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勇
摘 要: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F(xiàn)在的教學理念表明,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傳統(tǒng)教學中的“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椤爸鲃訉W習”,從“要我學習”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習”。只有實現(xiàn)這個教學目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45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注意到學生有不認真聽講的情況,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想東想西,甚至有的學生不是閑玩就是和其他學生交頭接耳,這樣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根本聽不進去,白白浪費時間,幾乎沒有學習效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數(shù)學學習水平。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辈还苁钦l都會對感興趣的事情付出努力,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學習更是如此。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那么他將愿意接受這個過程,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學生這一特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新奇的問題,為學生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有探究的沖動。同時,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小學生正是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玩游戲或講故事等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帶著這份好奇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實際的例子,拉近生活和教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有親切感??傊?,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使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好奇心,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
(二)鼓勵學生課堂討論,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在課堂上如果學習氛圍比較濃厚,學生的積極性會比較高,學生也愿意主動地投入學習中。要營造課堂濃厚的學習氛圍,課堂討論是必不可少的。學生之間的討論會讓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那么,學生通過交流,不但可以使學到的知識更牢固,而且還會讓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學習效果明顯。但是,教師在為學生安排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活動的多樣化,盡量讓教學氛圍處于平等狀態(tài),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保證每個學生精力充沛,對學習保有熱情和欲望。
(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每位學生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所在。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每一個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達到心與心的溝通。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特別關注學生,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指正,而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同時,教師在和學生交流時,要用心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了解他們的心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溝通,以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不是沒有目的的,而是要圍繞教學目的,使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真正地掌握知識。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主動探索,得出問題的答案??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言一行都會為學生留下印象,每一句話或每一個眼神也會給學生造成影響。關注每一位學生,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開拓學生思路
習慣成自然,一個人一旦形成了習慣,就會主動去做某件事,學生學習更是如此。如果學生有一個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那么這個習慣會讓他在學習中收獲很多。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從小年級開始讓他們了解主動參與的好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發(fā)言,開拓思路,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利于學習的行為,就及時改正。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可以是表揚,也可以是鞭策,不管是怎樣,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只有教師的不斷指導,學生才會養(yǎng)成主動參與學習的習慣。
(五)講究教學方法,磨煉學生主動參與的能力
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會不同。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傳授知識,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果,重要的一點就是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有效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順暢,接受能力更強。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回答,從學生的回答中找到學生的不足和亮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言的運用,盡量不要使用平淡的語言,平淡的語言會讓學生反感。只有教師使用充滿活力的語言,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想方設法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使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有效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愿意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得到提高,綜合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劍.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89).
[2] 趙建宏.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J].學周刊,2015(4).
[3] 黃先榮.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考試周刊,2016(48).
[4] 付振香.淺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