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方式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求。主要針對預習任務和書面作業(yè)進行分層設計,希望縮小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預習任務;書面作業(yè)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在新課改的潮流下,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們學校每個班級都有50個左右的學生,同一班級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性,因為農村和城鎮(zhèn)小學英語教學設施和師資存在較大差異。很多落后的鄉(xiāng)下小學,很少設置英語課程,即使有英語課程,老師、家長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七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差異很大,優(yōu)秀的學生,小學畢業(yè)的英語能力能夠達到八年級下冊的程度,而基礎弱的學生連完整寫出26個字母都存在較大的困難。面對這樣懸殊的英語基礎能力,教師應在英語課外作業(yè)布置中采取分層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較為自由地選擇符合自己水平的作業(yè),同時加快各層次學生的發(fā)展,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分層依據(jù):各層次之間的劃分理由與調整
我們英語教學習慣于小組合作,我一般實行前后異質4人小組。在全班小組分組的基礎上進行分層。依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能力差異及個性發(fā)展需要,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一個小組內A、C同學各一名,B同學兩名。A、C層次各占班級的25%左右。A層次學生基礎扎實,自學能力強,學習習慣好,學習英語熱情很高,每次成績100分試卷在90分左右。這部分學生是小組中小組長的角色,可以發(fā)揮示范引路作用,幫助相對差的學生積極完成好各項學習任務。B層學生基本功扎實,對知識點理解到位,但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成績在70~90分之間。這部分學生將占班級中的大部分,他們是班級的中心力量,他們的英語水平將決定班級的整體水平。C層是需要老師監(jiān)督指導、知識點理解不全面的學生。老師只要求他們把握教材,保證學習成績逐步
提高。
以上層次劃分是動態(tài)的,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有明顯進步的可上升一層,難以跟上進度的也可下降一層。這種動態(tài)變化的彈性分層,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壓力,也是動力,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分層內容:以不同的任務帶動分層設計
(一)預習任務的分層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道理大家都懂,而實際上預習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較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預習往往沒有具體的明確要求,且缺乏指導。只有偶爾公開課時,老師才會特別用心于每個同學的預先準備并檢查落實,學生也會跟著老師的目標要求去完成。公開課上學生就能積極參與到教師設計的各項教學任務中,教學效果也就不一樣了。所以預習任務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1、利用學案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
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Period1結合本單元的飲食話題和語言功能項目我在學案中設計了以下幾個課前任務:(1)寫出你所知道的水果類單詞(fruit words at least 6 words): 。(2)寫出你所知道的蔬菜類單詞(vegetable words at least 6 words): 。(3)寫出你所知道的健康食品(healthy food at least 8 words): 。(4)寫出你所知道的垃圾食品(junk food/unhealthy food at least 8 words): 。
通過以上的任務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詞匯量來完成任務,達到及時補缺舊知識的目的,課堂上他們就在不同程度上關注老師所呈現(xiàn)的新詞匯,從而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價值感。結果課堂是讓人出乎意料的,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潛力是難以估計的。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基礎弱的學生優(yōu)先發(fā)言,回答一些基本的詞匯,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而優(yōu)秀生大量新的食物詞匯把我都難住了,這也正是我們課堂所關注的,讓課堂產(chǎn)生新的收獲。
在完成這個單元的閱讀2b一篇有關Cindys eating habits后,我在學案中提供一篇介紹Cindy的美國朋友Bob寫的一篇有關美國的飲食習慣。在任務設計中,我設計了兩個不同層次的任務給他們選擇。我給層次較好的學生設計了兩個問題:(1)What do you think of Bobs eating habits?(2)Have a discussion about Bobs and Li Nas eating habits and talk about thei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這兩個任務屬于高難度的問題,它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學生在結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前提下綜合運用英語才能解決。同時為了照顧基礎弱的學生,我設計以下任務:
這個任務非常簡單,大部分學生能從文中直接找到相關的信息。學案的設計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淺入深,小臺階,低梯度,我們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yōu)秀生從學案中感到挑戰(zhàn),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困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2.利用教材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
新目標英語每個單元圖表結合,以明確的任務呈現(xiàn)。所以課本本身就是一種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個單元主要介紹中西方幾種食物的制作步驟。教師可以根據(jù)圖片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活動,組內分工每個成員說一個步驟比一個人闡述全過程要有趣而生動。A層次的同學負責組內的具體分工,課堂上老師可以允許基礎弱的同學帶書本上來小組表演。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每個教室都是學生展示的舞臺。endprint
新目標教材改編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閱讀材料增加,特別是八年級下冊和九年級的閱讀材料不僅生字多、篇幅長,句子結構也較為復雜。為了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尤為重要。老師要為他們安排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目標,C層次的同學可以要求他們就課后的生詞在文章中找出,哪里不會拼讀注上音標,意思不理解的寫上中文意思。根據(jù)參考書在文章中畫出詞組,有喜歡的參考譯文且自己又不會翻譯的可以抄上譯文。B層次的同學在C層次同學的要求上更深入更具體化,就一些四會要求的生詞記錄在筆記本上,并查出他們的用法及用這些詞匯造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自己喜歡的句子記錄在筆記本子上,同時關注句子的結構并勇于提出疑問。A層次的同學要求更高,教師要求他們深入掌握閱讀文章的大意與具體內容,可以就文章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文章中可以借鑒的英語詞匯與英語表達進行掌握。
有效的分層預習有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聽課效率,有利于聽懂或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有利于扭轉學習的被動局面。
(二)書面作業(yè)的分層設計
適當?shù)臅鴮懽鳂I(yè)能有效地鞏固和深化課堂英語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定的作業(yè)時間內所完成的作業(yè)是不同的,分層布置作業(yè),提高針對性,能夠很好地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來鞏固知識。
1.詞匯鞏固的分層設計
每一課時教會單詞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單詞作業(yè)要求是不同的。A層次的學生要求創(chuàng)設語境,結合新舊詞匯進行書面表達。如八年級下冊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的Section A 3a這是一篇有關一個十三歲少年的來信敘述和他家人難相處的問題及編輯的回復。優(yōu)秀的學生要求結合自己的體會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情境來寫一封回信,當然要運用課文中的重點生詞和短語。B層次的中等生要求用新詞匯造句。完成課文3c;結合3b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Mr.Hunts advice?Why?用I agree with his advice because...I disagree with his advice because...句型完成新詞匯的運用。C層次的學困生閱讀課文,完成表格。閱讀課文,找出重點詞匯、短語及它們在課文中的句子,然后把它們抄寫在英語本子上。
2.話題作業(yè)的分層設計
新目標英語是以功能話題作為編寫每個單元的主線,每個話題都具有生活化和情境化特點,與學生的實踐生活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我們可以根據(jù)話題及教材的編寫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如九年級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Period 1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是關于各種不同類型的污染。根據(jù)該學習的內容及1b表格設計的3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我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設計了三類不同的作業(yè):(1)在作業(yè)本上用圖畫畫出自己比較熟悉的污染類型,然后再在圖畫的下面用英語標注上該污染的類型。(2)列舉你知道的污染的類型,并用一句或者幾句英語來簡單描述這種污染造成的原因。(3)以“Lets protect our environment”為題,寫一篇短文。這樣的分層型作業(yè)深受學生的喜愛,我讓小組內同學自己選擇,有的學生完成了其中一道題目,有的學生把上述的全部完成了。
3.習題的選擇、材料的改編及分層設計
教師可用于作業(yè)設計材料的來源非常豐富:教材、同年級段的共享資料、網(wǎng)絡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練習冊。全部拿來主義是肯定不行的,一些習題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先做,然后選擇不同層次同學所需要的練習。有些練習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需要老師進行一定的改編。如九年級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中的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介紹3種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孔明燈、剪紙和陶瓷藝術。3a要求學生談論他們家鄉(xiāng)特別的東西。而這些物品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個十分熟悉和經(jīng)常關注的,還有學生詞匯有限,無法激起他們交流的欲望,只會增加他們交流的難度。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談論日常生活用品,這樣的話題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完成的質量也就能提高。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寫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關注句子的結構,思考有什么好的短語使這個句子更美,關注文章的結構和連接詞的用法。中等生關注上下句的連接,句子的通順,單詞的拼寫等盡量不要出現(xiàn)錯誤。學困生的作文,老師要給予他們框架,要求他們用短句完成,想一些基本的簡單的句子結構,不要逐詞翻譯,句子基本通順就可以了。
學生作業(yè)的完成離不開教師的批改和評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A層次學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不斷超越自我。B層次的采用激勵性評價,促使他們積極向上。C層次的作業(yè)要逐一認真批改,甚至面批,便于及時對他們輔導,督促其及時訂正。
總之,課外分層作業(y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縮短不同層次之間的距離,達到讓他們能夠共同進步的目的。這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實現(xiàn)的,因此,我們還需要繼續(xù)大膽地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尋找能促進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有效的課外作業(yè)設計,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
質量。
參考文獻:
王紅.分層布置作業(yè) 提高教學質量[J].中學生英語,2014(3).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