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南京 210029
顱腦腫瘤包括腦瘤(原發(fā)性腦瘤)及腦轉移瘤,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復發(fā)率等特點,其惡性程度高,預后差,治療難度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治療以及綜合治療等。顱腦腫瘤在中醫(yī)典籍中并無明確的記載,但根據其癥狀表現,可歸屬中醫(yī)“真頭痛”“眩暈”“嘔吐”“癲癇”“中風”“厥證”等疾病范疇。中醫(yī)學強調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顱腦腫瘤的治療基本采用“扶正祛邪,調整陰陽”的整體治療原則和“以人為本”的辨證論治理念。中醫(yī)藥在控制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增效減毒、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均具有較好的效果。陳慧華等[1]研究發(fā)現,鴉膽子油乳注射液治療腦轉移瘤有較好的臨床受益反應。劉宏偉等[2]應用升白湯治療腦瘤放化療后外周血細胞減少的患者,證實升白湯可有效地減輕放、化療對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具有扶正升白作用。
章永紅教授是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內科腫瘤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江蘇省名中醫(yī),師從我國中醫(yī)腫瘤大家錢伯文先生。章老從醫(yī)30余載,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善治各種內科疑難雜病,尤其對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筆者有幸門診隨師抄方學習,收獲頗豐,現總結章老臨證辨治顱腦腫瘤的經驗如下,以求共勉。
章老認為顱腦腫瘤病位在腦,且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其病機可概括為正氣虧虛、痰瘀內阻、肝風內動、清竅受蒙、絡脈不通,正虛是腫瘤發(fā)生的基礎,癌毒是致病關鍵,其病理因素多與風、火、痰、瘀、毒有關,其中風為陽邪,其性開散,易襲陽位,腦為諸陽之會,易受風襲;“百病多因痰作祟”,顱腦腫瘤癥狀多表現為痰邪作祟,故“風”與“痰”是顱腦發(fā)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中醫(yī)認為“腦為髓?!保K腑虛弱,清陽不升,濁氣不降,致血行滯澀,滯而化瘀,氣血津液輸布失常,濕聚為痰,痰瘀互結,阻塞腦絡;或先天不足、后天房勞、年老體弱、久病體虛、情志等因素導致肝腎虧虛,髓海不充,腦失所養(yǎng),外邪乘虛入侵形成痰濁瘀毒,阻塞腦竅;或外邪內因致脾胃虛弱,運化不能,痰濕內生,瘀毒互結,阻塞腦竅;或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化風為火,風、火、痰、瘀互結,清陽失用,痹阻腦絡,發(fā)為腦瘤。腦瘤是多種致病因素、病理產物膠結的頑疾,虛實夾雜,病情復雜且重,治療棘手,預后不良。
2.1 扶正為本,氣陰為要 腫瘤證屬本虛標實,治療當標本兼顧、攻補兼施。章老認為腫瘤多為因虛致病,因虛致實,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治當以補為先[3],且正氣虧虛在癌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持續(xù)存在,因此扶正固本的治療原則應貫穿治療始終。司富春等[4]整理了1949—2009年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收錄的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腦瘤文獻共61篇,采用頻度分析法對所選文獻進行藥物整理分析、歸類。所選文獻中,總用藥272味,按功效歸為43類,進一步合并為20大類,共1 929頻次,其中補虛、清熱、活血化瘀、平肝息風類藥物使用頻次占藥物使用總頻次的62.87%,補虛藥為第1位,占17.02%,共330頻次。顱腦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后多見氣陰耗傷,補益當以氣陰為要。章老臨床治療顱腦腫瘤時好用補益藥,尤以補氣補陰藥為多。滕鈺浩等[3]對章老門診11例顱腦腫瘤患者首診用藥進行分析,共用藥67味,共計234味次,其中補陰藥為第1位,使用頻次為57次,占總頻次的24.36%;補氣藥為第2位,使用頻次為37次,占總頻次的15.81%。
本人對章老門診17例腦瘤病例分析得出,章老臨證常用白術、黨參、靈芝、黃芪等補氣藥,以及黃精、枸杞、石斛、百合、玉竹、鱉甲、龜甲、首烏、天冬等補陰藥,常用劑量為20~40g?,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這些藥物多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的效果,白術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免疫,同時還能改善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石斛提取物具有顯著的細胞毒性作用,還可增強細胞免疫;枸杞所含枸杞多糖對s180腹水瘤荷瘤小鼠具有抑制腫瘤生長,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與環(huán)磷酰胺合用有協(xié)同抗瘤作用[5]。章老常將靈芝、黃精配伍使用,靈芝所含靈芝孢子油能增強免疫細胞的生理活性,恢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具有抗腫瘤、增強免疫的效果,而黃精提取物也具有一定抑瘤、增強體液免疫的作用,靈芝配伍黃精可補精氣、養(yǎng)精血,加強療效。蔣勇等[6]實驗結果證明,黃精、靈芝具有延長細胞壽命,促進細胞增殖的作用,兩者合用作用更為顯著,具有協(xié)同作用。
2.2 攻毒散結為輔,善用動物類藥 在攻毒方面,癌為沉疴,顱腦腫瘤是邪毒久積、閉阻腦竅的結果,除扶正補虛外,還需輔以攻毒散結。章老認為顱腦腫瘤的治療應從風、火、瘀、痰、毒著手。平肝息風藥常選用全蝎、天龍、天麻、僵蠶、蜈蚣、蟬蛻、地龍,清熱解毒藥常選用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青蒿、藤梨根、夏枯草、山豆根?!鞍俨《嘁蛱底魉睢薄肮植☆B疾多責之于痰”,痰隨氣升,上阻腦竅,發(fā)為本病,軟堅化痰常選用昆布、海藻、半夏、苦杏仁。瘀是腫塊形成的基礎,癌癥患者血液往往處于高凝狀態(tài),形成血栓的風險較高[7],活血化瘀常選用莪術、三棱、地鱉蟲、姜黃、穿山甲、蜣螂等。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攻毒散結藥物多具有一定抗腫瘤作用。例如全蝎提取液對帶瘤小鼠的腫瘤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有效物質蝎毒蛋白,對消化道、乳腺、皮膚、鼻咽、淋巴等部位和系統(tǒng)的腫瘤抑制作用明顯,對癌性疼痛的止痛有特效[8]。其它如復方山豆根注射液有較好的抑瘤作用;藤梨根中提取的多糖復合物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薏苡仁油能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促進細胞免疫;半夏可抑制腫瘤的侵襲和轉移;三棱、莪術提取物修飾的腫瘤細胞疫苗可明顯增強對小鼠黑色素瘤B16的抗瘤效應[5]。
章老認為久治不愈的疑難疾病,當以蟲蟻搜剔,方能力起沉疴[9]。其總結多年臨床經驗發(fā)現,動物類藥在治療腫瘤方面療效頗著,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防止復發(fā)轉移,因此臨床用藥時多選取動物類藥以達到軟堅散結的目的?,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動物類藥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誘導腫瘤細胞分化與凋亡,或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其副作用小,對骨髓抑制較輕,有些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毒性的作用[10]。如體內實驗和體外實驗中均證實地龍?zhí)崛∥飳Χ喾N腫瘤細胞具有抑制作用[10];僵蠶的醇提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小鼠肉瘤的生長[11]。
顱腦腫瘤的臨床表現常見神智昏蒙、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肢體活動不利、舌強難語,病因多責之風與痰,肝風內動,與痰瘀癌毒膠結,清空受擾,腦竅不通。除了本病位腦,臨床醫(yī)師還需關注肝脾。蟲類藥多兼有平肝息風、鎮(zhèn)靜止痛之功效,臨證多選用全蝎、天龍、僵蠶、蜈蚣、地鱉蟲、蜂房、九香蟲等,常用藥對為天龍+全蝎。動物類藥多有小毒,在使用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運用,如天龍、全蝎常用劑量為2~5g,同時應合理配伍,以減輕毒性,防止正氣耗傷,以達攻而不傷的目的。
2.3 注重顧護脾胃 章老認為脾胃功能失??蓪е履[瘤的發(fā)生,而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亦可導致或加重脾胃的損傷。一方面,先天不足、后天所傷、飲食不當,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痰濕內生,瘀毒互結,阻塞腦竅,形成腦瘤;另一方面,腫瘤患者由于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手術放化療等因素,脾胃功能多受影響。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為“水谷之?!薄霸獨鈴娙?,胃氣為本”?!捌⒅魃?,胃主降濁”,脾能健運,胃能和降,運化如常,藥食補養(yǎng)才能發(fā)揮作用,氣血生化才能充足,抵抗外邪癌毒才有物質基礎。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元氣的盛衰,扶正補虛、攻毒散結等治療均依賴于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故應將健脾護胃貫穿治療始終。章老選方多選用《醫(yī)方集解》六君子湯(黨參、白術、黃芪、山藥、茯苓、甘草)加靈芝、黃精,補益脾胃,亦常選用《金匱要略》橘皮枳實生姜湯(橘皮、枳實、生姜),加砂仁、木香,調理脾胃[12]。
2.4 生活與情志調攝 章老常言生活方式及情志因素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很大影響。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經常熬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運動不當等均有可能導致顱腦腫瘤的產生或進展;飲食與腫瘤的發(fā)生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情志致病亦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情志所傷可為癌變發(fā)生的契機,情志的好壞可直接影響腫瘤的發(fā)展、治療效果及預后。在用藥治療顱腦腫瘤的同時,應引導患者適時起居,適當鍛煉,均衡膳食,保持良好的情志狀態(tài),這不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還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3.1 腦膠質瘤案 患者王某某,女,26歲,2017年8月24日初診。患者2017年3月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側肢體偏癱,頭暈頭痛時作,視力語言無明顯障礙,無惡心嘔吐,確診腦膠質瘤,于2017年3月14日行手術切除,術后殘瘤,術后病理提示膠質母細胞瘤4期。術后行伽馬刀放射治療?;颊咭话闱闆r較差,為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遂于門診求診。初診時見患者全身乏力明顯,行走不能,食欲欠佳,以半流質飲食為主,涎多,夜寐尚安,二便尚調,舌質淡紅,苔薄膩,脈細。診斷:腦膠質瘤。辨證為氣陰兩虛、癌毒留戀。處方:黨參 30g,炒白術 30g,生黃芪 30g,山藥 20g,枸杞20g,黃精 20g,石斛 20g,玉竹 20g,生薏苡仁 30g,芡實20g,莪術10g,白花蛇舌草15g。共20劑,水煎服,日1劑。
9月20日二診時見患者左側肢體活動不利,乏力仍然,頭暈頭痛仍作,但較前有所好轉,食欲稍改善,大便偏干,周身疼痛。調整處方為黨參40g,炒白術 40g,黃精 40g,石斛 30g,玉竹 40g,阿膠 6g,三七參3g,貓爪草10g。共15劑,水煎服,日1劑。后患者頭暈頭痛較初診逐步緩解,精神、體力、食欲、周身疼痛均有改善,但肢體活動仍不利,現患者定期于門診復診,隨證加減用藥,病情未見進展。
按:腦膠質瘤在顱腦腫瘤中最為常見,患者病死率高,中位生存期較短。一半以上的腦膠質瘤對化療藥物不敏感或存在放化療抵抗,中醫(yī)藥在腦膠質瘤的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章老認為該病辨證治療時應分清標本主次,初診時患者術后為針刀所傷,加之術后放化療,癥見頭暈頭痛時作,乏力明顯,食納欠佳,左側肢體活動不利,行走不能,氣血津液耗傷明顯,正氣虧虛嚴重,脾胃運化功能差,辨證為氣陰兩虛、癌毒留戀,故治以扶正補虛為主,解毒散結為輔。健脾益胃、補氣養(yǎng)陰為治療首要。首診方中黨參、白術、黃芪、山藥、枸杞、黃精、石斛、玉竹健脾胃、益氣陰,以達扶正補虛的目的;莪術、白花蛇舌草破血消積、清熱解毒,以達攻毒散結的目的,兼之生薏苡仁化濕、芡實收斂止涎緩解癥狀。二診時患者癥狀稍有改善,乏力仍然,大便偏干,周身疼痛,在益氣養(yǎng)陰基礎上,加阿膠和血滋陰、潤燥止痛,參三七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貓爪草解毒散結、拮抗腫瘤?,F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復方阿膠漿可顯著降低胃癌細胞Bcl-2基因表達,誘導腫瘤細胞凋亡[13];貓爪草成分貓爪草總皂苷可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14]。隨訪數月,門診隨證加減用藥,現患者疼痛逐漸減輕,肢體活動度改善,乏力感不顯,食欲明顯好轉。
3.2 腦轉移瘤案 患者苗某某,女,75歲,2017年12月19日初診。患者2017年12月初因頭暈頭痛,咳嗽頻作,就診查MRI示:腦內多發(fā)異常強化灶,考慮轉移瘤可能大,老年性腦改變,顱內多發(fā)腔梗。右肺下葉脊柱瘤旁占位,癌可能。兩肺多發(fā)磨玻璃結節(jié)影,右肺下少許炎癥可能,縱膈內稍大淋巴結。甲狀腺右葉低密度,甲狀腺左葉鈣化灶。患者年老未行手術治療,為求中醫(yī)藥治療于門診就診。就診時見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頭痛難忍,頭暈時作,偶有咳嗽,無惡心嘔吐,無腹痛腹瀉,無活動障礙,納食可,夜寐尚安,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細。診斷:肺癌腦轉移。辨證為正虛毒瘀。處方:黨參 40g,炒白術 40g,黃精 10g,玉竹 10g,石斛10g,生薏苡仁 30g,獼猴桃根 10g,老鸛草 10g,通關藤10g,腫節(jié)風 10g,莪術 15g,三棱 10g,白花蛇舌草 15g,焙壁虎2g,全蝎2g。共20劑,水煎服,日1劑。
2018年1月10日二診時患者精神可,頭暈頭痛稍緩解,咳嗽仍作,現化療中。舌紅、苔薄黃膩,脈細滑。處方:黨參40g,炒白術40g,黃精10g,玉竹10g,石斛 10g,生薏苡仁 30g,老鸛草 10g,姜半夏 10g,通關藤 10g,藤梨根 10g,三棱 10g,莪術 10g,白花蛇舌草15g,山豆根2g(包煎),焙壁虎2g,全蝎2g。共30劑,水煎服,日1劑。
按:患者2017年12月確診肺癌腦轉移,未行手術治療,就診時精神一般,咳嗽、頭痛難忍?;颊呃夏昱裕昀象w弱,正氣虧虛,邪毒乘虛入肺,肺失宣降,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瘀濁內停,癌毒瘀結,上犯于腦,阻塞腦竅,發(fā)為腦瘤,結合舌苔脈象,證屬正虛毒瘀?;颊攥F一般情況尚可,頭痛劇烈,邪毒盛而正氣尚耐受攻伐,治療應在扶正補虛同時配合攻毒散結、消腫止痛。方中以黨參、白術、黃精、玉竹、石斛益氣養(yǎng)陰、顧護脾胃、扶助正氣,以生薏苡仁、老鸛草利水祛濕,緩解腦水腫癥狀,以三棱、莪術、通關藤、蛇舌草、腫節(jié)風、壁虎、全蝎攻毒散結、消腫止痛、拮抗腫瘤。全方攻補兼施,標本兼顧,用藥精當,藥后患者頭暈頭痛略有緩解,二診調整處方在前方基礎上加藤梨根、山豆根、半夏,增強攻毒效力?,F患者門診持續(xù)中藥治療中,癥狀逐步緩解。
顱腦腫瘤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相較其他系統(tǒng)腫瘤,其惡性程度更高,預后更差。中醫(yī)藥在顱腦腫瘤的綜合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臨床常在手術、放化療同時運用中醫(yī)藥治療,以起到拮抗腫瘤、提高免疫、減輕毒副反應、預防復發(fā)等協(xié)同作用。章老治療顱腦腫瘤經驗獨到,結合現代醫(yī)學輔助檢查結果進行辨證論治。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益氣養(yǎng)陰、扶助正氣、攻毒散結、合理運用動物類藥、時時顧護脾胃為其治療顱腦腫瘤的治則要點,章老臨證時還注重引導患者暢情志、調飲食、適起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醫(yī)患雙方共同努力以達到控制疾患、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