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壩仁波切
如果你造了善業(yè),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善業(yè)而得到苦報,一定會得到樂報;如果你所造的是惡業(yè),絕對不會因這個惡業(yè)得到快樂或者安樂報,只會得到苦報。
正如俗語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而得豆者,未曾有也。種瓜唯有得瓜,種豆唯有得豆,作惡唯有苦報,作善唯有樂受。
由于不了解或者不真信這個道理,有些父母擔(dān)心地說:“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善良了,怕他吃虧呀!”
甚至在教育孩子時說:“孩子,別太善良了,善良要吃虧的!”把吃虧的原因歸咎于善良,真是天大的謬論!這是絕對不會的。
那為什么我們看到有些人很善良卻常常吃虧呢?那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把老實人和善良人混為一談了。
其實,沒做壞事的人,并不一定是善良人。有些心術(shù)不正的人,因其既無德又無才,所以即便他天天想做壞事,也做不成什么壞事。但這并不等于他是好人、善良人。由于其惡心常存,他必將得到苦報。
修善或作惡的關(guān)鍵在于起心動念。也有老實的人會吃虧,但那不是因為他善良,而是因為他缺乏智慧,缺乏才能,只有德而沒有才。所以,不要把吃虧的原因歸罪為善良,而要?dú)w結(jié)為愚昧無知。
(摘自《一切都還來得及》 甘肅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