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珍
摘 要:雖然課堂改革已經(jīng)掀起了一陣風波,在很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無論怎么改革,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永遠不能改。語文味是語文課堂的靈魂所在,更是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主要研究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學氛圍需要的幾種意識,通過研究,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文味;意識
小學語文是基礎(chǔ)性的學科,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陶冶學生的語文情操,培養(yǎng)他們熱愛語文、鐘情于文、醉心語文的習慣。雖然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但是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功利化、考試化,所以,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還要讓語文教學更加有語文味。富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學氛圍契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義和精神,進行語文味的課堂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明確的指導作用。然而營造富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學氛圍絕非易事。要上出一節(jié)富有語文味的小學語文課,通常需要具備以下幾種意識。
一、文本意識
語文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基礎(chǔ),通過合理利用教材文本,才能使語文教學有依托,煥發(fā)出語文味。小學語文的課文豐富多彩,形式各樣,不同的課文各有側(cè)重,情感表達也不相同。有些課文的情感較強,適合在情感教學中使用;有些就比較生動形象,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以及進行知識的熏陶。所以教師要有文本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文本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柳樹醒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的情感濃烈度,讓學生反復朗讀,讀出感情。在朗讀過程中體會文本的情感、語言的使用,從而更深刻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意識。教師通過較強的文本意識,利用文本的特點,營造富有語文味的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陶冶他們的語文情操。
二、問題意識
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巧妙地設計問題、提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問題的提出要以課文為依據(jù),圍繞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通過合適的問題設計和正確的引導,營造語文味的教學氛圍,這也是高效教學的保證。例如,在教學《棉鞋里的陽光》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問題導入課文內(nèi)容:“同學們,你們在家都是父母的孩子,那么你們都為父母做過哪些事情呢?”“通過朗讀新課文,大家說說課文中誰關(guān)心家里人?怎樣關(guān)心的?”通過這樣的問題,直入課文的主旨,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自己關(guān)心長輩的行為,從而進一步理解奶奶為小峰曬棉被這一行為。教師擁有較好的問題意識,在課堂上巧妙設計問題,可以營造有語文味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三、言語意識
語文味就是在咬文嚼字中體現(xiàn)出來的,咀嚼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慢慢體會,就會感受到文字散發(fā)出來的香味。教師擁有良好的言語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好詞佳句能夠適時地引導學生欣賞、咀嚼、品味,可以營造有語文味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在學習中,體會語文的魅力。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多讀多寫一些語言獨特的句子,讓學生細細咀嚼。如:“解放以后,沙洲壩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個句子,用鄉(xiāng)親們刻石碑的做法,表現(xiàn)出了對毛主席的紀念、感恩之情。盡管過去這么多年,鄉(xiāng)親們?nèi)匀挥浿飨亩髑?。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也品味出了鄉(xiāng)親們樸實、知恩圖報的品質(zhì)。在語言的熏染下,學生也逐漸學會感恩他人,做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
四、板書意識
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很多教師都已經(jīng)摒棄了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幾何畫板等進行教學。但是板書對于營造富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的作用。板書最大的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自己的即時教學方法反映出來,根據(jù)課堂教學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語文的東西需要用語言呈現(xiàn)出來,非語言的手段如音像等只能作為輔助教學工具,用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板書才應該是教學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師想要上出具有語文味的課,就需要有板書意識。例如,在教學《草》這首古詩時,教師把自己較好的粉筆字展現(xiàn)給學生,利用板書把《草》的意境展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陶醉在古詩詞的魅力中。解讀到詩中意思時,教師把剩余的其他句子擦掉,獨剩需要解讀的句子,那么學生就會在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中與詩人溝通,探索他們的思想內(nèi)涵,在富有語文味的課堂中提升自我。
總之,語文味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小學語文想要打造富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師除了要有以上幾點意識外,還需要熱愛語文,充滿書卷氣,能寫漂亮的粉筆字,能說流利的普通話等,教師只有積累豐富的知識,挖掘語文味課堂的內(nèi)涵,豐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在語文味的課堂學習中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黃晶.上出有“語文味”的課需要具備幾種意識[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11):88.
[2]包家國.讓小學語文教學具有“語文味”需具備的幾種意識[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8).
[3]王敏.如何營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語文味”[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2013(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