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案例教學中,“確認問題”是組織案例分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通過接近問題、甄別問題、深化問題和界定問題四個步驟,對如何準確有效地“確認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案例教學 “確認問題”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案例教學的核心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組織實施過程,一般包括學習案例、確認問題、假設論證和形成方案四個前后相繼的環(huán)節(jié)。其中的“確認問題”環(huán)節(jié),就是對案例分析所要解決主要問題的認知和確定,即讓學員明確案例分析的 “主要問題是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案例分析的準度和深度,制約案例教學效果。把握“確認問題”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做好以下四步:
1梳理沖突和矛盾接近問題
教學案例特別是決策型案例的案情中,往往描述了若干沖突細節(jié),蘊含了一對或多對矛盾。沖突是案例主要問題的零散的、鮮活的外在表現(xiàn);矛盾則是案例主要問題得以產(chǎn)生的深層原因,或者矛盾本身就是案例的主要問題。通過梳理案情中的沖突及矛盾,可以大致判定主要問題的范圍,勾勒主要問題的輪廓。
一是羅列沖突現(xiàn)象。在案例摘要的引導下和處置任務的牽引下,按照由先到后的順序,將案例正文中出現(xiàn)的大、小沖突,逐一摘錄出來。對每一沖突現(xiàn)象,都要寫出沖突事件、沖突緣由和沖突各方,把案例中的“故事”轉變和分解為可供分析的“材料”。二是概括沖突范疇。綜合案例所有的沖突現(xiàn)象,歸納出它們主要屬于哪些工作或任務中的沖突,是誰與誰之間的沖突,由哪些原因?qū)е碌臎_突,即概括出沖突的范疇、主體、原因等,沖突所屬的范疇就是主要問題藏身的范疇。三是揭示主要矛盾。以概括出的沖突范疇、主體、原因為線索,以相關學科的知識理論為基礎,運用哲學的分析方法,挖掘案例中包含的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推動下,客觀事物運動發(fā)展中給操作者帶來的、相對重大的現(xiàn)實難點問題,基本上就是案例分析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尋找差距甄別問題
案例中,正是由于主要問題的存在,才導致案情發(fā)展的現(xiàn)實結果與理想狀態(tài)的最佳結果之間存在差距。決策型案例為了增強可訓性,往往選擇那些理想目標和現(xiàn)實情況有較大差異的事件作為范例,這也為學員甄別主要問題提供了幫助。把上一步驟中大概瞄準的主要問題進行差距比對,差距特別明顯的一般就是主要問題。
在案例已經(jīng)交待現(xiàn)實結果的基礎上,尋找和比對現(xiàn)實結果與理想結果之間的差距,關鍵在于正確推知理想結果。一是以事物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來推測。案例描述的對象是真實存在的事物,都有其運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梢砸芟脒@些事物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完全遵從自身的規(guī)律運動,那么會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二是以相關政策規(guī)定來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所有事物,社會對它們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或規(guī)范,體現(xiàn)在相應的法律、政策、制度、規(guī)則、計劃和其它要求之中,這些都可以看作事物理想狀態(tài)的參考標準。
3分析成因深化問題
通俗理解,案例分析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極不理想的運行方式或存在狀態(tài)。它不是單個獨立的因素,而是包含著多個影響因素。所以,對初步認定的主要問題進行成因分析,在深化認識的同時,也有一定的鑒別作用。分析影響因素時應注意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全面把握形成主要問題的各種因素。事物的特征是往往在與其他事物發(fā)生聯(lián)系的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因此在分析主要問題時,應全面把握與之有關的各種因素。比如,人的主觀因素,人的智力和能力因素,政策制度因素,設施條件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二是正確分析問題各成因之間的關系。影響案例中主要問題的因素有很多種,學員在分析各影響因素關系時,必須置于案例情景和條件下,尊重事物運動時各因素間的作用條件、作用機理和作用過程,搞清相互作用關系。三是善于抓住影響問題的關鍵因素。對條分縷析的各因素之間的作用關系進行衡量,誰主誰從,誰重誰輕,誰因誰果都搞清楚,就能分析出導致主要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案例分析的“確認問題”環(huán)節(jié)進行至此,學員對案例的主要問題應當有了較好的認識和把握。
4清晰規(guī)范界定問題
界定問題,就是在上述思考和判斷基礎上,按照案例教學通行的規(guī)則與要求,清晰地確定案例主要問題的性質(zhì)、范圍、份量、表現(xiàn)、成因等一系列的要點,得出“這個問題是什么”的最終結論。清晰規(guī)范界定問題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闡明問題的基本性質(zhì)。即標明案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類別上的歸屬性。一般情況下,教學案例都以作業(yè)條件和執(zhí)行事項的形式,提出案例使用者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對主要問題的性質(zhì)有所揭示,可供學員參考。闡明主要問題的基本性質(zhì),才能確定用該類別范疇的知識理論分析解決之。二是抓住問題的根本所在。抓住問題的根本是解決問題的“鑰匙”。主要問題的根本所在包括多個方面,可以是問題的關鍵成因,也可能是各成因之間占主導地位的作用關系等。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有的案例正文受篇幅字數(shù)限制難以呈現(xiàn)全部重要信息,也有的案例作者為了增加訓練難度故意隱藏關鍵信息,種種情況都給學員抓住案例主要問題的根本所在帶來挑戰(zhàn)。三是明確問題的主要特性。案例有著特定的情況、背景和條件,待分析解決的主要問題也受其影響和制約,即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環(huán)境范圍內(nèi)解決提出的問題。這就使得案例的主要問題的特征至少包括兩個方面:既包括該問題的類別屬性所決定的、類別維度上的基本特征;又包括案情給出和限定的、時空維度上的具體特征。類別上的基本特征能夠為尋找普遍性解決途徑提供依據(jù)和要求,時空上的具體特征能夠為尋找和選擇解決方法提供條件或制約,在以上二者的結合中探求相對合理的處置對策。
作者簡介: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政工教研室副教授、技術大校都瑞成,主要從事軍隊政治工作學研究及教學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