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云南 紅河 661100)
手術室護理具有工作繁忙,突發(fā)狀況多等特點。因此,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感受。隨著患者對護理質量要求的提高,如何提高手術室護理患者的舒適度,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1-3]。我院手術室選擇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舒適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治療的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患者,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器械藥物,核查患者情況,術中配合醫(yī)師工作,術后清點器械,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在術前。術前加強對患者的疾病宣教和心理干預。詳細介紹疾病的特點,治療原則以及治愈的手術案例,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術中。調整好患者的體位適應手術的需要,并照顧患者的身體需要。及時處理突發(fā)狀況。調整手術的溫度和氣流,處于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huán)境中。及時排解患者的憂郁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術后。積極的了解患者和家屬的需求,告知注意事項。
療效評價,顯效: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部分緩解;無效: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無好轉。
在患者出院的當天,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項。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100%。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護理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96.875%,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87.5%,并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比較
舒適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875%,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84.37%,并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舒適護理的概念(theory of comfort care)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認為舒適護理應作為整體護理化藝術的過程和追求的結果,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適度。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身體需要,是治療過程不再是一個孤單的治療,實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目的,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5]。有文獻研究表明,舒適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護理依從性,因此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6-7]。
本文中,舒適護理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96.875%,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87.5%, 并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舒適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875%,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84.37%,并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這與文獻的研究結果相符[8]。
綜述所述,舒適護理顯著提高了臨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潘俊蓉,張雪花.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舒適護理的開展及臨床效果[J].吉林醫(yī)學,2015,36(08):1715.
[2]龐林琳,徐鯤,鄭莉,等.護理干預對肺癌手術患者自控鎮(zhèn)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4(22):71-73.
[3]張智慧.顱腦外傷患者手術的優(yōu)質護理配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16):134-135.
[4]楊一梅,宋伏虎.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及減少并發(fā)癥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6(11):127-130.
[5]鄒翠蘭.舒適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26( 03):26-36.
[6]宋莉娜.舒適護理在外科手術室全程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0(24):201-202.
[7]黃振華,唐俐.舒適護理在改善手術室患者生理指標及心理狀態(tài)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33(08):89-97.
[8]洪小美,陳麗鋒.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