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烈棟
摘要:體育消費是體育經濟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也是體育的社會價值的一種體現,通過對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部分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結構和水平等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目前我院學生具有較強的體育意識,但大學生消費水平明顯偏低,體育消費以實物消費為主;經濟能力有限嚴重制約了大學生的體育消費。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消費 分析
前言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追求體育健康已成為一種趨勢,這必然涉及到體育消費,而當代大學生是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群體,而且絕大多數大學生有較好基礎,在體育生活中的經濟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目前的體育消費狀況,消費動機如何?本人通過對我院部分學生體育消費進行調查與分析,為發(fā)展我國體育產業(yè),擴大國內要求,推動經濟增長產生日益重要影響,并在了解我院目前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基礎上,更好地引導學生體育消費向著健康、全面的方向發(fā)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和健康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讓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不同專業(yè)大學生400人,其中男生210人,女生為190人。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社會調查法和數理統(tǒng)計等方法。共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390份,占97.5%,其中有效問卷375份,有效率為96.01%;對所獲數據進行數理統(tǒng)計。
二、結果與分析
(一)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
本次調查顯示,大體上的排序依次為增強體質>豐富課余生活>增加知識>社會交往>無目的,不管是男女生,均把增強體質放在首位,說明擁有個健康的身體已成為大多數學生的共識,學生對體育鍛煉有較明確的目的,消費動機是健康、積極的,與我國目前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計劃是相適應的。
(二)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結構及水平
現階段我院大學生中有體育消費者比例為95.80%是消費族,他們從中學進入大學后,獨立生活,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因此,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有計劃的支出十分重要,調查表明,大學生體育支出,僅41%的男生,23%的女生有計劃,絕大多數大學生支出隨意性比較大,缺乏合理安排,從體育消費結構來看,調查結果表明,各種消費總額按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①運動服裝、鞋類;②觀看比賽;③體育器材;④體育書籍、報刊、音像制品等;⑤租用體育場地;⑥旅游:⑦運動保健。
大學生在體育消費時,作為體育運動所必需的體育服裝、鞋類、器材,男女消費差異不是很大,主要表現在:男生更為關心體育信息,喜歡觀看體育比賽,所以男生在這方面的投入比較多,而對運動場地要求不會很高,參加的多是籃球、足球等室外項目,所以在租用場地方面投入較少,而女生在租用場地方面明顯高于男生,她們一般喜歡健美操、羽毛球、排球等項目,而這些項目一般都在室內場,大多需要付費,充分說明了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具有不同特點。
(三)制約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調查顯示,制約我院學生體育消費的前三位因素分別為:經濟能力不夠,缺乏體育場地、設施、消費價格高,76.43%的學生是因為經濟能力不夠而制約了其體育消費,部分學生是靠助學金、獎學金、勤工儉學所得,除支出生活費外,所剩很少,這就嚴重制約了其體育消費行為。53.83%的學生認為,缺乏體育設施。近幾年來,我院人數迅速增加,從而造成體育場地嚴重不足,沒有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這是制約我院大學生不可忽視的因素。13.12%的學生認為,學校或地區(qū)體育賽事水平比較低,缺乏觀賞性,比如說看NBA賽,少部分學生認為般的籃球賽還不如看電視,看NBA,還有個別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體育消費。
三、結論與建議
1.我院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消費意識、觀念有了正確理解,并有自覺的體育消費行為,但處于消費階段,認為我院應該繼續(xù)加大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應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學院報刊、廣播、宣傳欄、校園風格等形式,灌輸“健康第一”的體育消費意識,培養(yǎng)我院大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
2.我院男女大學生在體育消費意識上有一定偏差,男生消費總額明顯同于女生消費總額,因此,吸引、促使更多女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是我院要解決的問題。
3.對我院部分因為經濟困難而嚴重影響到不能正常參與體育消費的學生學校可以考慮讓學生利用勤工儉學的方式來支付一部分體育消費,這樣即解決了學生無經濟來源的困難,又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