢驗接觸面是否漏油,需壓力油加壓檢驗;清潔表面后涂潤滑油,將圓錐面配合,向與螺旋油槽相通的油孔加3 MPa的壓力油,觀察壓力表指針的變化,當油壓下降速度不大于0.2 MPa/min時視為密封合格,否則返工圓錐面。
(1)裝螺桿——如圖2所示,中間接軸臥放,兩端用V型塊支撐平穩(wěn),相位標記水平,且使操作人員便于觀察。吊起螺桿并將其一端螺紋擰入中間軸端面螺孔內(nèi);螺紋旋合時應靈活自如,不得有卡阻;為防止過盈裝配后螺紋孔收縮,螺紋抱死,螺紋加工時配合間隙可加大0.2~0.3 mm。
圖2 滑塊式萬向接軸液壓套裝法裝配示意圖
(2)裝中間套、軸套——將中間套套入中間軸外圓,吊裝軸套,將錐孔緩慢裝入中間套,接合面均勻涂抹潤滑油。
(3)點焊限位塊——圓錐過盈連接件壓入行程允差一般為±0.2 mm,為控制壓入行程,在中間套外圓對稱點焊兩處限位塊,限位塊一側(cè)面與中間軸臺階端面緊貼,用以裝配定位25尺寸,裝配完畢打磨去除。
(4)安裝液壓螺栓拉伸器——吊裝液壓螺栓拉伸器,液壓缸的下方支撐平穩(wěn),將液壓拉伸器的螺母旋入螺桿逐步排除軸向間隙,間隙排除后回轉(zhuǎn)1/4圈。
(5)連接軸向油路——將液壓螺栓拉伸器油壓接口通過管接頭、液壓軟管與軸向液壓泵相連擰緊,在油路上安裝量程為100 MPa的壓力表,加入適量46#液壓油排除系統(tǒng)內(nèi)部空氣。
(6)連接徑向油路——將軸套上與螺旋油槽相通的兩處油孔通過管接頭、液壓軟管與軸向液壓泵相連擰緊,在油路上安裝量程為300 MPa的壓力表。
(7)加壓——啟動徑向液壓泵,向軸套圓錐孔螺旋槽內(nèi)注油,當圓錐結(jié)合面有油滲出,油路及螺旋槽內(nèi)氣體被排出,啟動軸向液壓泵,排除軸向間隙,使圓錐面貼合,環(huán)形槽形成一個密封空間。將各油路加壓至5 MPa,確認油路無泄漏;繼續(xù)緩慢增加徑向油壓,同時施加軸向油壓緩慢壓入,開始時,軸向壓力不能過大,隨著徑向壓力的加大而逐步提高,但不能超過最大軸向壓力。當油壓達到理論計算值而行程未達到時,應暫停壓入,待軸套錐孔逐漸擴大后再繼續(xù)壓入至規(guī)定行程。
(8)卸壓——軸套端面與限位塊接觸表明裝配已達到規(guī)定的行程,可以卸壓;應先去除徑向油壓,放置15~30 min后再去除軸向油壓,以防止軸套回彈。打磨去除限位塊,拆除管接頭、液壓軟管、螺桿及液壓螺栓拉伸器,軸套外圓上加油孔用螺塞悶堵,防止雜物進入,影響后期拆卸。
拆卸前,先將軸套中間螺紋孔上的螺紋堵頭旋緊,裝孔用擋圈壓緊螺紋堵頭,防止拆卸加壓時松動。軸套上與螺旋槽相通的兩油孔接徑向液壓泵,另一油孔接軸向液壓泵。先加軸向油壓,后加徑向油壓。拆卸時的油壓一般不超過理論計算值,當拆卸困難時,可適當提高油壓,但最大不超過計算值的10%。為保證安全,安裝和拆卸加壓時,操作人員不得在軸套的軸向,應在軸的側(cè)面且距離4 m以上操作。
液壓套裝法裝配時不需要很大的軸向力,接合面不易損傷,拆裝方便,多用于承載較大且需多次裝拆的場合。該方法將在軋鋼機械、機車車輛和船舶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1]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3]王先逵.機械裝配工藝[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