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輝 于海娜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很少從腦科學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學生大腦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思維習慣、學習方式關注很少。在“友善用腦”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樹立“每一個學生都是天生的學習者”的理念。
創(chuàng)造靈活多變的教學環(huán)境
“友善用腦”理論強調(diào)為學生創(chuàng)造靈活多變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如制作教具或課件、重新布置課桌椅或重新安排小組成員、變換背景音樂等。適當?shù)剡\用這些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氣氛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通過視覺、聽覺、展示成果等方式刺激大腦,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清晰,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電場概念的學習中,教師將課桌椅布置成4人一組的模式,使之有利于學生學習。在物理課堂上,教師用立體的課件演示電場線,使學生對看不見、摸不到的電場產(chǎn)生了具體形象的感官體驗。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1.類比
例如,在電場這一章的教學中,物理量和物理規(guī)律復雜抽象,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用友善用腦教學理論指導教學,使學生形成物理觀念,理解概念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加強科學思維的訓練,建立概念規(guī)律間的思維導圖。例如,可以用在風中擺動的樹葉反映了風的大小來類比電荷在電場中受力的大小,從而描述電場強度;用物體在地面上不同的位置擁有不同的重力勢能來類比電荷在電場中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電勢能,化抽象的物理概念為具體形象的感官認識,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電勢、電勢差、電勢能這幾個概念特別抽象,學生建立知識結構比較吃力,也可以用類比的方法。例如,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證明,重力做功以及電場力做功都與路徑無關,說明電場和重力場二者有相似之處,可以進行類比。通過類比突破難點,學生不僅掌握了這幾個物理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更通過類比這種物理方法的運用,經(jīng)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了科學思維的訓練,提升了物理素養(yǎng)。
2.探究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中,有效的探究實驗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為知識的學習提供足夠的感性和理性準備。學生在探究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中,回憶、理解和運用相應的物理知識,不斷地強化和鞏固原有的知識結構。
例如,“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的教學可按以下步驟進行:第一步,讓學生猜測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得出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跟兩板間距離、兩板正對面積、兩板間介質(zhì)這幾個因素有關;第二步,進行實驗,給平行板電容器充好電,通過與平行板電容器相連的電勢差計可以得知電勢差的變化,從而了解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變化;第三步,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表格;第四步,學生兩人一組,共同完成實驗探究的過程;第五步,通過實驗得出結論。
3.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將思維外化為圖,幫助學生梳理思維,使知識系統(tǒng)化、記憶個性化。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學習中,采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不但能構建知識和概念間的聯(lián)系,還能訓練學生左腦寫字的能力和右腦畫線條的能力。這樣充分利用了左右腦,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電場章節(jié)復習中,教師讓學生分組將整章的概念、規(guī)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自主構建知識網(wǎng)絡,進行小組展示。這種方法讓學生主動體驗構建,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