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廖君
自從工廠退休以后,我就加入了廣場地書隊伍,經(jīng)過十余年的實踐,我覺得地書對老年人動腦、靜心、健身很有益處,是一項提升老年文化生活、實現(xiàn)文化養(yǎng)老的極好平臺。
首先益于動腦??鬃釉唬骸吧鸁o所息。”腦子越動越靈,尤其是老年人,不用就會遲鈍。地書講究“看、悟、臨”,三字雖各有側(cè)重,但核心是“悟”,只有腦子悟清了,寫起來才得心應(yīng)手。所謂“意在筆先”,就是說無論寫哪種字體,動筆前你必須知道這種字體的基本規(guī)則,這個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書寫特點。當(dāng)然書寫的內(nèi)容你也得用腦熟記,如唐詩宋詞、名言警句,你都得死記硬背印在腦子里,若自作詩詞還得自己動腦編寫。所以說地書對老年人活動腦筋、預(yù)防癡呆很有益處。
其次益于靜心。書法從古至今就是人們修身養(yǎng)性、靜心益智的休閑方式,字為意生,境由心造。“靜心且從地書來”,十幾年來,通過練地書使我深深體會到,字雖然是手寫出來的,但更深的是用心寫出來的,字為心聲,一寫起字來,你的心就到了方寸世界。想的是點點賽如桃、撇撇賽如刀、蠶頭雁尾、龍飛鳳舞,記的是“橫平豎直楷端莊,隸篆纏綿草欲狂”,背的是詩詞警句名言,什么煩心事鬧心事、兒女情長都拋到了九霄云外。神凝筆端,氣韻飛動。正如古人云的“醉時之書,眉飛色舞;喜時之書,光風(fēng)霽月;怒時之書,劍拔弩張;悲時之書,神沮氣喪”,使你的情感進(jìn)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當(dāng)書寫 《滿江紅》時,你的心就隨岳飛的心而悲壯;當(dāng)書寫“大江東去”時,你的心就隨蘇軾的心豪放;當(dāng)書寫《孝經(jīng)》時,你的心就必然受到孔孟之道的陶冶凈化。真是一筆一畫動心弦,寫在地上動在心上:地書,心畫也。它對調(diào)適心情、平衡心態(tài)確實很有益處。
再次有益于活動身板,舒筋活絡(luò)。生命在于運動,地書對強身健體確實有益,有人把地書比作不練氣功的氣功鍛煉,恰如其分。書法講究意念姿勢,練習(xí)時必須平心靜氣,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并要體端正,肩平齊,胸脹背直,提肘懸腕,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手臂上,再由手臂傳到手指上,用心腦之力,指揮筋肉,筋肉有力;聚于手指,指頭有力;指揮筆桿,筆桿動而筆尖隨,真是揮一桿而動全身,渾身都感到氣血通暢、神清氣爽。雖然我們每天都要站立兩三個小時,但從來都不覺得累,也沒有腰酸腿痛、頭疼腦熱等小毛病。實踐證明,地書確實與氣功有異曲同工之效,對強身健體、舒筋活絡(luò)很有好處。
我覺得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追求,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地書是一種高雅的休閑方式,對老年人陶冶情操、愉悅精神很有裨益。愿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到地書隊伍中來,享受地書給我們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