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摘 要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寶貴遺產,其文字精練,意境深遠,,是語文教材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內容雖不多,卻是課程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它不但能使學生認識和欣賞我國源遠流長的詩歌文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我國優(yōu)良的人文傳統(tǒng)。
關鍵詞 古詩 小學語文 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古詩教學的幾點方法:
1吟詩,品味古詩的語言美
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梢娫趯W習古詩時,朗讀的重要性。通過吟誦古詩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加其藝術修養(yǎng)。古詩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反復誦讀,把讀貫穿到課的始終。就朗讀指導而言,應分三個階段進行。
初讀,感受詩意。古詩的朗讀必須注重節(jié)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揚頓挫,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這些在初讀古詩時就應該讓學生有所感受,使學生達到意會的程度。
精讀,加深理解。初讀是較為朦朧的了解,第二階段的朗讀要設置一些問題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再與分析相結合,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讀鞏固。
品讀,深化理解。在這一階段的朗讀時,引導學生品味詩的關鍵詞句,理解詩的表現(xiàn)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
2寫詩,領悟古詩的意境美
這里的“寫詩”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寫出自己的想象、感受。每首古詩只有短短的幾句,卻飽含優(yōu)美的意境,值得同學們細細品味。當然,只是依靠抽象化的語言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在教學《夏日絕句》這首詩時,詩中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彼枥L的意境學生難以想象,我通過課件:項羽突圍到烏江,濤濤的江水奔流向前,再配以音樂《英雄的黎明》,很容易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感受。詩人為什么如此懷念項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了音樂的催化,學生思如泉涌,寫下自己此時的感受。其中一位學生這樣寫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zhàn),殺死敵兵無數,然后自刎。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詩人深深地懷念呢?
3繪詩,感悟古詩的內容美
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和想象,描繪出古詩所蘊含的畫面。古詩的特點是詩中有畫。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美妙的畫面。然而,從文字到圖像,需要形象思維的加工過程。不同的學生,對畫面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不同的構圖布局。在學習中讓學生通過繪畫來表現(xiàn)自己腦海中詩的畫面,展示出自己對古詩的獨特理解。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邊討論,邊思考:畫什么,該怎么畫?這樣能更形象,更完美地展示畫面。在教學古詩《山行》時,學生就如何在畫中表現(xiàn)“白云深處有人家”一句的詩意展開了討論,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已。有的人認為應該在遠山上畫幾個屋頂表示;有的認為屋子應該隱約出現(xiàn)在浮云之間;有的認為只在彎曲的山路上畫上幾個農作歸來的人。通過討論,繪詩,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更具體地感受到古詩的內容美。
4演詩,感受詩的形象美
細細品讀每一句詩,每讀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產生不同的想法。抽象的理解學生不容易做到,但我們能通過直觀、動態(tài)的表演,讓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在學生面前立體起來,活起來。學生在扮演詩中角色的時候,充分調動了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中沒有繪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tài)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極大地豐富了古詩的內容。學習完《夏日絕句》之后,我指名學生扮演英雄項羽,于是時光回到了遙遠的楚漢戰(zhàn)爭時期,只見他大義凜然地佇立在“烏江”邊,面對濤濤的江水,拔出劍正要自刎。我不失時機地點撥:“同學們,如果你是當時的烏江亭長,你會說些什么?”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一個學生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回江東吧,來日方長哪!”“是??!我們回到江東,一定能重整旗鼓的?!睂W生對詩中角色的扮演更能加深對重點字詞“思”字的理解,對項羽這位偉大的英雄更是無限懷念和思念。
5唱詩,感受詩的音韻美
詩歌新唱,能讓學生領悟古詩中蘊含的韻味,獲得審美體味,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教學完《夏日絕句》之后,按照這堂課的設計,我播放了配樂,讓學生根據樂曲唱詩,學生更是興味盎然??磥?,學習古詩是很有趣的。唱完這首詩之后,我又播放李清照的一首詞《月滿西樓》,學生和著音樂饒有興趣地吟唱,陶醉于婉約詞的柔美、清幽中,其蘊含的離別愁緒難以釋懷。殊不知,就在這優(yōu)美的音樂中,學生感悟到了詩歌的詩韻美,再一次悄然走進了文本,與詩人產生了情感的共鳴。
吟詩,寫詩,繪詩,演詩,唱詩,是我在古詩教學中的經驗總結,其教學效果較好。我深信只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潛心鉆研,不斷總結,認真實踐,我們的語文教學水平一定能上一個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