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D為何被稱為安全神器?
互聯(lián)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隱私泄漏、身份證冒用和盜用等安全問題給不少人的生活帶來了麻煩。尤其是,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盜刷信用卡、精準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近日,公安部針對以上問題,研究出了一個被稱為“eID”的安全神器,eID一旦在手機卡、銀行卡上搭載,將大幅提高上述犯罪成本。eID為何被稱為安全神器?
eID,又被稱為電子身份標識,是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能安全芯片為載體的網絡身份標識,能夠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線遠程識別身份。這項技術最關鍵的是:當你使用載有eID的銀行卡或手機卡進行交易時,網站后臺可以在線辨別eID的真?zhèn)魏陀行?,不用再保存用戶的身份信息?/p>
目前,我國的網絡遠程身份驗證普遍使用“關聯(lián)比對”的方法,即將用戶輸入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傳輸后臺,通過比對個人信息的正確來認定身份??墒莻€人信息比對正確并不能代表本人真實意愿,無法防范個人身份被冒用或盜用的風險。其次,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采集個人信息的網絡應用服務機構安全水平不一,個人信息大規(guī)模泄露的風險越來越高。面對以上問題,eID在權威性、安全性、普適性、私密性方面具有其他技術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可滿足公民在個人隱私、網絡交易及虛擬財產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權威性:eID基于面對面的身份核驗,由“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tǒng)”統(tǒng)一簽發(fā),可進行跨地域、跨行業(yè)的網絡身份服務;安全性:eID含有一對由智能安全芯片內部產生的非對稱密鑰,通過高強度安全機制確保其無法被非法讀取、復制、篡改或使用;普適性:eID不受載體物理形態(tài)的限制,只要載體中的智能安全芯片符合eID載體相關標準即可;隱私性:eID的唯一性標識采用國家商用密碼算法生成,不含任何個人身份信息,有效保護了公民身份信息。
很多網站都建有網民的個人信息數據庫,可是有的網站防火墻不完善,就會成為黑客入侵的對象。黑客通過惡意代碼,非法侵入某些機構的數據庫直接盜竊個人信息。然后再把這些個人信息在網上進行售賣,很多信息就被某些人購買,用于推銷或詐騙。
理論上,一旦身份證eID化后,個人信息將沒有黑市買賣的意義存在!網站后臺將直接在線進行保密身份驗證,后臺不再保存用戶個人信息。面對空空如也的后臺數據庫,想要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沒準都要哭出聲了,未來網絡將是無信息可出的局面。(解答者:譚雄 法律人)
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被罰,虛假陳述導致股價下跌,股民該如何依法維權?
近日,趙薇夫婦因“導演”自家空殼公司(龍薇傳媒)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秩序,被證監(jiān)會擬作出行政處罰和5年證券市場禁入決定。在本次控股權轉讓中,萬家文化股價因虛假信息披露,迎來“過山車”式波動,一批中小投資者因此遭受損失。面對虛假信息披露,中小投資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根據證監(jiān)會告知書內容不難判斷,導致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漲跌的直接原因之一,是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而且,龍薇傳媒關于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龍薇傳媒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對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遺漏。
律師臧小麗表示,證券法將信息披露需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責任轉交給了信息披露義務人,即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靶畔l(fā)布者有義務發(fā)布真實、可靠的信息,投資者自身無須逐一核查。投資者依據合理信賴原則,可以對上市公司發(fā)布的信息全部予以信任,在此基礎上進行投資判斷。一旦信息披露失實,信息披露義務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體現為違規(guī)者不僅要受到監(jiān)管部門的查處,而且要對因此發(fā)生投資虧損的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
“本事件中,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在實質上應當認為是虛假陳述者對中小投資者的權利進行侵害。”律師羅紀鋼說,在事件中遭受損失的中小投資者,如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fā)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18條規(guī)定的因果關系,即可向相關虛假陳述者索賠。(解答者:徐盈雁 媒體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