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摘 要:英語語法教學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不可替代。傳統(tǒng)的語法課堂,處于乏味、枯燥的尷尬境地,教學有效性的探討成為主要課題。提出擺脫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低效、乏味的尷尬,優(yōu)化語法課堂模式的論題,以具體的教學案例談提高語法有效性的幾個主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語法;趣味法;歸納演繹結合;圖表法
新課改以來,我們的課堂師生互動和諧、生生互動熱鬧,對話操練、自編自演也有聲有色。但是,語法課仍然難以擺脫枯燥乏味的尷尬,相對于Comic strip,reading等課型遜色了許多。語法課堂怎樣擺脫尷尬,創(chuàng)建活力的語法課堂值得我們探討。
一、注重趣味教學
興趣是人們認知世界、渴求文化知識的動力源泉。然而語法知識的枯燥和乏味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沉悶、教師越講越糊涂,成為語法課堂的“不治之癥”。
克服這個“頑疾”,趣味教學是關鍵,下面這幾種小妙招,可以助力英語語法趣味課堂一臂之力。
1.編“順口溜”
英語語法知識雜亂,單靠死記硬背,收效甚微。而如果在紛繁、雜亂的知識堆中找到一些有聯(lián)系的現(xiàn)象,并編成順口溜的形式,既降低了語法知識的難度,也增強了語法知識的趣味性。
如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的構成,讓學生倍感難度,尤其是不規(guī)則的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的構成也很多,而從這些不規(guī)則中找到規(guī)律性的東西,可以實現(xiàn)“事半功倍”之效。如“兩好三壞兩多一少一老一遠”高度概括了初中階段比較級、最高級不規(guī)則構成的常見的單詞,一句話將幾個特殊的單詞“一網(wǎng)打盡”,引起學生對good,well(兩好),bad,badly,ill(三壞),many,much(兩多),(一少)little,(一老)old,(一遠)far等單詞的比較等級的注意,增強趣味性之外,也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數(shù)學符合記憶法
一些語法知識難以記憶,且容易混淆,如一些不定代詞的用法,一些短語的表達法等,如比較等級中的數(shù)量的比較,more than,fewer than,less than等,多數(shù)學生總是混淆,對于代詞each,every,both,all等的用法,更容易混,而數(shù)學符號,如大于號>、小于號<、等于號=、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在教學這些內容時運用,可以增強這些知識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如more than的意思是“多于”,用“>”形象記憶;fewer than和less than的意思是“少于”,用數(shù)學符號“<”,使短語的記憶降低了難度;each和every的用法,更是含混不清,而用數(shù)學符號加數(shù)字的方法記憶,收效會更好,如each≥2,every≥3,這樣,語法知識的記憶變?yōu)閿?shù)學公式、數(shù)學符號的形象記憶,使語法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歸納和演繹相結合
演繹法,即教師對語法知識進行詳解,然后練習的方法,走“理論到實踐”之路。如it的用法,教師會一股腦兒地說出it是代詞,可以指代人稱、非人稱,指代非人稱時,可以指距離、時間、天氣等,然后一一給出例句,如it可以指天氣,It is windy today. It指代距離It is 4 kilometers from here to post office...然后給出大量的練習,鞏固其用法。學生機械聽和練,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在新課改下的今天,這種方法不被看好。
歸納法,就是讓學生先通過語法例句,讓學生自主接觸語法材料,初步形成感性認識,再在例句中總結規(guī)則,形成詳細的語法知識的方法,這種方法,走的是“實踐到理論”的路線。仍然以it教學為例,教師先從學生熟悉的句子著手,如(1)Who is it?It is me. (2)It is tuesday.(3)It is going to rain等,讓學生從這些例句中總結出it的用法,從(1)中得出it指的是人;從(2)中可以看出it指代時間;而從(3)中,可以看出代指天氣……這樣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從自主歸納形成知識體系,實現(xiàn)知識的自主構建,與新課改的理念完全相符,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感到學習之快樂,也彰顯語法知識的趣味性。
任何方法都不是絕對的有用和無效,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語法知識點較難、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差,自主、合作學習等對知識探討不具體、不夠詳實時,教師采用演繹法也有必要。因此,在向課堂要質量的今天,演繹與歸納結合使用,才是語法教學不可忽視的方法,有助于語法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三、利用圖表法
有些語法知識相近、相似又相異,對這類語法,圖表法呈現(xiàn)出其相同、不同點,利于學生歸納和比較。
如現(xiàn)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現(xiàn)在完成時與過去完成時、被動語態(tài)與主動語態(tài)、過去進行時中when和while的區(qū)別、比較級句型中的than和in/of的用法、完成時的用法中already和yet、just和recently、ever和never、for和since;現(xiàn)在完成時用法(二)的持續(xù)性動詞與非持續(xù)性動詞;過去時的學習時,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構成的四個方法;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與動詞的第三人稱形式的構成;定冠詞與不定冠詞的用法……這些知識,都可以用表格清晰地展示出其不同與聯(lián)系,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高效掌握。
語法是語言的規(guī)則,語法教學應受到重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所在,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科學的方法,讓語法教學趣味化、實用化的同時,實現(xiàn)語法教學的效果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虞蘇.趣味方法,讓語法教學不再沉悶: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2(5).
[2]仇春葉.挖掘語法教學中的趣味元素:也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7(2).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