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震+霍俊明+閻安
商 震:
非常高興來到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我更高興的是在大家即將展開新學期第一課之前我們來了,剛才陳長吟院長給我們介紹了,說我們學校有著優(yōu)秀的文學傳統(tǒng),也有請作家走進校園的傳統(tǒng),今天我和霍俊明老師來到學校,剛才陳院長介紹過我們都是從事詩歌工作的,今天我們就講詩歌。
我往這兒一坐,看到大家都穿著準備軍訓的服裝,我也參加過軍訓,我也穿過幾天軍裝,軍隊的生活和軍隊對人的要求是那種直線的、方塊的,準時、準點、嚴守紀律,那么和詩歌的要求呢?不太一樣,在部隊里,在我們軍訓里,教官或者教師一定要把號令說清楚,一定讓你按照號令執(zhí)行,早上6點半起床,起床號一響起來,打背包,集合,列隊,出發(fā),這是力圖要求每一句話準確,力圖要求每一個字準確。而在詩歌的描述里,不一定。因為詩歌是具有一種很強的開放性的這樣一種語言能力,說得更具體一點,當我們要求嚴謹?shù)揭环忠幻攵疾徊畹臅r候,詩歌的描述是開放的,甚至是曖昧的,我這樣說并不是說寫詩一定和軍訓反著,我們知道一個成語叫殊途同歸,軍訓是讓每一個學生,或者每一個人守紀律,懂堅強,會戰(zhàn)斗,這是鍛煉我們的身體能力和意志能力,而如果要想說詩歌對人的這種鍛煉作用,那就是鍛煉你的情感能力,鍛煉你的表述能力。我們知道任何一場戰(zhàn)爭,都不是單打獨斗的,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可能用紀律或某些規(guī)定能把人連接在一起,但是把人連接在一起最緊密的東西是感情。同學之間的感情、戰(zhàn)友之間的感情、同一條戰(zhàn)線人的感情,人和人的感情是最緊密的一種力量,而詩歌就是具有這種力量的藝術形式。
我講一個我經(jīng)歷過的故事?,F(xiàn)在同學們都沒有見過摩托羅拉手機了,1999年,美國摩托羅拉是很大的,就在北京三環(huán)附近,當時很重要的商業(yè)區(qū)都在那里。他們要在中國招一個高管,招高管就請了各方面的專家和評委,我和天津的作協(xié)主席蔣子龍作為評委。當時摩托羅拉給這個中國高管的位置年薪是多少呢?30萬人民幣!當時是1999年,我是《人民文學》的編輯部主任,我的工資三千塊錢,而這個位置30萬。走到最后,個個都很優(yōu)秀,當然他們后來答題我就聽不懂了,因為他們開始用英語。最后我們出了關于中外文學的一些題,摻在其他的問題之中請他們回答,結果二選一。我作為一個評委在那兒坐著,我覺得這兩個人都很優(yōu)秀,真是優(yōu)秀,難不倒。最后董事長出來了,是個美國人,會說漢語,他就跟我說,說商先生,你能夠現(xiàn)場默寫兩首莎士比亞的詩嗎?那個時候我年輕,這事我真能干。一是我來做評委之前我備過這方面的課,歐美詩我懂,我就默寫了兩首下來他看了一下說好,就拿了這兩首詩上了臺了。第一道題,把這兩首詩翻譯成英語,做完以后,兩個人難分伯仲。第二道題,董事長自己說了,你們除了這兩首詩之外,給我背一首莎士比亞的詩,一人勝出。
摩托羅拉公司選高管的最后一道題是一首詩,作為一個評委,我突然覺得自己身上有了一種很沉重的力量,一首詩決定了一個外企公司在中國的高管,決定了一個中國大學生的事業(yè)和命運。最后董事長公布結果時,公司員工和所有考生都在,他說,我為什么在這樣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崗位招聘中,我請來了一位作家和一位詩人,無論什么樣的企業(yè),如果我的員工不讀文學作品,不讀詩歌,不讀小說,我認為這個員工僅僅就是一塊機械零件,他很難和我有情感溝通。
我在現(xiàn)場受到了一個來自企業(yè)的詩歌教育,我們經(jīng)常用詩歌去教育別人,你們應該熱愛詩歌,詩歌對你們人生多么重要,我現(xiàn)在被一個企業(yè)家教育了。同時給了我一個啟示,我今天告訴大家,那就是在中國的未來,在你們長大的時候,當你們和這個社會發(fā)生直接碰撞的時候,如果你的心里、你的情懷里,有文學精神,有詩歌精神,你一定會比別人走得快一點,走得穩(wěn)一點,走得讓別人喜歡一點。我剛才講的是事實,是我經(jīng)歷的事件,我奉勸大家要聽摩托羅拉那位老總的話。前些年我去大學講這個話,他們是不信的,畢業(yè)我找工作,沒聽說哪個外企崗位工薪很高,還讓我背詩歌。現(xiàn)在你們可以去問那些在外企工作的白領,問問他們的老板是不是喜歡讀詩歌。我在北京至少問過兩家外企的老板,有人在外企工作,問老板是哪兒的?是瑞典的,我說知識分子出身?他說是,我說讀詩歌嗎?他說讀。而且會了漢語之后,當他能讀中國字的時候,他先要的不是說給我拿張報紙,而是把你們的《詩刊》給我看一看。他要讀中國的詩歌,為什么?詩歌是最真實的反映,當下人情感和情緒的藝術門類。也就是說我們用其他的方式都可能有虛構、有制作,詩歌不允許你制作,不允許你造假,你有什么就說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寫。所以在一首詩里,無論是我還是我剛才說的那個外企老板和當下的人們,那些看重詩歌的人,他們對一首詩要看什么?為什么說我到了中國,我會了漢語,要看當下的漢語詩歌,他要了解中國人的情緒,因為詩歌就有這樣的三個特點,我給同學們說一下。
詩歌的第一個特點是情緒真實,就是說一首詩就是這個詩人最真實的情緒,為什么呢?好的詩人寫詩是在交流,他的詩歌語言方式是和母親說話,和親人說話,和你最愛的人說話,你和他們說話,不用撒謊,不用顧左右而言他,所以在一首詩里,是這個詩人當下真實的情緒,那么大面積的看,當下的人們的情緒在一本刊物里反映出來。那么詩歌第二個特點是什么呢?是要表現(xiàn)這個寫詩的人,這個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生存環(huán)境、情感環(huán)境的能力判斷。一個詩人的任何一首詩都是和這個世界談談,都是要談談他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和我們對面的終南山,和我們渭河,和《詩經(jīng)》,和周秦漢,我們和長安去談談,都是這種關系。你要把這種關系說清楚了就是你的判斷結果,那么一個專業(yè)讀者,比如我是編輯,我來判斷它的藝術效果,社會學家來判斷現(xiàn)在這些人,昨天我們的論壇是80后,今天大概有90后,你要看這些人是怎么看待社會,怎么看待生命在自然環(huán)境和情感環(huán)境里的狀態(tài),要看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的狀態(tài),這就是詩歌的第二個特點。詩歌的第三個特點,任何一首詩告訴我你在想什么,你要去哪里,霍教授告訴我是審美力量,你的一首詩里要有審美情趣,你的思想方向,再上升一點就是你要有美學價值。美學價值,思想方向,美學力量,那是理論家總結的事,寫作的時候就是美學情趣,其實就是你的情緒,我們中國老百姓經(jīng)常說的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你在這首詩里你寫出來你喜歡蘿卜還是喜歡白菜,這就是你的美學情趣,這也是你的審美愛好,這不用統(tǒng)一,這種情趣是情懷,甚至是個人的癖好,都不怕。我剛才最初說寫詩、讀詩和你穿的這身迷彩服進行軍訓有著形式上的不同,又和內在統(tǒng)一,內在統(tǒng)一是什么?我們穿上這么統(tǒng)一的服裝,要統(tǒng)一行動,要完成一項部隊所下達的指令,無論是前進、后退,還是待命,都要統(tǒng)一。詩歌似乎沒有這種力量,因為它沒有指揮官,沒有沖鋒號,沒有各種各樣的號令,那么是不是一盤散沙?不是,詩歌是所有有形部隊和無形部隊里的先鋒隊。endprint
霍俊明:
感謝商主編的精彩演講。剛才商震主編在講的時候,我突然有很多的感慨,坐在這兒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課,關于百年的中國新詩和校園的關系。但是剛才在聽商主編講的時候我確實有很多想說的,先說一點別的。因為我坐在這兒一直在看臺下的同學們,因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今年的新生,馬上要參加軍訓了,我看了半天,在辨別性別,男生多還是女生多,看了半天眼睛也不太好,但是我看到我們會場后半部分,基本上應該算是老學生了,肯定已經(jīng)是非大一學生了,也有很多文學專業(yè)的同學們。
剛才商主編談到了當年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在選地區(qū)高管的時候是以人文修養(yǎng),包括詩歌作為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但是反過來說他當時為什么會受觸動,在我們中國的公司,包括社會空間,它對中國的詩歌、詩人,尤其是對一百年的現(xiàn)代詩是怎么看待的?我覺得這涉及到另外一個故事??赡茉谖覀兡苛λ暗姆秶畠?,大公司在招新員工的時候,所倚重的可能還真不是詩歌的力量,說莎士比亞的一首詩背下來了就有競爭的機會,這個未必。但是我覺得為什么要講詩歌,我覺得它有它的重要性。
在大學如果不接觸詩歌是非??膳碌氖虑?。在座的大一新生,你們可能剛剛經(jīng)歷了高考,說實在的高考和現(xiàn)代詩的關系很遠。如果離開了校園,我們再看一下中國詩人的命運。我想反過來說一個事,這件事可能有同學也知道。當年在北京大學有一個學生畢業(yè)之后,分配到了當時在北京郊區(qū)的中國政法大學工作,他先是在學校編輯部,后來到了教研室,這是一位當時的青年詩人。有一天黃昏的時候,他走進了昌平的一個小酒館,他進去之后,他就給小酒館的老板提了一個要求,他說老板,我能不能提一個條件,我給你們朗誦一首詩歌,完了你給我一杯啤酒喝。這個老板怎么說的呢?可以給你啤酒喝,但是不能在我這兒朗誦詩歌。
那個年代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這個時候的中國詩人迎來了在一杯啤酒和一首詩歌之間要進行抉擇的這樣一個節(jié)點,這個詩人在1989年3月份,去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了。這個人大家都知道,25歲,這個人就是海子。海子的詩在高中的課本上講的,包括有一首傳的非常多的,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民謠歌手給這首詩譜了很多的曲。我當時在北京的時候給他們講課,有一個北京的教材已選上他這首詩歌,提供的這個教參完全是按照一種樂觀的、理想的、明亮的語境解讀海子詩歌的,認為這是一首理想主義的、浪漫的、明亮的、歡快的、帶有祝福感的詩歌。后來我就在培訓的時候我說這本教參完全是錯的,有人把這個意見反饋給教委,北京的這個教材就不再選海子這首詩歌。這首詩歌是在他謝世之前寫的,離他謝世很近。這首詩歌基本上承擔了臨終遺言的這樣一個效果,我們可以看到海子這首詩歌里邊用了大量的成語,他用的所有成語,所有明亮的詞語,都是反著來用的。也就是在那些明亮的、溫暖的祝福之下是他的一顆非常孤獨的、黑暗的,甚至已經(jīng)決絕棄世的那顆心。我覺得讀詩歌,不管是中學,還是到大學,除了茍且的生活之外,還有遠方、田野、詩歌、民謠,還有愛情在等待著你,我也想祝福你。但是中國的詩歌放在一個一百年這樣的語境來談的時候,它并不是一個非常輕松的話題。海子自殺之后,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駱一禾,在他去世之后不久,在北京的王府井出來的時候一頭栽倒在大街上,后來腦溢血昏迷了一個多月,去世了,他也是北大非常重要的人。北大還有另外一個詩人,叫戈麥,戈麥在上個世紀在北京的萬泉河投河自殺。當然這是一個悲劇性的故事,但是在上個世紀末中國的詩人給中國的文學染上一層陰影。
這時候我們同學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詩人往往會有這樣的一個非正常的命運?這個命運實際上不止是在上世紀末發(fā)生,在一百年的漢語史上,如果我們從傳記學的角度,我們談論一個詩人,談論他的生活、遭際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很多的被我們高校的體制忽略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在座的同學,還是要多讀一點中國詩歌的歷史。剛才商主編在講的時候,他講到詩歌知識的時候,比如詩歌有幾個重要方面,包括詩歌的重要性,這時候我想到另外一個事。在座的我看基本上都是90后末期的,甚至馬上到00后,甚至里邊可能有00后。作為你們同時代的人,你們的命運并不是相同的。
今天你們坐在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的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課堂、殿堂,但是和你們同時代的人可能沒有你們這么幸運。所以我覺得在座的不管是新生,還是大二、大三、大四的,我覺得你們應該珍惜這個校園。有人說霍老師,你又在給我們講人生觀,我覺得這不是人生觀?,F(xiàn)在給你們講另外一個詩人,跟你們同時代的,這個人出生于1990年,他去世于2014年9月的最后一天,在深圳的富士康公司跳樓自殺,逝年24歲。這個人叫許立志,從湖南來廣東打工的一個青年詩人,和你們同時代的他沒有這個機會走進校園,他提前進入到了中國的一個大工廠時代,承擔了大機器時代的一個零件。許立志的詩歌,我覺得如果跟打工詩歌沾點關系的話,我覺得他是里邊寫的最好的,沒有之一。他的詩歌有很多發(fā)現(xiàn)性,跟商主編剛才講的詩歌的那幾個標準有很多契合。
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兼職打工的經(jīng)歷,我曾經(jīng)去過深圳的富士康公司,我去富士康公司的時候,安檢比機場安檢要嚴格得多,任何的通訊設備都不能帶入這個廠區(qū)。我們后來進入到一個幾百人的車間的時候,看到一個場景,每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重復著一個工作,很簡單,他手里拿著一個類似于焊機的東西,當流水線的那個手機過來的時候,他就負責點一下,焊接一下,利用0.5秒的時間點一個手機。他一天做下來是機械的,并且你不能有多少出錯率。就是說每天做這個工作,就是這樣點,來一個點一下,來一個點一下,一天做十個小時,十二個小時,我不知道在座的會怎么想。18歲、19歲,讓你坐到一個大工廠里每天重復這樣的工作,就是點,點下去,我不知道能點到幾歲,點到30歲、50歲,這個答案我覺得在座的任何人都不能給出,詩人可以給出這個答案。
當這些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年輕工人坐在這個工廠的時候,我不合時宜的想到了我的老家。我是河北人,我們那個城市也很著名,這個著名是用生命換來的。我的老家建了很多大的養(yǎng)殖場,包括養(yǎng)雞場。我看到一個文學里邊講到一個細節(jié),就是在一個龐大的養(yǎng)雞場,因為這些雞從生下來到最終被送到餐桌上時間非常短,因為飼料有各種添加劑。就是這個雞,比如每一只雞都有一個小籠子,這個籠子非常窄的,當它長得非常大的時候,這只雞基本上不能動了,因為要節(jié)約成本,籠子很窄,這只雞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它只能每天重復一個動作。比如說水來了有飼料,它就低頭去啄米。我覺得這個和那些工人,當然也不大對,和那些工人在點那些手機,我覺得很像,你沒有任何的其他生活,你只有這樣的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