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沉寂了二十多年的硬筆書寫研習在國家層面的重視下,大眾又欣欣然關(guān)注起來。然硬筆書法的研習確有方法,筆者從心理學、學習記憶規(guī)律以及漢字的遷移規(guī)律等方面,詳細的介紹了硬筆字強化訓練和遷移速成學習法。對于初學或?qū)で笳_研習方法的朋友有一定的指引作用,運用正確而又簡便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習者獲得事半功倍的真切收獲。
【關(guān)鍵詞】 硬筆字 強化訓練 遷移速成學習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119-010
一、強化訓練法
1. 少而精,遵循記憶規(guī)律,循序漸進
根據(jù)心理學理論,通過對漢字書寫記憶規(guī)律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如果人的習字長期受到范字運筆和結(jié)構(gòu)的約束,就能改變自己原來的書寫習慣,形成與范字相應的新的書寫習慣。但是人的記憶是有方法的,要使學習更有效率,必須提高記憶效果。我們以半小時練字寫150個字為例,如果寫的字各不相同,那么每個單字僅練了一遍,不論是臨還是摹,在人的記憶里往往印象淡薄,如走馬觀花,一瞬即逝,無法重現(xiàn)范字的形態(tài),達不到記憶的目的。但假如我們選擇的范字只有1—5個,每個字則可以反復強化練習30—150遍,這樣不僅能迅速地取得和保持這些范字的印象,而且能鍛練重現(xiàn)范字的技能,促使新的書寫習慣的形成。但是這種習慣的形成只產(chǎn)生一種心理學上稱作的“暫時記憶”,這時如不加以復習、進行再記憶,常會出現(xiàn)遺忘的現(xiàn)象,因此,在得到“暫時記憶”后,就應該將這種新的書寫習慣運用到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去,使其轉(zhuǎn)化成為“長期記憶”,使學習者最終獲得重現(xiàn)范字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同時,對所學會的字進行多種遷移(法則見后),就可使盡可多的漢字在盡可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能使初學者在短期內(nèi)達到良好的效果,按每天練習15—30分鐘計算,它的練習周期僅需三個月左右,可謂“百日速成”。具體操作順序是這樣的:
對同一個漢字進行練習(如下是完整的一個練習流程):
第一步:摹寫30遍→臨寫10遍→認真比較(第一次對帖)(摹多臨少)
第二步:摹寫20遍→臨寫20遍→認真比較(第二次對帖)(多摹多臨)
第三步:摹寫10遍→臨寫30遍→認真比較(第三次對帖)(摹少臨多)
第四步:默寫10遍→認真比較(第四次背臨并對帖)(掌握技法)
至此,對所習范字經(jīng)認真比較后,如果發(fā)現(xiàn)與范字相差仍然很大,那么回過來從第一步開始再次循環(huán)練習,直到練好、練像為止,要有不寫好它決不罷休的勇氣和決心。
2. 利用“摹寫膜”輔助強化訓練,徹底改變摹寫方法
當前人們學習練寫鋼筆字時,大多用一張薄紙蒙在字帖上,再依次摹寫。然不知這種摹寫每寫一個字,手腕都要移動一下位置,寫后一個字時,對前一個字剛剛獲得的字形很難獲得較深的印象,一瞬即忘。
我們推薦采用“摹寫膜”進行輔助練習:用一張透明的塑料紙(塑料包裝袋即可,塑料文件袋更好)蒙在字帖上,用已經(jīng)寫完的圓珠筆或水性筆(寫完不帶墨痕的)在范字上進行摹寫。
二、遷移學習法
寫好一個字的關(guān)鍵在于一個“練”字,但練還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具體的說:一要持之以恒天天寫,每天練寫十幾分鐘至個把鐘頭,這樣堅持下去,必有成效;二要少而精,我國的漢字有數(shù)萬之多,學書者無法也毫無必要將之全部練遍。
例如:只要寫好了“老、晉”二字,不但很容易寫好“土、匕、亞、業(yè)、日”等字,而且對于“者、旨、顯、耆以及目、考、普、姥、諸、渚……”等字的書寫技法的掌握也就不難了。這種現(xiàn)象叫做漢字的遷移規(guī)律,前一類我們稱它為直接遷移,后一類稱為派生遷移。其中直接遷移又有分體遷移和組合遷移:如“一、二、土、匕、亞、業(yè)、日”是將“老、晉”二字進行部件分解,就是對“老、晉”兩字的直接分體遷移;直接組合遷移即將漢字各組成部分拆開后的部件進行再組合而成的新字,如上面“者、旨、顯、耆、白”等即是對“老、晉”二字的直接組合遷移。派生遷移又分個體派生遷移和整體派生遷移:個體派生遷移即將字的某些小個體(點畫、偏旁部首及其組合)進行添加變形而成的新字,如“三、工、王、七、目、自、考、普”即是對“老、晉”二字的個體派生遷移;整體派生遷移是將該字整體進行偏旁添加或變形組合而成的新字。如“佬、姥、銠、蛯、咾、恅、栳、粩、狫、珯、硓、荖以及縉、瑨、榗、溍、鄑等即是對“老、晉”二字的整體派生遷移。這樣,我們僅僅學會“老、晉”兩個字的書寫,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好上面舉例的38個新的漢字書寫,如此簡便,何樂不為呢。
通過以上的遷移組合之后,我們還可以進行多層次的深度遷移組合:利用上面遷移組合而成的新的漢字進行進一步的深度遷移、多次遷移組合,可以快速掌握下面漢字的書寫:
指、詣、脂、酯、鰭、稽、諸、渚、豬、暑、煮、著、潴、褚、箸、櫧、濕、吐、釷、比、吡、妣、秕、蓽、紕、畢、庇、陛、嗶、舭、芘、狴、啞、婭、椏、埡、鄴、杠、肛、扛、江、茳、汪、旺、枉、鉬、苜、拷、烤、銬、栲、譜、鐠、伯、帛、舶、鉑、箔、迫、百、佰、柏、汨、淚、泊、珀、粕……
學會了這種遷移得來的新字后,我們還可以對這些已經(jīng)獲得書寫技法的新字進行二度、三度、四度……多度遷移。漢字中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只要大家認真地去思考、去探索,如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可縮短學習周期,做到事半功倍,每天幾個到十幾個漢字,集中精力打殲滅戰(zhàn),這樣印象深,學得會,容易掌握。貪多圖快,反而不易牢記,并且容易形成“抄書”的習慣。一些初學者平時臨摹字帖雖很勤奮,每天都寫上近百個甚至幾百個不同的字,可一旦離開字帖,便依然故我,無法很好地體現(xiàn)字體的特點。臨摹歸臨摹,書寫歸書寫的“抄書”現(xiàn)象就是這樣出現(xiàn)的。
[ 參 考 文 獻 ]
[1]本文參考羅昔新(本文作者)1992年編寫的《鋼筆行楷字自修門徑》并于2006年對其修訂的《鋼筆行楷字自修門徑》相關(guān)章節(jié)編寫.