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三國時期,孫權當上吳國國君后,想選一個可靠的人為他掌管財政,他的心腹周谷躍躍欲試,并認為孫權會選他。因為孫權年輕時,周谷曾經幫過他。當時,孫權常因玩樂挪用公款。有一次,長兄孫策突然派人核查賬目。孫權面對虧空,心急如焚,周谷挺身而出,連夜做好假賬,幫他蒙混過關。
周谷認為,自己關鍵時刻拔刀相助,肯定是孫權的不二人選。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孫權并未選擇周谷,卻選了曾經屢次拆他臺的呂范。與周谷相反,呂范從不包庇孫權,反而常常審查孫權不合理的花銷,還動不動向孫策匯報,弄得孫權吃喝玩樂時都提心吊膽。
有一回,孫權去找當時為孫策執(zhí)掌財政的呂范借錢,呂范一口回絕,還義正詞嚴地告訴他:“錢有很多,你若想借,得拿你兄長的批文來,否則,一分錢都不給!”面對呂范的一張冷臉,孫權又羞又惱。
事隔多年,孫權怎么會讓一個曾屢次拆他臺的人掌管財政呢?答案很簡單,呂范以人品取勝。一個不畏權貴、秉公辦事的人和一個蠅營狗茍、欺上瞞下的人,誰都會選擇前者,而后者只能謀私利,不能托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