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逆,周陶佐,李文軍
(長治市長治縣人民醫(yī)院1.內(nèi)分泌科;2.神經(jīng)內(nèi)科,山西 長治 04710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見并發(fā)癥,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發(fā)展,為了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組實驗特意選取病例,對比探討雷米普利與替米沙坦的治療效果,旨在為患者篩選最佳方案,改善預后,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替米沙坦組和雷米普利組,各37例,比較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島素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入院時,患者均符合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關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1999年WHO制定的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空腹血清C肽平均指數(shù)為(2.61±0.21)nmol/L,排除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疾病者等,其中,替米沙坦組女12例,男25例,平均年齡(36.92±2.14)歲;雷米普利組女11例,男26例,平均年齡(37.16±2.0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替米沙坦組讓患者口服80 mg/d,連續(xù)治療12周。雷米普利組讓患者口服10 mg/d,連續(xù)治療12周。兩組常規(guī)治療相同,所選藥物有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洋地黃等,同時依據(jù)患者的病情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
觀察兩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島素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參考《心臟病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標準擬定:顯效:用藥后,患者心功能達到Ⅰ級或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用藥后,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級以上,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用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心功能均無任何變化或加重[1]。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替米沙坦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其中顯效者18例,占有率(48.65%),有效者17例,占有率(45.94%),雷米普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89%,其中顯效者16例,占有率(43.24%),有效者18例,占有率(48.6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用藥后,替米沙坦組的空腹血糖水平為(6.2 1±0.6 1)m m o l/L,胰島素水平為(14.51±2.14)mIU/L,雷米普利組的空腹血糖水平為(6.1 7±0.5 4)m m o l/L,胰島素水平為(21.87±2.06)mIU/L,替米沙坦組的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顯著低于雷米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統(tǒng)計對比發(fā)現(xiàn),雷米普利組干咳者6例,占有率為:16.22%,頭暈者4例,占有率為10.81%,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7.03%,替米沙坦組輕微咳嗽者1例,占有率為2.70%,頭暈者1例,占有率為2.70%,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40%,替米沙坦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雷米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心力衰竭與糖尿病有密切的關系,其中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生心臟病的危險性增加了2~4倍[2]。而嚴重感染是誘發(fā)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機體抵抗力低,易合并感染,尤其長期使用胰島素,血糖控制未達標者易感率更高一些。治療心力衰竭的關鍵在于阻斷AngⅡ的病理作用[3]。治療2型糖尿病的關鍵在于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對患者腎損害、預防其他心臟事件發(fā)生的危險。
雷米普利是強效和長時間作用的ACE抑制劑,該藥物抗ACE活性比依那普利強10倍,患者服用后能夠改善急性局部血性左心室衰竭的功能及代謝,改善血流動力學的同時增加血流量[4]。而替米沙坦是AT1受體拮抗劑的一種,藥物機制表現(xiàn)在:通過ACE和非ACE渠道抑制并阻斷AngⅡ以及AT1受體。同時能夠選擇性的完全阻斷RAS末梢,使得腎上腺心臟血管在醛固酮合成與基因表達方面受抑制[5]。此外,本品對保護心臟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都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降低高胰島素血癥,減慢脂聯(lián)素的降解速度,起到抑制糖異處的效果[6]。結合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基本一致。替米沙坦組的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顯著低于雷米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替米沙坦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雷米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替米沙坦阻斷AngⅠ轉(zhuǎn)化為AngⅡ的同時,可增高血中緩激肽的濃度,不會影響緩激肽降解,因而給患者引起的干咳較少,能夠體現(xiàn)用藥的安全性特征。
綜上,與雷米普利相比,替米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理想,且方案具有安全性的特征,故值得臨床進一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